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强;张武标
2008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调查表明,有74.6%的被调查者表现为轻度的工作倦怠;近43.2%的被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有10.8%的被调查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工作倦怠程度排名前三的行业为:印刷包装(45%)、石油化工(30%)和计算机(27.5%)[1].因此企业如何提高和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与缓解员工工作倦怠成为其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者:徐寅;王文婷;羊桂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颈髓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极高,预后多数不佳..近年来,我院收治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8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6个月,因上腹部膨大3个月,2011年1月16日入院.3月前家长始见患儿上腹部膨大,到乡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肝肿大”,予保肝治疗无效,上腹膨隆进行性加重,并间有不规则发热,经消炎、对症治疗可退热.精神、食乳尚可.
作者:容翠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医学论文是医护人员对医疗护理经验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自己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职称晋升的关键条件之一.那么作为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方面应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写作心得并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谈谈自己在医学论文写作方面的体会与同道作一探讨.
作者:马会琼;李兆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腹胀减轻,尿量、血浆白蛋白显著增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下降,腹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唐兰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外科较常见而且病情严重的一种疾病,而感染性心内膜炎同时造成主动脉瓣毁损、瓣环破坏、主动脉窦壁破坏及穿孔,导致左心室一主动脉连接破坏,是一种复杂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甘耐炎;陈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医学俄语中人名冠名术语的分类、构成、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方法 搜集相关医学术语资料,将其系统化,通过语义分析,予以归纳.结果 医学俄语人名冠名术语可以划分为神话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和现实中的人物名称冠名术语两类.其构成方式主要为单词性术语(后缀法)和词组性术语(句法)两种.部分术语有被现代系统术语所代替的趋势,但大部分单词术语的词根部分已牢固地演变为术语成分,成为构成现代术语的能产词干.结论 人名冠名术语不仅有固定的构成模式,同时又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而且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科学的认知.
作者:王红;李咏梅;朱研;何冰男;杜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笔者2002~2010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应用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针刀治疗,观察治疗后颈肩部、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的改善.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86%,对照组治愈率及显效率72%,明显高于对照组.颈肩痛、上肢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天宗穴注射加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作者:王宏;蔡伟艳;王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宫颗粒对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的影响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有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服用益宫颗粒1袋/d;对照组62例,服用戊酸雌二醇1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1d,此后5~7d加醋酸甲羟孕酮10 mg,每日1次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对照组为8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LH差值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宫颗粒可显著升高FSH、LH,对继发性闭经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郑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瘢痕组织是创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非健全组织,我科就2008 ~ 2010年治疗20例腹部术后瘢痕,采用中频多功能电脑,等幅中频电脑(音频)、超短波联合治疗术后瘢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瞿冬梅;司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孕6~9周自愿终止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80例为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镇痛组.B组80例为单用利多卡因镇痛组.C组80例为观察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腔灌注是一种良好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方法,该方法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包括输卵管、腹腔、卵巢、宫颈、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常见.随着先进设备仪器的引进,诊断技术水平大为提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且使受孕率大为降低.
作者:张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反复右下腹壁破溃、溢脓4个月,伴间歇性腹痛、腹胀,以阑尾术后引流管口感染收入院.4个月前外院因阑尾周围脓肿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引流量多,每日在100 ~ 50ml左右,为黄色絮状液;7天拔除引流管,半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林克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卫生执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说理式卫生行政执法活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省各市卫生监督所自2008年起逐步在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此项工作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该项工作仍是目前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陈抒颐;刘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85例和华法林组5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阿司匹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华法林组(P<0.05);但华法林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两组(P<0.05).结论 对于房颤患者,不仅应积极进行栓塞的危险分层管理,还需进行出血的危险分层,权衡出血和栓塞的风险,把好抗栓治疗与预防出血的平衡,使患者大程度受益于抗栓治疗.
作者:韩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时早期成功气管捅管的重要性及急诊科护士掌握气管捅管术的必要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108例需行气管捅管患者在不同时问段捕管后效果比较.结果 3 min之内成功捕管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3 min~6 min捅管者.结论 急诊科护士对接诊的、需行气管捕管的各种危重患者及时实施气管捕管术,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气管捕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急诊科多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以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抢救及心肺复苏.
作者:王玲;李素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数发生于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死亡率较高.伴随老龄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较多.保守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现越来越多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IFF的基本原则.手术治疗能使骨折得以良好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尽快恢复功能.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保守和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春永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不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1],多为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气血逆乱,经络闭阻而致[2].急性期病情重,变化快,重者危及生命.在急性危险期过后,大部分患者仍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经济上精神上的负担.因此,加强辩证施护和早期采用康复措施,与抢救治疗同样十分重要.通过2005~2010年收治的40例中风病人,积极进行恢复期的辩证施护及早期康复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人选患者180例,经TCD检查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对照组90例采用复方丹参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30 min,每日1次,利多卡因5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反射治疗仪可大大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军英;赵英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甲状腺巨大肿瘤摘除术中如何避免误伤颈总动脉及手术安全性分析.方法 熟悉甲状腺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及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术者以左手食指尖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后作为术中安全的导航系统,逐渐避开颈总动脉,小心谨慎的切割肿瘤与粘连的周围组织.结果 常规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一般不会误伤颈总动脉,只有较大瘤体向患侧颈外侵润扩展或与颈总动脉粘连时才有颈总动脉误伤的危险性.因此术中将部分颈总动脉清晰的解剖出来,切割才有安全性.结论 术中熟悉颈总动脉走向,并以术者左手食指尖自始至终、反复多次的摸及颈总动脉搏动并作为导航,才是巨大肿瘤摘除具有安全性,是目前国内比较首选的摘除方法.
作者:杨成义;马渊平;马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