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衰老与抗衰老中药研究

高平和

关键词:
摘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衰老的过程.人体衰老就是人体各系统整体性衰退的过程.本文从现代医学研究、自体免疫学说、内分泌学说及祖国医学等不同角度对造成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与深思,并联系临床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及先人经验总结出若干对缓解人体衰老的中药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抗衰老机理.
中国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体会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经常便秘有许多危害,易诱发多种疾病.如引起痔疮、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形成腹疝、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引起老年性痴呆,加快衰老等.老年人便秘大多为功能性的,器质性的便秘较为少见,若选药不当会贻误治疗时机,便秘反而加重.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辨证施治,拟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治疗12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服用方便,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方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泛影葡胺替代碘油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2F硅胶球囊导管插入子宫腔,注入2~ 3ml生理盐水充盈球囊,使球囊堵塞子宫颈内口,用适当压力推注造影剂,在电视监视下,确定导管位置良好且崁塞后逐渐加压,在子宫腔输卵管逐步充盈时,适时摄片.遇输卵管阻塞时,加压推注,能使轻度粘连阻塞的输卵管再通,发现逆流仍可持续适当加压.结果 本组58例一次造影成功,造影显示子宫输卵管正常12例,占20.7%,子宫病变4例,占6.9%,盆腔粘连弥散差4例,占6.9%,输卵管病变38例,占65.5%,其中阻塞的输卵管再通12例,占20.7%,发生静脉逆流9例,占15.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复方泛影葡胺替代碘油子宫输卵管造影简便、经济适用、安全、图像清晰、无静脉逆流形成栓子之顾虑.恒定推注压力后可和适 当延长推注时间,对轻度粘连阻塞的输卵管有再通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规范病历书写 防范医疗纠纷

    目的 为了了解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的现状,帮助、督促医疗机构加强病历的内部管理,提高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 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要求,随机抽查8家医疗机构共325份住院一周以上的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 91份病历存在缺陷.结论 通过病历督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强化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书写意识,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书写病历,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作者:褚慰群;蔡纪平;盛林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窦破裂的外科治疗

    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外科较常见而且病情严重的一种疾病,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造成主动脉瓣毁损、瓣环破坏、主动脉窦壁破坏及穿孔,导致左心室一主动脉连接破坏,是一种复杂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甘耐炎;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急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方法 收集到急诊科就诊,心电图发现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头晕、恶心41例;头痛、头晕3例;腹部不适、恶心、呕吐3例;胸闷、憋气4例.从胸痛至就诊时问3d~7 d.急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1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8例,非Q波心肌梗死8例.结论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为头痛、腹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出不典型心肌梗死.

    作者:李素青;黄炎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重建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至2009年9月,对小腿、足部软组织缺损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大56岁,小13岁,平均35.1岁.均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其中车祸伤7例,机器挤压伤5例,烧伤1例,慢性溃疡1例.切取皮瓣范围5cm×6cm ~ 14cm×20cm.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及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14例皮瓣经8个月~4年(平均2.6年)随访,均有一定程度的感觉恢复,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12例皮瓣质量良好,踝关节功能良好,2例皮瓣弹性较差,踝关节功能受限.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质地良好,神经重建后可恢复部分感觉,手术切取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汪振;哈尔山;张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64例疗效观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 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隐匿发病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由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导致红细胞过度生成,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作者:王志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巨大肿瘤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手术入路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甲状腺巨大肿瘤摘除术中如何避免误伤颈总动脉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方法 熟悉甲状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及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术者以左手食指尖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后作为术中安全的导航系统,逐渐避开颈总动脉,小心谨慎的切割肿瘤与粘连的周围组织.结果 常规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一般不会误伤颈总动脉,只有较大瘤体向患侧颈外侵润扩展或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才有颈总动脉误伤的危险性.因此术中将部分颈总动脉清晰的解剖出来,切割才有安全性.结论 术中熟悉颈总动脉走向,并以术者左手食指尖自始至终、反复多次的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并作为导航,才是巨大肿瘤摘除具有安全性,是目前国内比较首选的摘除方法.

