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梅;刘传辉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几年,尖锐湿疣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尖锐湿疣发病率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尖锐湿疣的高复发率仍是目前尚存的问题.女性尖锐湿疣是由人乳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为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膜利于其生长、繁殖,形成外阴或阴道尖锐湿疣.但是,并非所有的外阴赘生物全为尖锐湿疣,所以临床的病理诊断均需严格掌握标准.我院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降低了复发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倡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的方法,将治疗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较.结果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效率为58.8%,总有效率高达94.1%,显著高于行常规治疗方法组.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
作者:耿梅;夏新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颈髓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极高,预后多数不佳..近年来,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司匹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华法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两组(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不仅应积极进行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还需进行出血的危险分层,权衡出血和栓塞的风险,把好抗栓治疗与预防出血的平衡,使患者大程度受益于抗栓治疗.
作者:韩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6个月,因上腹部膨大3个月,2011年1月16日入院.3月前家长始见患儿上腹部膨大,到乡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肿大”,予保肝治疗无效,上腹膨隆进行性加重,并间有不规则发热,经消炎、对症治疗可退热.精神、食乳尚可.
作者:容翠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反复右下腹壁破溃、溢脓4个月,伴间歇性腹痛、腹胀,以阑尾术后引流管口感染收入院.4个月前外院因阑尾周围脓肿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引流量多,每日在100 ~ 50ml左右,为黄色絮状液;7天拔除引流管,半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林克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脑卒中是导致吞咽障碍的首要的病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早期识别,采取吞咽管理及康康复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吞咽的正常生理过程及神经支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病理机制.
作者:卢士平;赵海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程序.方法 采取及时有效的降眼压和手术治疗,手术前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5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马莉莉;张静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包括输卵管、腹腔、卵巢、宫颈、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随着先进设备仪器的引进,诊断技术水平大为提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使受孕率大为降低.
作者:张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说理式卫生行政执法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省各市卫生监督所自2008年起逐步在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该项工作仍是目前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陈抒颐;刘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减轻,尿量、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唐兰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封山育林,旅游、养蜂业的发展人群中发生大胡蜂,大黄蜂,蜜蜂哲伤机会日益增多,蜂蜇伤后如早期治疗很少造成死亡,但新致的过敏性反应是严重威胁伤者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因素.蜂蜇伤所致的过敏性反应可涉及多个系统器官,因而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国外对蜂蜇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救治已进行了深入研究,而我国医务人员对此病认识尚有一定差距.故总结我科近4年就诊77例蜂蜇伤所致过敏性反应的急诊救治.
作者:饶汉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经常便秘有许多危害,易诱发多种疾病.如引起痔疮、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形成腹疝、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引起老年性痴呆,加快衰老等.老年人便秘大多为功能性的,器质性的便秘较为少见,若选药不当会贻误治疗时机,便秘反而加重.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辨证施治,拟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治疗12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服用方便,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大肠息肉患者57例,其中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0例,炎性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分布情况,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18.34±4.1 8)%,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10.34±4.03)%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9.53±5.26)%(P<0.05),炎性息肉组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CD4+和NK细胞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息肉的恶变及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树斌;刘新平;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瘢痕组织是创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非健全组织,我科就2008 ~ 2010年治疗20例腹部术后瘢痕,采用中频多功能电脑,等幅中频电脑(音频)、超短波联合治疗术后瘢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冬梅;司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论文是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经验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称晋升的关键条件之一.那么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方面应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写作心得并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谈谈自己在医学论文写作方面的体会与同道作一探讨.
作者:马会琼;李兆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8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调查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工作倦怠程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和计算机(27.5%)[1].因此企业如何提高和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与缓解员工工作倦怠成为其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者:徐寅;王文婷;羊桂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 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血栓通和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250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14天和28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定,通过增分率判断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1 4天和28天ESS有效率分别为25.5%和34.5%,治疗组为50.9%和64.5%;对照组14天和28天BI评定有效率为26.4%和36.4%,治疗组为53.6%和66.4%,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严国山;徐艳;朱俐俐;史章强;李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孕6~9周自愿终止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为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镇痛组.B组80例为单用利多卡因镇痛组.C组80例为观察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是一种良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该方法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督补肾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口服中药舒督补肾方,同时应用柳氮磺吡啶;对照组(51例)仅应用柳氮磺吡啶,两组组均3个月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沉、C-反应蛋白,骨密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为78.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等急性时相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水平(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舒督补肾方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且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水平.
作者:迟艳;杨建絮;甄洪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