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诊断胎儿脐疝合并唇腭裂、脐囊肿1例

王竞宇;彭利;张恩荣

关键词:彩超检查, 断胎儿, 脐疝, 唇腭裂, 胎心搏动, 胎儿面部, 胎动, 发育正常, 成角畸形, 双顶径, 股骨长, 孕妇, 弯曲, 头颅, 胎头, 四肢, 生理, 上唇, 排列, 脑室
摘要:孕妇 ,27岁.第一胎,停经6月,感胎动减少作彩超检查.彩超所见:胎头位于下腹正中,双顶径5.8cm,头颅环完整,脑室未见扩张,在胎儿面部见上唇连续中断,约0.4cm,深达鼻翼(图1);胎心搏动好,127次/分,胎动正常,四肢骨骼发育正常.股骨长3.7cm,胎儿脊柱排列完整,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成角畸形.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评估经阴道超声探头覆盖物——避孕套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TVS)扫查过程中,探头覆盖物避孕套的破裂率及探头污染情况.方法:428名门诊患者接受TVS,探头由避孕套覆盖,使用后的避孕套被加入过氧化氢,再注入500ml水检查穿孔情况;用干燥的棉球擦净探头,或再加用75%的乙醇擦拭,定期检测及培养使用后的棉球,隔周抽查一次耦合剂.结果:428名患者共使用434个避孕套,6个在使用过程中破裂,4个用后肉眼检查发现小孔(2.3%),余无漏气漏水;92次使用后的棉球取样,2例培养阳性,为不动杆菌属,8次耦合剂菌培养及26次擦试探头的棉球病毒培养均为阴性.结论:避孕套本身破裂穿孔发生率很低,再加用乙醇消毒则探头污染率更低.

    作者:姜春峰;胡述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超诊断附睾尾平滑肌瘤1例

    患者,男性,74岁,既往体健.近半年来左侧阴囊肿大、肿胀、疼痛,来我院外科就诊.体格检查:外生殖器阴茎右侧阴囊及睾丸未见异常;左侧阴囊肿大,睾丸下方可触及有核桃大小的实性包块,质中、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

    作者:张莹;叶戈;马国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普通探头引导在胆管、门静脉、肝静脉介入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普通探头引导穿刺技术提高胆道、门静脉(肝静脉)介入治疗中穿刺成功率.方法:使用普通凸阵探头引导,采用18G PTC穿刺针及导丝,根据需要选取适当胆管(静脉)的佳进针路径穿刺置入导丝.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98.4%,穿刺二次成功率100%.本组病例除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给予保守治疗后缓解,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普通探头穿刺在胆道及静脉介入治疗中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可提高胆道及门静脉(肝静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高磊;赵新民;经翔;吴孔珉;吴荣秀;于长鹿;祁兵;李金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巨大膀胱憩室内泥沙样结石并膀胱肿瘤1例

    患者,男性,65岁.因血尿、排尿困难2周来院做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使用惠普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做横切、纵切、加斜切扫查.

    作者:金燕玲;董迎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探讨对下肢静脉炎性病变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在获取下肢静脉血管二维图像的基础上,再采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显示血流充盈情况.结果:在下肢静脉炎性病变时,二维超声表现为血管壁增厚、毛糙,在继发血栓时,血管腔内可见到团雾状或絮片状实性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束直径明显小于血管内径,加压时血管壁弹性减弱,不被压瘪.结论: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炎病变作出诊断.

    作者:郭顺贤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对胎儿水肿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声像的探讨

    目的:超声诊断结合免疫学分析胎儿水肿,旨在提高对其认识并做出病因诊断.方法:对11例胎儿水肿行常规超声探查并结合母体Rh因子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将胎儿水肿分为非免疫性与免疫性两类,前者超声显示胎儿水肿、胸腹腔积液合并脑脊膜膨出,母体为初产妇,Rh(+);后者胎儿水肿、胸腹腔积液合并脐带及胎盘水肿.结论:超声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产前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玉红;张文辉;刘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输卵管平滑肌肉瘤破裂出血1例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右下腹痛1周,加重1天入院.超声所见:子宫右上方见一8cm×9cm×10cm混合性团块,境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见小部分不规则欠清晰的无回声区(图1).团块周围可见少量欠清晰无回声区与团块内无回声区相通连.CDFI及CDE: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紊乱血流信号(图2);PW:测得动静脉瘘频谱,动脉流速为35cm/s、RL为0.68.

