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为民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几年,尖锐湿疣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尖锐湿疣发病率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尖锐湿疣的高复发率仍是目前尚存的问题.女性尖锐湿疣是由人乳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为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膜利于其生长、繁殖,形成外阴或阴道尖锐湿疣.但是,并非所有的外阴赘生物全为尖锐湿疣,所以临床的病理诊断均需严格掌握标准.我院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降低了复发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倡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论文是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经验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称晋升的关键条件之一.那么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方面应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写作心得并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谈谈自己在医学论文写作方面的体会与同道作一探讨.
作者:马会琼;李兆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司匹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华法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两组(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不仅应积极进行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还需进行出血的危险分层,权衡出血和栓塞的风险,把好抗栓治疗与预防出血的平衡,使患者大程度受益于抗栓治疗.
作者:韩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瘢痕组织是创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非健全组织,我科就2008 ~ 2010年治疗20例腹部术后瘢痕,采用中频多功能电脑,等幅中频电脑(音频)、超短波联合治疗术后瘢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冬梅;司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有机磷杀虫剂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呈油状或结晶状,有大蒜样臭味,在基层卫生院收治的主要为两种,一是喷洒农药,经呼吸道、皮肤吸收中毒的,共45例,另一种是患者特意口服自杀,经胃肠道吸收的,共163例,现将本院收治的208例有机磷中毒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一下.
作者:房彩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6个月,因上腹部膨大3个月,2011年1月16日入院.3月前家长始见患儿上腹部膨大,到乡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肿大”,予保肝治疗无效,上腹膨隆进行性加重,并间有不规则发热,经消炎、对症治疗可退热.精神、食乳尚可.
作者:容翠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医学俄语中人名冠名术语的分类、构成、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方法 搜集相关医学术语资料,将其系统化,通过语义分析,予以归纳.结果 医学俄语人名冠名术语可以划分为神话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和现实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两类.其构成方式主要为单词性术语(后缀法)和词组性术语(句法)两种.部分术语有被现代系统术语所代替的趋势,但大部分单词术语的词根部分已牢固地演变为术语成分,成为构成现代术语的能产词干.结论 人名冠名术语不仅有固定的构成模式,同时又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而且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科学的认知.
作者:王红;李咏梅;朱研;何冰男;杜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笔者2002~2010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应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后颈肩部、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86%,对照组治愈率及显效率72%,明显高于对照组.颈肩痛、上肢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作者:王宏;蔡伟艳;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外科较常见而且病情严重的一种疾病,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造成主动脉瓣毁损、瓣环破坏、主动脉窦壁破坏及穿孔,导致左心室一主动脉连接破坏,是一种复杂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甘耐炎;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两院(云南省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及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收治8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愈80例;中转手术4例,其中2例出现切口感染及再次肠梗阻,1例经过保守治疗而愈,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一般不发生肠绞窄,首选保守治疗,中转手术应慎重.
作者:杨贵银;王玉考;范榕森;赏贵华;汤敬东;王昆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颈髓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极高,预后多数不佳..近年来,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31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5例诊断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中出现阴道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收住院保守治疗.3例因早孕行药物流产失败复查阴超确诊行保守治疗.8例行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杀胚治疗.22例行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1例为3月妊娠引产术,分娩过程出现大出血,出血量大于3000ml,行子宫全切术.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杀胚治疗,可有效杀死子宫瘢痕肌壁内及向浆膜面突起的胚胎组织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甲状腺巨大肿瘤摘除术中如何避免误伤颈总动脉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方法 熟悉甲状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及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术者以左手食指尖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后作为术中安全的导航系统,逐渐避开颈总动脉,小心谨慎的切割肿瘤与粘连的周围组织.结果 常规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一般不会误伤颈总动脉,只有较大瘤体向患侧颈外侵润扩展或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才有颈总动脉误伤的危险性.因此术中将部分颈总动脉清晰的解剖出来,切割才有安全性.结论 术中熟悉颈总动脉走向,并以术者左手食指尖自始至终、反复多次的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并作为导航,才是巨大肿瘤摘除具有安全性,是目前国内比较首选的摘除方法.
作者:杨成义;马渊平;马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时静注胺碘酮150mg加入20 ml液体30 min以内缓注.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67.5%,在急救过程中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的120例患者转入院时,有效81例(67.5%).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安全性高,可能与用量偏小、时间偏短有关.尤其是院前急救,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放心使用,安全.
作者:陈言智;严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时早期成功气管捅管的重要性及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捅管术的必要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108例需行气管捅管患者在不同时问段捕管后效果比较.结果 3 min之内成功捕管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3 min~6 min捅管者.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接诊的、需行气管捕管的各种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气管捕管术,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捕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急诊科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以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抢救及心肺复苏.
作者:王玲;李素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赛( PEM)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培美曲赛500 mg/m2第一天+顺铂20 mg/m2第1~3天(治疗组)治疗33例和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3天(对照组)治疗33例,每3周重复,治疗2~6个疗程.按照RECIST标准和NCI-CTC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51.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1.2%,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1.1个月,1年生存率39.4%,对照组分别为9.9个月,33.3%,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液学毒性总发生率及Ⅲ~Ⅳ级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42.4%、15.2%,对照组分别为75.9%、36.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其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比较,血液学毒性反应低,适合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晚期NSCLC患者.
作者:曲琳莉;周爱霞;贺文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大肠息肉患者57例,其中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0例,炎性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分布情况,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18.34±4.1 8)%,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10.34±4.03)%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9.53±5.26)%(P<0.05),炎性息肉组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CD4+和NK细胞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息肉的恶变及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树斌;刘新平;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千伏技术在CR摄影中是否适合.方法 在日常胸部摄片中隔日交替使用高千伏技术和普通千伏技术,摄片后经诊断学及技术评审标准评审[1].为保证照片分析可靠性,观察者为从事放射专业工作20年以上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3名,组成读片分析小组.结果 高千伏技术在普通X线胶片摄影中的优越性,在CR摄影中仍能体现,且结合CR对窗宽窗位的调节使胶片质量能更进一步提高.即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延长球管寿命,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影像锐度、能见度或信息量,深度分辨力升高微细结构能见度增加,扩大了诊断视野.结论 高千伏技术仍通用于CR摄影.
作者:马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程序.方法 采取及时有效的降眼压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5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莉莉;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消胚化瘀合剂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消胚化瘀合剂;对照组(40例)仅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分别于治疗一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在治愈、有效病例中,两组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愈、有效病例中,两组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消胚化瘀合剂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确切.
作者:杨秀玲;孙方华;甄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