学术投稿

超声、X线、远红外线对乳房疾病的诊断比较

梁新凤

关键词:高频超声, 远红外线, 乳房疾病, 诊断符合率, 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综合分析, 诊断意义, 影像诊断, 误诊, 乳腺疾病, 疾病诊断, 超声图像, 病理证实, 异同点, 肿块, 手术,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X线、远红外线三种诊断方法的异同点及其在乳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房疾病的超声图像(CDFI)、X线、远红外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三种诊断方法在乳房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差异.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5%,误诊11例;X线诊断符合率为82.8%、误诊20例;远红外线不能对肿块类型进行鉴别的有101例,占87.1%.结论:高频超声在乳房疾病鉴别和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诊断意义,它可作为乳腺疾病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隐匿性胎盘早剥1例

    孕妇,22岁.G1P0,孕26周.腹部受挤压后出现腹痛,子宫触诊硬如板状,压痛.子宫大于妊娠月份,无阴道流血.超声检查:双顶径5.2cm,羊水深度5.5cm,胎心不规律.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于胎盘后方见轮廓尚清强回声光团,该回声与胎盘回声强度类似,大小为14.9cm×8.5cm(图1).超声诊断:1.活单胎中妊,胎心不规律;2.胎盘早剥(隐性).

    作者:李彦文;杨冬秀;王涤非;刘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胎儿腹裂合并肝脏外翻畸形1例

    孕妇,27岁,孕24周.常规行超声检查:宫内见一胎儿回声,双顶径6.0cm,胎心率146次/分,脊柱排列整齐,四肢齐全,胎动正常,胎盘功能0级,位于子宫后壁,大羊水深度4.5cm.胎儿腹部纵切面可见胎儿腹壁回声缺如2.5cm,于缺损处见4.8cm×4.7cm的类圆形实性膨出物,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其下方见脐带回声.胎儿腹腔内见小片不规则液性暗区与羊水暗区相交通.CDFI:膨出物内部血流与脐带及胎儿心脏血流相交通.超声诊断:1.宫内中妊,单活胎;2.胎儿腹裂合并肝脏外翻畸形(图1).次日引产后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邓祥粉;杨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更年期子宫内膜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更年期子宫内膜的检测价值.方法:对98例更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无子宫内膜病变者56例,良性者(内膜增生、内膜息肉)者29例,内膜癌13例,三者声像图表现不同,良恶性者血流显示率及RI值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选更年期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平;王学梅;张雨琴;郑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平滑肌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目的:探讨不同回声特征的子宫肌瘤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22例子宫肌瘤行B超检查后手术切除子宫,并进行病理检查.根据其超声回声特征分为4型,即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及混合回声型.据其病理特征分4类:一般病理改变类、透明变性类、丰富细胞类及液化坏死类.结果:高回声型中一般病理改变类占83%;低回声型中透明变性类占69%;等回声型其病理类型无特别;混合回声型均为液化坏死类.结论:子宫肌瘤的不同回声特征有其不同的病理改变.

    作者:陈洪良;董元玲;陈文;范向军;梁素芳;关爱英;邵春梅;李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这一无创性的技术,探讨其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检查其颈动脉、股动脉、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有无狭窄、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提高,血管内径较对照组减少,内中膜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同龄人增高;彩超在诊断糖尿病动脉硬化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蒋云山;陈伍英;张富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腹膜后隐睾1例

    患者,男,7岁.因隐睾曾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两次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现来我院复诊.查体:双侧阴囊内空虚,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临床拟诊为隐睾.B超检查:应用HP-8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双侧阴囊内空虚,未探及睾丸回声反射;于下腹部超声多切面探查,在膀胱后上方两侧分别探及一异常低回声,大小分别为:左侧2.58cm×1.34cm,右侧3.04cm×1.28cm,形状呈椭圆形,境界清楚,边缘光滑规整,外周有一层致密的纤维包膜包绕,内部呈均质性低回声,后方未见明显回声增强(彩图16见Ⅴ页).B超诊断:双侧阴囊内睾丸缺如,腹膜后隐睾;后经手术证实.

    作者:余波;刘福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颏下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性,18岁.因两周来颏部无痛性肿物就诊.肿物系偶然发现,无不适,无快速增长史,发病后无发烧,无体重减轻.未做任何治疗.检查:颏下可触及5cm×4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韧,可移动,无粘连,无压痛,无波动感.超声检查所见:颏下部皮肤线以下探及一约5.0cm×4.8cm肿物,肿物内回声呈不清晰、欠均匀的网状结构,间杂有规律的平行线状较强回声.近场肿物内可见类圆形或梭形偏强回声团块与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颏下实性肿物.性质建议进一步检查.手术所见:肿物约4cm×4cm,囊性,囊肿壁厚,囊内填充棕灰色豆腐渣样物质.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

    作者:刘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宫颈囊肿108例分析

    自1996年以来,经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颈部囊肿即那勃囊肿者,分析如下.

    作者:黄美丽;杨建忠;解永军;贺静芳;董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腹股沟股动脉瘤1例

    患者,男,70岁.二年前发现腹股沟肿块,间有隐痛,无发热、畏寒、无跛行.步行后疼痛加重.近2日发现肿块逐渐增大,即来院就诊.于右侧腹股沟中、下段可扪及一搏动性肿物约4cm×4cm大小,质较硬,边界欠清晰.

    作者:周学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胃黑枣石1例

    患儿,男性,5岁.因进食黑枣后腹胀,腹痛2天就诊.患儿于2天前空腹食入黑枣500g及一些用食醋调制的凉菜,并饮啤酒150ml.约40分钟后即感到腹胀,腹痛,哭闹,呕吐三次,量不多为清水样胃内容物及黑枣残渣,继而拒食.发病后无呕血、便血、腹泻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痛苦面容,腹平软,于左上腹可触及100mm×60mm×50mm包块,境界清晰质硬,光滑可移动,有明显触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略增强.

