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李覃
患者,女,32岁.因下腹包块前来就诊. B超检查: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其中右侧子宫前位,约5.3cm×3.2cm×4.3cm大小.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精囊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超声、CT未问世之前报道较少,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腔内超声的问世,对精囊囊肿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自1998年6月~2002年2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精囊囊肿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宇虹;李文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33岁.因外伤后左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5天入院.左眼视力:0.2,有光感.物理检查:前房变深,晶状体消失,虹膜震颤.超声所见:左眼前房后方正常晶状体结构回声缺失,于玻璃体后部近球后壁处可见一类圆形晶状体样回声,其中心部呈少量无回声,周边呈层叠状不均质中强回声,轮廓清晰,可随眼球运动浮动.超声提示:左眼晶状体完全性后脱位(落至玻璃体后方,见图1).
作者:靳忠民;李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超声诊断肾脏肿瘤已成为临床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在近几年中共诊断肾肿瘤11例,并与病理对照.本文就彩超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陶桂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106例宫外孕附件包块的血流进行TVCD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宫外孕附件包块内出现高速低阻(RI<0.4)或/和双向血流频谱时,临床上常为输卵管妊娠破裂或将发生破裂,保守治疗常无效,病理上附件包块处常可发现较多新鲜绒毛组织;②宫外孕附件包块内无血流或出现高阻(RI>0.5)血流频谱时,临床上常为输卵管妊娠流产,保守治疗有效者常为此型,病理上附件包块处常未见绒毛,或见少量变性绒毛,或见机化绒毛组织.结论:TVCD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宫外孕治疗方案和评估宫外孕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16岁.因劳累后心悸,胸闷半年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无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9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三、四肋间Ⅳ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X线:心脏向左扩大,肺血增多.ECG:未见异常.超声所见:左室长轴切面观:左房左室增大,室间膈膜部回声中断7mm.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性,65岁.因血尿、排尿困难2周来院做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使用惠普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做横切、纵切、加斜切扫查.
作者:金燕玲;董迎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和声像图特征.方法:选择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首诊,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临床确诊的32例胃癌和正常对照组30例,对其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全部病例均显示胃壁非均匀性增厚,平均15±4m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壁厚度3.9±0.6mm(P<0.0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胃癌病灶内血流信号检出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1),胃左动脉显示率,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6%和9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95).脉冲多普勒测定胃左动脉血流参数,胃癌组Vs89.4±32.6mm/s,Vd 26.7±13.6mm/s,RI 0.87±0.12,对照组Vs 67.6±29.4mm/s,Vd 16.7±8.9mm/s,RI 0.61±0.17,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利于提高胃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王国仁;程一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初步研究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6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组年龄偏大.病变组中,血管病变范围60岁以上者较大,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病变部位,颈总动脉较颈内动脉发生率高(72.2%∶27.8%),颈总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无明显差异(40.3%∶37.1%),而左右颈动脉也无明显差异(46.3%∶53.7%).结论:颈动脉超声对脑梗塞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但年龄因素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路明;邢恒国;王燕;刘兰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了9例经手术证实的盆腔静脉瘀血征的彩超所见.结果:超声能清晰显示盆腔静脉扩张,迂曲形状结构,病变范围及血流信号.结论:彩超诊断盆腔静脉瘀血征方法简单、无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性,56岁.因右季肋部不适,自觉触之包块一月余,于10月22日来我院做彩超检查.仪器为西门子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为凸阵式,探头频率3.5MHz.超声显示:右肾上极,肾上腺区,可探及一个104.5mm×105.9mm圆球形肿块,边缘光滑,其内回声不均匀,中间伴有无回声区(图1),彩色Doppler,可见肿块内有散在的零星血流.右肾被膜完整,实质回声清晰.诊断:右肾上极,肾上腺区占位.
作者:曹俊英;李凤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孕妇 ,27岁.第一胎,停经6月,感胎动减少作彩超检查.彩超所见:胎头位于下腹正中,双顶径5.8cm,头颅环完整,脑室未见扩张,在胎儿面部见上唇连续中断,约0.4cm,深达鼻翼(图1);胎心搏动好,127次/分,胎动正常,四肢骨骼发育正常.股骨长3.7cm,胎儿脊柱排列完整,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成角畸形.
作者:王竞宇;彭利;张恩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腹盆腔纱布异物相对少见,临床诊断并非容易.现将后诊断为纱布异物并经我院B超检查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东红;湛秀兰;李美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关乳腺良性疾病的声像图特征以及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0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结果:良性肿块48例(病理类型有:纤维腺瘤、腺瘤、脂肪瘤、腺脂肪瘤、乳管内乳头状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以及腺病瘤、腺病伴腺瘤样增生),弥漫性良性病变54例(病理类型有:囊性增生、纤维腺病),正常乳腺6例(病理为腺病和乳腺癌).结论:乳腺良性疾病的超声诊断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为良性肿块,以纤维腺瘤常见.另一类为弥漫性良性病变,常因声像图无肿块而不易诊断.
作者:王燕;郎玉玲;要金芳;张丽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33岁.于7年前发觉右下腹有一包块,1月后发觉左下腹亦有一包块.质硬、活动、无压痛,未曾检查治疗.包块逐渐增大,近年来时有隐痛.
作者:余大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测视网膜脱离患者41例共66只患眼的声像图特征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与临床手术对照.结果: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为95.5%(63/66),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王飏;李智贤;廖新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小儿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27例术前超声检查:单纯性囊性6例,囊实性16例,实性5例.其中良性肿瘤19例(占70%),恶性肿瘤8例(占30%),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6%.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卵巢肿瘤符合率高,对小儿无损伤性,可作为小儿急腹症首选的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肖雪晶;李静;林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36例早期乳腺癌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并与36例乳腺增生者对照.结果:早期乳腺癌CDPI血流检出率为100%.CDPI血流显示三级占72.2%,乳腺增生者CDPI血流检出率为86.1%,CDPI血流显示0~1级占66.7%.结论:CDPI能完整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血供情况,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王顺章;张艳华;隋慧珍;郑秀兰;王晶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胸痛就诊.查体:呼吸平稳,心率80次/分,一般状况良好.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X线检查发现:肺动脉段向左侧胸腔突出,边缘光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胸骨旁第2肋间隙下方,左肺动脉前方可探及大小5.8cm×5.5cm大小的囊实性混合回声区.其形态规则,边缘整齐,内可见液性暗区,暗区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飘浮.
作者:戴兴;龚业琼;王戈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原因.方法:对近年来在院就诊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者进行了回顾,对各种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查出1646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随年龄增长,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无明确病因者,占患者总数的35.9%,高血压和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循环系统疾病,占31.8%.结论: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是心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对早期诊断高血压、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耿学勤;王志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