    作者:周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在MVR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MVR)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超声追踪随访44例MVR术后3个月至13年半,并根据手术的远期效果,分为康复组(A组)和心功能不全组(B组).除注意人工瓣和自然瓣的病变外,还分析了这两组手术前后左房、左室及EF值的差异.结果:超声显示B组二尖瓣位单组或伴主动脉瓣位双组人工瓣异常5例,其它自然瓣明显病变11例.术后B组的左室内径明显大于A组(P<0.05),EF值明显小于A组(P<0.05).超声提供的信息为36.4%(4/11)心功能不全代偿期和66.7%(8/12)失代偿期患者找到导致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MVR手术前后超声追踪扫查,对其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很大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程进铿;骆翔;祁红;郑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双子宫单侧巨大子宫肌瘤1例

    患者,女,32岁.因下腹包块前来就诊. B超检查: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其中右侧子宫前位,约5.3cm×3.2cm×4.3cm大小.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闭塞类型的鉴别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闭塞不同类型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已证实的36例下肢动脉闭塞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符合率100%,急性动脉栓塞符合率10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符合率80%.结论:下肢动脉闭塞类型不同声像图各有特征,对病因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能够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杨海英;荆稳艳;李瑛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危险因素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危险因素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组:①单纯心肌梗塞组76例;②伴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组66例;③伴有糖尿病史的心肌梗塞组22例;④伴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组36例.结果:左室重量(Lvmass)除在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功能E、E/A在糖尿病组与单纯心肌梗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的心肌梗塞患者左室重量明显增加,伴有糖尿病病史的心肌梗塞患者舒张功能明显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者较单一因素者更为严重.

    作者:翟莉;智光;黄岚;吕豪;张英;梅雪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研究

    目的:研究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原因.方法:对近年来在院就诊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者进行了回顾,对各种致病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查出1646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随年龄增长,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无明确病因者,占患者总数的35.9%,高血压和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循环系统疾病,占31.8%.结论: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是心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对早期诊断高血压、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耿学勤;王志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宫外孕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宫外孕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106例宫外孕附件包块的血流进行TVCD检测,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宫外孕附件包块内出现高速低阻(RI<0.4)或/和双向血流频谱时,临床上常为输卵管妊娠破裂或将发生破裂,保守治疗常无效,病理上附件包块处常可发现较多新鲜绒毛组织;②宫外孕附件包块内无血流或出现高阻(RI>0.5)血流频谱时,临床上常为输卵管妊娠流产,保守治疗有效者常为此型,病理上附件包块处常未见绒毛,或见少量变性绒毛,或见机化绒毛组织.结论:TVCD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宫外孕治疗方案和评估宫外孕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与手术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诊断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测视网膜脱离患者41例共66只患眼的声像图特征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并与临床手术对照.结果: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为95.5%(63/66),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作者:王飏;李智贤;廖新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发病年龄、病程关系的超声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发病年龄、病程的关系.方法:本文对1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回顾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其回声表现分为扁平斑块、软斑软,混合斑块、硬斑块.结果:40~49岁年龄组均为扁平斑块或软斑块;50~59岁组检出混合斑块;60~69岁组检出硬斑块;70岁以上组则以混合斑块、硬斑块多见.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发病年龄、病程呈正相关.(1)动脉管壁随发病年龄的增长而呈渐近性增厚;(2)斑块的性质随发病年龄、病程的递增而由扁平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演变.单纯内膜-中层增厚及扁平软斑块可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而混合斑块、硬斑块则为中、晚期表现.

    作者:余虹;石欣;万青;刘传真;关树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幼年型卵巢囊性粒层细胞瘤1例

    患者,女,14岁.发现下腹包块3周,腹胀1周来院就诊.临床诊断:卵巢囊肿合并腹水.B超所见:腹腔探及大范围液性暗区,深度6cm~8cm,子宫浸泡于暗区中,大小、形态、肌壁及宫腔均未见异常.左附件区可见一9.8cm×8.0cm×7.2cm大小囊性包块(图1),囊壁光滑完整,薄厚不均(0.2cm~0.9cm),囊内有多条粗细不匀分隔光带(0.1cm~1.5cm).

    作者:李琦;吴亚莉;白锦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超在腹部包虫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根据其流行病学、形态学、形态病理、临床过程及转归等,国内将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囊性包虫病和由多房(泡状)棘球绦虫所致的泡状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及我院统计,以囊型包虫病居多.本组均为囊性病,报道如下.

    作者:英曼;储开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腔包虫致重度肾积水伴感染1例

    患者,男,6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伴尿频5年,发现右下腹肿块渐大伴尿不自主排出到我院就诊.体检:耻骨上区右侧膨隆,压痛(+),叩呈浊音,可触及大小10cm×8cm×9cm的柔韧有弹性、表面光滑的包块,边界较清,无触痛.双肾区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尿常规:WBC(~)/HP.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好,壁增厚、毛糙;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向膀胱内突出,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在膀胱右侧显示10.9cm×6.8cm×9.9cm的无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与膀胱不相通而有挤压;壁厚呈双层改变,内见多个无回声区呈小房状局限于一侧,囊后方呈增强效应(图1).扫查双肾见肾脏体积增大,实质区呈菲薄的膜状回声,肾盂肾盏扩张而形成巨大的囊腔,开大增益内见较稠密稍强光点、斑状回声;同时双侧输尿管扩张,以右侧较明显(图2).右肾输尿管上段内径2.3cm,下段内径2.0cm,中段显示不清.

    作者:赵忻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性,30岁.因周期性下腹痛18月,加重3月入院.5年前有剖腹产手术史.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直肠超声对精囊囊肿的诊断价值

    精囊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超声、CT未问世之前报道较少,近几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腔内超声的问世,对精囊囊肿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自1998年6月~2002年2月应用经直肠超声诊断精囊囊肿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宇虹;李文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