    作者:杨成义;马渊平;马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58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程序.方法 采取及时有效的降眼压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5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莉莉;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载体促进传递液相微萃取-HPLC测定复方甘草片中吗啡的含量

    目的 建立基于载体促进传递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吗啡含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在有机相中添加极性载体,采用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吗啡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iasil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乙腈(5:5:2),检测波长220nm.结果 吗啡在0.08 ~ 0.8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 RSD=2.4%,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复方甘草片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娟;丁元刚;王雪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青少年阅读笔记策略的比较研究

    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使用做笔记的方法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知加工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了青少年笔记策略总体运用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笔记策略的总体差异、选择不同笔记策略的差异、及性别与年级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旨在呼吁重视青少年笔记策略差异,培养青少年掌握记笔记技能,提高阅读效果.

    作者:赵敏;汪品淳;安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俄语人名冠名术语的构成、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目的 研究医学俄语中人名冠名术语的分类、构成、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方法 搜集相关医学术语资料,将其系统化,通过语义分析,予以归纳.结果 医学俄语人名冠名术语可以划分为神话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和现实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两类.其构成方式主要为单词性术语(后缀法)和词组性术语(句法)两种.部分术语有被现代系统术语所代替的趋势,但大部分单词术语的词根部分已牢固地演变为术语成分,成为构成现代术语的能产词干.结论 人名冠名术语不仅有固定的构成模式,同时又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而且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科学的认知.

    作者:王红;李咏梅;朱研;何冰男;杜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时静注胺碘酮150mg加入20 ml液体30 min以内缓注.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67.5%,在急救过程中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的120例患者转入院时,有效81例(67.5%).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安全性高,可能与用量偏小、时间偏短有关.尤其是院前急救,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放心使用,安全.

    作者:陈言智;严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31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5例诊断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中出现阴道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收住院保守治疗.3例因早孕行药物流产失败复查阴超确诊行保守治疗.8例行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杀胚治疗.22例行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1例为3月妊娠引产术,分娩过程出现大出血,出血量大于3000ml,行子宫全切术.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天花粉蛋白联合米非司酮杀胚治疗,可有效杀死子宫瘢痕肌壁内及向浆膜面突起的胚胎组织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培美曲赛( PEM)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培美曲赛500 mg/m2第一天+顺铂20 mg/m2第1~3天(治疗组)治疗33例和长春瑞滨25 mg/m2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3天(对照组)治疗33例,每3周重复,治疗2~6个疗程.按照RECIST标准和NCI-CTC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51.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1.2%,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1.1个月,1年生存率39.4%,对照组分别为9.9个月,33.3%,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液学毒性总发生率及Ⅲ~Ⅳ级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42.4%、15.2%,对照组分别为75.9%、36.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其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比较,血液学毒性反应低,适合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晚期NSCLC患者.

    作者:曲琳莉;周爱霞;贺文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议卫生“说理式执法”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说理式卫生行政执法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省各市卫生监督所自2008年起逐步在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该项工作仍是目前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陈抒颐;刘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益宫颗粒对继发性闭经患者FSH、LH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益宫颗粒对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的影响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有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服用益宫颗粒1袋/d;对照组62例,服用戊酸雌二醇1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1d,此后5~7d加醋酸甲羟孕酮10 mg,每日1次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LH差值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宫颗粒可显著升高FSH、LH,对继发性闭经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郑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时早期成功气管捅管的重要性及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捅管术的必要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108例需行气管捅管患者在不同时问段捕管后效果比较.结果 3 min之内成功捕管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3 min~6 min捅管者.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接诊的、需行气管捕管的各种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气管捕管术,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捕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急诊科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以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抢救及心肺复苏.

    作者:王玲;李素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护理人员如何提高医学论文的刊用率

    医学论文是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经验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称晋升的关键条件之一.那么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方面应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写作心得并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谈谈自己在医学论文写作方面的体会与同道作一探讨.

    作者:马会琼;李兆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大肠息肉患者57例,其中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0例,炎性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分布情况,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18.34±4.1 8)%,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10.34±4.03)%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9.53±5.26)%(P<0.05),炎性息肉组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CD4+和NK细胞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息肉的恶变及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树斌;刘新平;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药学会 陕西省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