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峰;胡述德
腹盆腔纱布异物相对少见,临床诊断并非容易.现将后诊断为纱布异物并经我院B超检查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东红;湛秀兰;李美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右下腹痛1周,加重1天入院.超声所见:子宫右上方见一8cm×9cm×10cm混合性团块,境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以低回声为主,可见小部分不规则欠清晰的无回声区(图1).团块周围可见少量欠清晰无回声区与团块内无回声区相通连.CDFI及CDE: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紊乱血流信号(图2);PW:测得动静脉瘘频谱,动脉流速为35cm/s、RL为0.68.
作者:周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的价值.方法:将经B超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56例胆囊内隆起性病变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病变性质.结果:B超对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的判定比较准确,并可对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初步诊断.结论:B超诊断胆囊内隆起性病变是可靠的,是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郭丽苹;朱瑞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置换(MVR)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超声追踪随访44例MVR术后3个月至13年半,并根据手术的远期效果,分为康复组(A组)和心功能不全组(B组).除注意人工瓣和自然瓣的病变外,还分析了这两组手术前后左房、左室及EF值的差异.结果:超声显示B组二尖瓣位单组或伴主动脉瓣位双组人工瓣异常5例,其它自然瓣明显病变11例.术后B组的左室内径明显大于A组(P<0.05),EF值明显小于A组(P<0.05).超声提供的信息为36.4%(4/11)心功能不全代偿期和66.7%(8/12)失代偿期患者找到导致心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MVR手术前后超声追踪扫查,对其术后远期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很大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程进铿;骆翔;祁红;郑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本文对1997年1月~2002年3月以来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胰腺肿块的声像图特点,作一回顾性总结,以探讨胰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便于今后临床工作,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洁玉;刘淑媛;杨云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性,37岁.主因间断乏力、出汗、心悸、意识不清5年,加重1个月入院.
作者:张金山;王燕;时彦丽;张丽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的B超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B超诊断的296例总胆管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B超检出率92%(273/296),诊断准确率88%(261/296).结论:B超诊断总胆管梗阻性黄疸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书予;孙红艳;杨香梅;袁志红;王永莉;刘俊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36例早期乳腺癌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检查,并与36例乳腺增生者对照.结果:早期乳腺癌CDPI血流检出率为100%.CDPI血流显示三级占72.2%,乳腺增生者CDPI血流检出率为86.1%,CDPI血流显示0~1级占66.7%.结论:CDPI能完整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血供情况,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王顺章;张艳华;隋慧珍;郑秀兰;王晶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性,74岁,既往体健.近半年来左侧阴囊肿大、肿胀、疼痛,来我院外科就诊.体格检查:外生殖器阴茎右侧阴囊及睾丸未见异常;左侧阴囊肿大,睾丸下方可触及有核桃大小的实性包块,质中、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度差.
作者:张莹;叶戈;马国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胸痛就诊.查体:呼吸平稳,心率80次/分,一般状况良好.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X线检查发现:肺动脉段向左侧胸腔突出,边缘光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胸骨旁第2肋间隙下方,左肺动脉前方可探及大小5.8cm×5.5cm大小的囊实性混合回声区.其形态规则,边缘整齐,内可见液性暗区,暗区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飘浮.
作者:戴兴;龚业琼;王戈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14岁.发现下腹包块3周,腹胀1周来院就诊.临床诊断:卵巢囊肿合并腹水.B超所见:腹腔探及大范围液性暗区,深度6cm~8cm,子宫浸泡于暗区中,大小、形态、肌壁及宫腔均未见异常.左附件区可见一9.8cm×8.0cm×7.2cm大小囊性包块(图1),囊壁光滑完整,薄厚不均(0.2cm~0.9cm),囊内有多条粗细不匀分隔光带(0.1cm~1.5cm).
作者:李琦;吴亚莉;白锦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重点对误诊的病例分析.方法:使用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可疑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145例,并对其中的43例进行随访、尸解或手术证实.结果:43例中卵圆孔未闭19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室间隔缺损2例,法乐氏四联症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复杂畸形2例,漏诊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7.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观、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漏诊原因与探查切面、探查手法密切相关.
作者:邸英芬;张晓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32岁.因下腹包块前来就诊. B超检查: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其中右侧子宫前位,约5.3cm×3.2cm×4.3cm大小.
作者:陈雪松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25岁.已婚,以月经量减少,周期缩短就诊.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触及11cm×10cm×8cm实性包块,左侧附件区阴性.B超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子宫右前方可见10cm×9cm×8.6cm中低回声光团,以低回声为主(图1,左),边界光整,周边厚约3.5cm条索呈网状的中强回声带,中心示6.2cm×4.5cm液性暗区(图1,右).
作者:闻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26岁.主诉因带环2年,闭经50天伴剧烈腹痛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俊娥;程国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16岁.因劳累后心悸,胸闷半年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无紫绀,心界向左扩大,心率79次/分,律齐,胸骨左缘三、四肋间Ⅳ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X线:心脏向左扩大,肺血增多.ECG:未见异常.超声所见:左室长轴切面观:左房左室增大,室间膈膜部回声中断7mm.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65岁.进行性排尿困难伴尿频5年,发现右下腹肿块渐大伴尿不自主排出到我院就诊.体检:耻骨上区右侧膨隆,压痛(+),叩呈浊音,可触及大小10cm×8cm×9cm的柔韧有弹性、表面光滑的包块,边界较清,无触痛.双肾区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尿常规:WBC(~)/HP.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好,壁增厚、毛糙;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向膀胱内突出,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在膀胱右侧显示10.9cm×6.8cm×9.9cm的无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与膀胱不相通而有挤压;壁厚呈双层改变,内见多个无回声区呈小房状局限于一侧,囊后方呈增强效应(图1).扫查双肾见肾脏体积增大,实质区呈菲薄的膜状回声,肾盂肾盏扩张而形成巨大的囊腔,开大增益内见较稠密稍强光点、斑状回声;同时双侧输尿管扩张,以右侧较明显(图2).右肾输尿管上段内径2.3cm,下段内径2.0cm,中段显示不清.
作者:赵忻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在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B超及彩超检查的中晚期妊娠妇女中,对各种胎儿畸形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超声表现.方法:50例小儿急腹症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肠套叠、肠梗阻、阑尾有无增粗肿胀等病变,同时用高频超声重点观察脐周(脐右侧为主)、回盲部及肠系膜根部有无淋巴结肿大.结果:39例表现为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伴炎症,6例同时合并肠套叠,5例合并急性阑尾炎.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右侧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大血流速为(20±5)cm/s,RI为0.5左右.结论:高频超声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炎具一定特异性,并能同时发现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病变,对小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求钦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超声诊断肾脏肿瘤已成为临床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在近几年中共诊断肾肿瘤11例,并与病理对照.本文就彩超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陶桂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