    作者:魏晓华;李补凤;武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巨大含气肝脓肿1例

    患者,女性,52岁,汉族.自2001年7月以来间歇性发热,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钝痛.曾给予抗炎治疗.于2001年9月19日因发热,右上腹痛入我院.查体:T40℃,HR 90次/分,Bp:120/80mmHg,肝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Hb:118g/L,WBC:11.2×109/L,分类:N:0.84,L:0.16.超声所见:肝左叶厚6.5cm,右叶大斜径15.2cm,肝右叶内可见大小约12cm×9cm强回声区,显示为弧形强光带,边缘不光滑,后方声影混浊,无法窥其全貌,连续扫查有球形感(图1).取头低足高位时,该病灶底部可见液性暗区,内有光点,坐位该暗区消失,胰、脾及胸腔均未见异常声像图,超声诊断:肝脓肿.X线示:右上腹肝区可见11cm×10cm巨大含气空腔,内可见一小液平面.患者住院手术治疗,经腹腔切开引流,术后诊断:肝脓肿.

    作者:邵平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超诊断颈部皮肤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男,26岁.以右侧颈外皮肤有膨胀性肿块,近来逐渐增大伴有压迫感来院就诊.查体: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外伤史,右颈部触及大小约4.3cm×3.6cm包块,质地中等,具有囊性感.

    作者:王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心包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男,52岁.因持续性干咳、胸闷、憋气3个月加重7天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清洲;范丽;颜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双侧腹腔内隐睾合并睾丸肿瘤1例

    患者,男,30岁.因下腹部包块触摸疼痛前来就诊.查体:于下腹部,右下腹分别触及包块.病人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阴茎发育正常,于1993年结婚,一直未曾生育.

    作者:胡言华;杨晓雪;张慧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肝穿刺超声微波凝固治疗肝癌

    目的:旨在探讨研究总结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14例肝癌病人行超声微波凝固治疗,实施一次性原位灭活肿瘤,通过治疗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改变及周边血供,病人自觉症状,进行综合对照分析.结果:14例肝癌经治疗15天、30天分别经超声及CT复查,15天后4例病人肿瘤体积缩小20%,30天后9例病人肿瘤体积缩小40%,1例病人为转移癌,治疗后腹腔出血,对症治疗后好转,13例与治疗前相对比,肿瘤缩小.瘤体内部及周边血供消失.结论:超声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满意,对肝脏功能损害小,适应证广泛,能够一次原位灭活肿瘤.

    作者:韩宗军;马丽华;杨风霞;李杰;潘秋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药物引产致子宫不全破裂1例

    患者,女性,30岁.以闭经32周,腹痛6小时,阴道出血3小时主诉入院.入院2日前在外院行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宫高27cm,腹围92cm,胎心未闻及,左侧腹部压痛明显,有拘胀感.超声所见:单胎,宫内妊娠,双顶径约7.0cm,羊水适量,胎心搏动消失,胎儿胸腹部及肢体表面呈双层回声.宫体左侧壁可见6.0cm×5.0cm×5.0cm大小之异常回声区,向外凸起,内为杂乱低回声,分布不均,其外侧子宫浆膜层连续完整,内侧子宫壁正常结构消失(图1).超声诊断:1.胎死宫内;2.子宫不全破裂.

    作者:宋曙光;张天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X线、远红外线对乳房疾病的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X线、远红外线三种诊断方法的异同点及其在乳房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房疾病的超声图像(CDFI)、X线、远红外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三种诊断方法在乳房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差异.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5%,误诊11例;X线诊断符合率为82.8%、误诊20例;远红外线不能对肿块类型进行鉴别的有101例,占87.1%.结论:高频超声在乳房疾病鉴别和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诊断意义,它可作为乳腺疾病影像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新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室间膈膜部瘤的初步价值

    目的:观察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对室间膈自然闭合的价值.方法:采用HP-7702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像仪对患有室间膈缺损(VSD)的8例室间膈膜部瘤(VAS)患者进行定期跟踪随访,2~7年后,除2例室间膈膜部瘤尚有小开口外,其余6例均自然闭合.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室间膈膜部瘤的诊断简便可靠.结论:室间膈膜部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VSD的自然闭合可能性.

    作者:范正俊;孙荣艳;丁绍平;陈玲;侯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肺动脉狭窄并室间膈缺损1例

    患儿,男性,出生三天.常规查体发现胸骨左缘二、三、四肋间均可闻及三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超声所见: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正常.大动脉短轴切面观: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右肺动脉内径正常,左肺动脉内径较窄,约2mm(彩图9见Ⅳ页).彩超所见: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可见五彩色射流束.PW测:将脉冲多普勒的取样容积置于主肺动脉并逐渐向左肺动脉内移动时,发现流速在左肺动脉内突出上升.CW测:收缩期左肺动脉内大瞬时射流速度2.1m/s,大瞬时压差19mmHg.于室间膈膜部可见回声中断4.2mm(彩图10见Ⅳ页),采色多普勒示花色血流由左室流入右室.CW测得:收缩期大分流速度3.1m/s,大瞬时压差400mmHg.

    作者:武永丽;王丽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误诊畸胎瘤1例

    患者,女性,7岁.因腹部包块1周余入院.查体:T37℃、P96次/分、R20次/分,BP90/5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自动体位,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无肿大,头颅五宫无畸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可,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专科情况:左、右侧腹腔分别可扪及一7cm×6cm×6cm大小包块,位置较深,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龚旭坚;罗春华;李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