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房颤抗栓治疗临床分析

韩忠芳

关键词:房颤, 阿司匹林, 华法林, 抗栓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司匹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华法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两组(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不仅应积极进行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还需进行出血的危险分层,权衡出血和栓塞的风险,把好抗栓治疗与预防出血的平衡,使患者大程度受益于抗栓治疗.
中国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前来外科求医的老年病人也日渐增多.由于老年人各个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加之大多数患有慢性病或老年性疾病,所以手术危险性相对增加.为了确保老年人手术安全,临床上我们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分别给予了特别的护理,现将我们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粉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奥氮平与“心脑解郁平衡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900例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 精神分裂症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神志病的范畴.用“癫”、“狂”命名,是因其“正性癫倒,狂不识人”,也即现代医学“躁狂型”与“忧郁型”都是由精神刺激而引起的,以致失去理智的控制,不能进行正确地思维、语言错乱、精神失常、癔病、躁狂、登高而歌、弃衣奔走等临床表现.方法 我们创立了“心脑解郁平衡疗法”统治精神疾病,据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结果 900例疗效明显而持久,临床有效率达到98%.结论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药有15%~20%患者疗效不佳,鉴于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并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为此,我们采用它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并与“心脑解郁平衡疗法”治疗进行了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作者:岳林全;岳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孕6~9周自愿终止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为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镇痛组.B组80例为单用利多卡因镇痛组.C组80例为观察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是一种良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该方法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体会

    颈髓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极高,预后多数不佳..近年来,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议卫生“说理式执法”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说理式卫生行政执法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省各市卫生监督所自2008年起逐步在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该项工作仍是目前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陈抒颐;刘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房颤抗栓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司匹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华法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两组(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不仅应积极进行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还需进行出血的危险分层,权衡出血和栓塞的风险,把好抗栓治疗与预防出血的平衡,使患者大程度受益于抗栓治疗.

    作者:韩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导致吞咽障碍的首要的病因,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因此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早期识别,采取吞咽管理及康康复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吞咽的正常生理过程及神经支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病理机制.

    作者:卢士平;赵海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症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和应有价值.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脊柱和股骨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值将74例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9例,骨量减小组25例,骨质疏松组30例,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骨转换标志物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特殊序列(β -Crosslaps)、骨钙素(N-MID)、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 Vitamin D3)水平.结果 骨质疏松组β胶原特殊序列、骨钙素水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骨钙素是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的理想指标.

    作者:童明宏;肖国平;丁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衰老与抗衰老中药研究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衰老的过程.人体衰老就是人体各系统整体性衰退的过程.本文从现代医学研究、自体免疫学说、内分泌学说及祖国医学等不同角度对造成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与深思,并联系临床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及先人经验总结出若干对缓解人体衰老的中药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抗衰老机理.

    作者:高平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铁缺乏的临床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铁缺乏的临床关系.方法 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列为观察对象,同时随机选50例健康儿列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检测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血红蛋白,同时测定IgG、IgA、Ig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其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观察组血清IgG、IgA、IgM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体微量元素铁缺乏易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降低可能与免疫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孟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巨大肿瘤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手术入路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甲状腺巨大肿瘤摘除术中如何避免误伤颈总动脉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方法 熟悉甲状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及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术者以左手食指尖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后作为术中安全的导航系统,逐渐避开颈总动脉,小心谨慎的切割肿瘤与粘连的周围组织.结果 常规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一般不会误伤颈总动脉,只有较大瘤体向患侧颈外侵润扩展或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才有颈总动脉误伤的危险性.因此术中将部分颈总动脉清晰的解剖出来,切割才有安全性.结论 术中熟悉颈总动脉走向,并以术者左手食指尖自始至终、反复多次的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并作为导航,才是巨大肿瘤摘除具有安全性,是目前国内比较首选的摘除方法.

    作者:杨成义;马渊平;马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插管术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时早期成功气管捅管的重要性及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捅管术的必要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108例需行气管捅管患者在不同时问段捕管后效果比较.结果 3 min之内成功捕管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3 min~6 min捅管者.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接诊的、需行气管捕管的各种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气管捕管术,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捕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急诊科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以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抢救及心肺复苏.

    作者:王玲;李素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规范病历书写 防范医疗纠纷

    目的 为了了解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的现状,帮助、督促医疗机构加强病历的内部管理,提高病历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 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要求,随机抽查8家医疗机构共325份住院一周以上的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 91份病历存在缺陷.结论 通过病历督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强化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书写意识,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书写病历,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作者:褚慰群;蔡纪平;盛林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4例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包括输卵管、腹腔、卵巢、宫颈、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随着先进设备仪器的引进,诊断技术水平大为提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使受孕率大为降低.

    作者:张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大肠息肉患者57例,其中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7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10例,炎性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2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分布情况,分析息肉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评价大肠息肉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18.34±4.1 8)%,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10.34±4.03)%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9.53±5.26)%(P<0.05),炎性息肉组和健康体检患者外周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比值、CD4+和NK细胞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 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息肉的恶变及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树斌;刘新平;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探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笔者2002~2010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应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后颈肩部、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86%,对照组治愈率及显效率72%,明显高于对照组.颈肩痛、上肢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作者:王宏;蔡伟艳;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64例疗效观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 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隐匿发病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由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导致红细胞过度生成,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作者:王志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贯众的临床妙用经验

    贯众,味苦,性凉,归肝、脾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湿热疮毒、瘟疫壮热、痄腮肿痛等.我们用贯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慢性铅中毒、顽固性鼻衄、崩漏、慢性乙型肝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武强;张武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时静注胺碘酮150mg加入20 ml液体30 min以内缓注.结果 治疗有效率达67.5%,在急救过程中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在治疗的120例患者转入院时,有效81例(67.5%).没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安全性高,可能与用量偏小、时间偏短有关.尤其是院前急救,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放心使用,安全.

    作者:陈言智;严国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舒筋消痛丸中红花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目的 建立舒筋消痛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红花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够检出舒筋消痛丸中的红花,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舒筋消痛丸的定性鉴别.

    作者:陈艳梅;刘传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药学会 陕西省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