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申丙菊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糜烂,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手术中使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126例,利用随机表法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观察组采取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8%和11.11%,观察组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总有效率为98.41%和90.48%,观察组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可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整体效果显著.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7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Scr)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王开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及针刺养老穴治疗.然后比较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辅以养老穴针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于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对医院病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与干预

    目的 回顾性调查住院辅助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辅助药物专项检查工作中抽查的4404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样本数、涉及药物种类及科室分布等.结果 4404份样本病历共检查出不合理样本838份(19.03%),主要涉及药物为复合辅酶、康艾、左卡尼汀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氨溴索注射液(兰苏)、核糖核酸Ⅱ(小).不合格样本以适应证、单次剂量、用药疗程超说明书为常见,构成比依次为37.71%、20.53%和25.17%.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在病区较为常见,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应充分发挥审方职责,减少无适应证用药及无正当理由的超说明书用药,以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汤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月~2017年3月78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疾病转归率,母婴妊娠结局,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结果 综合组患者疾病转归率高于对照组;综合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相近,干预后综合组血压监测值、血浆D-二聚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联合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收效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徐祗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后,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提供卡维地洛治疗.对比心率、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效果.结果 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心率(67.38±3.64)次/分、舒张压(71.58±5.52)mmHg、收缩压(121.63±7.45)mmHg、空腹血糖(5.99±0.47)mmol/L、餐后2 h血糖(10.02±1.31)mmol/L、心电图总有效率(92.86%),上述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可靠.

    作者:盛爱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方法 芦丁作为对照,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在0.0128~0.064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0134X+0.00019,r2=0.99993,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9.19%,RSD为1.50%(n=9).结论 硝酸铝显色法可作为生脉饮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作者:许磊;韩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在血液疾病中应用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3例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3例患者按照患病类型分为AL组、AA组、ITP组.同时选择此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43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AL组、AA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员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结果 AL组、AA组、ITP组患者的PLT、PCT血液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TP组患者的MPV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A组、ITP组患者的PDW血液学指标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骨髓涂片检查结果显示,AL组、ITP组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增生程度均显示为增生活跃,AA组患者则表现出增生程度显著下降的现象;对照组巨核细胞数大多数显示为成熟产板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呈现出成堆式分布;AL组、AA组、ITP组患者巨核细胞数则大多数显示为幼稚型或颗粒型,并且血小板数量及分布则呈现出单个偶见的现象.结论 骨髓细胞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有利于检测出血液疾病,并可以准确诊断患者患有何种血液疾病,有利于血液疾病患者的确诊与治疗.

    作者:白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试验组患者的烧灼感和反酸以及上腹积分明显比常规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佃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分析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3月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0只3月龄小鼠为实验对象,展开两个分项研究.其一为睡眠时间影响实验,将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展开睡眠潜伏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对比.其二为自主活动影响实验,将其他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在用药前后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结果 半夏厚朴汤给药的三组小鼠在睡眠潜伏时间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睡眠维持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睡眠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延长的更为明显(P<0.05).在给药前各组小鼠活动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动次数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半夏厚朴汤有镇静、催眠的效果,对于失眠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岩;罗志宏;张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162例观察

    目的 对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作出客观的临床再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治疗组采用八正颗粒,每次温开水冲服1袋(4 g/袋),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八正合剂,每次口服20 mL(120 mL/瓶),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统计分析用SAS 8.1和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 患者FAS结果表明,八正颗粒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86.42%,其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八正合剂;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20%、76.54%).结论 八正颗粒是治疗膀胱湿热证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凌;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脑血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干预前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相近;干预后联合用药组颈动脉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单一用药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外周血尿酸水平对妊高征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IP)患者外周血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监测60例HDIP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30例和正常尿酸组30例)和30例同期健康孕妇的外周血UA水平,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外周血尿酸水平[(457.8±66.2)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402.6±54.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尿酸水平[(170.4±48.3)μmol/L]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中高尿酸血症组的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FGR、早产儿、剖宫产、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围生儿死亡1例,两组均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除了1 min Apgar评分(4~7分)无显著性差异外,正常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尿酸增高可能在HDIP的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对UA进行监测是有效判断孕产妇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方法.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相关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协调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时,可以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

    作者:徐刚;何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手术需行硬膜外麻醉患者93例,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七氟醚麻醉,试验组47例患者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血压、心率、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程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舒张压为(62.30±5.27)mmHg,收缩压为(100.67±1.44)mmHg,心率为(89.13±6.81)次/分.对照组舒张压为(70.52±4.69)mmHg,收缩压为(112.14±2.50)mmHg,心率为(101.64±7.89)次/分.试验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疼痛程度呈逐渐降低,试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有较好效果,可使得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稳定,并稳定患者心率水平.

    作者:孟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使用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跟踪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疾病症状消退时间以及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束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研究组的疾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向贵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救治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44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血乳酸水平、血pH值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乳酸及pH值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2 h、24 h、48 h,研究组血乳酸水平及血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纠正酸中毒,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黄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牙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由具有特异性的微生物所导致的龈下感染所致,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以及牙槽骨吸收等.目前为止,对于牙周炎的治疗,临床普遍使用传统机械疗法,将牙周局部的刺激物进行清除.然而,该种治疗方法较为片面,仅使用外科性质的清创术将附着于牙周的菌斑去除,对于非附着性的菌斑,则不具有作用.因此,临床需要寻找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四环素类药物用于牙周炎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田东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尿水通道蛋白-2(AQP2)水平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同心功能等级慢性心衰患者80例,以及进行健康检查人员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血浆U-Ⅱ、AQP2水平检测,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U-Ⅱ、AQP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呈现正相关性,U-Ⅱ水平随着心功能的等级增加而降低,与心功能等级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血浆U-Ⅱ、AQP2水平表达与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存在着相关性,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进行U-Ⅱ、AQP2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曹庭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用于治疗下肢丹毒

    目的 观察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6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局部症状体征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半年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局部症状较对照组轻微,症状改善程度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沉、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湿敷联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丹毒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湿敷疗效更佳,可显著减轻炎症和局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晗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