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林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75%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鼻咽癌患者的MCM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面对(γ=0.6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γ=-0.612,P<0.01)和屈服(γ=-0.585,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等水平,并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周静;秦银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密盖息的活性成份为鲑鱼降钙素,它具有调节钙的代谢,能显著降低高周转性骨病的骨钙丢失,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刺激成骨细胞的形成及其活性,95%药物经肾排泄,2%以原型排泄,是结合型蛋白,具有持续作用时间长的特点.临床上过敏反应较少见,我科曾有1例密盖息所致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过敏反应未造成较大的影响.
作者:庄景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将血浆中β-羟丁酸、乳酸、水杨酸一次性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应用安捷伦公司c18型synchropak300反相液相色谱柱,紫外波长215nm,柱温20℃,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0.02mol/L,PH=2.5),体积比2.5:97.5,流速1.0ml/min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回收率为88.04%~103.57%;变异系数为2.17%~3.72%;检出限为11~53ng(S/N=3)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作者:房翠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部宫产手术是解决各种难产以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有效措施,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随着科学发展对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对高危妊娠的早期诊断及认识的提高,由于医疗纠纷的困扰以及社会方面的多种原因,剖宫产率在大大提高,有些医院可达30%~40%,个别医院甚至高达到80%,但随之而来的各种手术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处理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现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引言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全国 14个省市进行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估计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我国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而糖耐量减低(IGT)约15.5%[1],比例很大.而IGT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的人群高约100倍[2].如能对糖耐量异常人群进行有效干预,避免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对个人以及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通过个体化饮食控制与运动处方对60例IGT的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天全;郝红霞;于林凤;王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子宫平滑肌瘤(leiomyoma,LM)患者进行分组,妊娠组、非孕育龄组及绝经组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探讨雌、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对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标本的组织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组织学分型与患者妊娠及年龄的关系.结果:213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妊娠42例,合并变性26例;非妊娠171例,合并变性9例.妊娠变性率高于非妊娠者(26/42与9/171,P <0.01).绝经患者20例,6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非绝经患者193例,21例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绝经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率较非绝经者高(6/20与21/193,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绝经患者更易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合并肌瘤者应常规术前诊刮.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促生长主要因素.
作者:王善伟;张润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神经系统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0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运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运用肌肉注射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效果随疗程延长而提高,治疗组治疗10d,20d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效果持久,且复发率低.
作者:闵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占80%),少数在脑干和小脑(占20%).本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并存,其他少见的原因有脑内动脉畸形,动脉瘤,脑肿瘤.血液病.持续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加上脑内动脉外膜薄弱,大脑中动脉与其发生的深穿支_豆纹动脉解剖上呈直角,当血压急骤升高时,血管破裂血液溢而形成血肿.
作者:敖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成功的必备条件.目前临床上使用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长期留置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置管和人工血管移植,其中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1].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导致血管通路的建立成为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双腔导管可有效地解决这部分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并且避免了患者血液透析中穿刺的痛苦,使用方便.但如果在血液透析前,中,后操作和护理不当可导致双腔导管出现感染,栓塞,血流不畅等问题.因此血液透析当中对于半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血液透析中心共护理105例此类患者,取得了一些护理体会.
作者:杨丹丹;徐佳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生长及分泌Ang-2的影响.方法: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原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为活血化瘀中药含药血清组(桃仁含药血清组、丹参含药血清组、三棱含药血清组、莪术含药血清组、鸡血藤含药血清组、土鳖虫含药血清组、三棱+莪术含药血清组)、米非司酮组、空白血清组,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Elisa法检测对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结果:活血化瘀中药能抑制间质间质细胞生长,且能降低Ang-2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通过抑制间质细胞的生长,降低局部Ang-2的分泌,抑制局部血管生成,促进病灶的消散,减慢异位病灶的发展.
作者:康宁;马素娟;李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照片档案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在记录历史反映客观事物方面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历史记录的一种独特手段,它能够以其特殊的形式、独特的风格能免反映出医院的悠久历史、重大变革、重要人物的历史面貌、甚至能够为避免医疗纠纷提供重要证据.
作者:孙金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后期因骨盆、脊柱、关节广泛融合,受到轻微外力后易发生脊柱骨折,骨折端不稳定,又易引起脊髓损伤[1-2].近几年,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不断进步,主张手术治疗越来越多[2].但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全身其他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损害,手术并发症多,风险大,死亡率高[3],护理难度大,可遵循的护理经验少.现将AS合并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疼痛治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疼痛科采用神经阻滞方法治疗了许多用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痛苦,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充分准备,小心操作,密切观察是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手术中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手术的佳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访视心理疏导,术后随访,术中给于心理安慰以及进行心理沟通.结果:减轻了心理压力加强了护患关系.结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解除了产妇的焦虑恐惧心理,帮助病人实现了手术治疗佳目标
作者:朴锦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生活方式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治疗.
作者:熊丛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SV) 临床诊治情况,探讨如何对该病的早期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住院的1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并对89例住院期间有明显并发症的患儿出院后进行来院复诊或电话巡访.结果:1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除有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伴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等的主要临床表现外,合并肠道外脏器损害的有89例: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不同程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脑炎、肠套叠、胃肠出血、过敏性紫癜、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病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良性肌炎等.通过积极综合治疗,除5例肠套叠进行外科手术和1例DIC转院治疗外,其余均得到康复及治愈.结论:早发现、早干预,同时及早处理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关键,而搞好公共卫生减少该病的发生发展是根本.
作者:吴友林;蔡晶娟;方剑;周惠;何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脑再出血的诊断、形成机制、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本文收集同一部位两次出血的病人87例,73例出现双重影颅脑血肿.均为脑内血肿.通过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再次出血的临床观察,给予内科治疗及护理干预,预防其他意外事件发生等.结果:颅脑再出血是同一部位间隔一定的时间两次出血形成的高、略高密度的双重血肿影像.一次出血进入吸收期内同一部位二次出血可形成双重影血肿,与急性期内二次出血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科学有效的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降低了脑出血患者再次出血后的致残率及死亡率;87例基本痊愈.结论:颅脑再出血并不少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CT影像可以确诊.对恢复期脑出血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并可预防和减少诱发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秋芳;张玉祥;张贵平;李民;马玉珍;王飞雪;孔起良;李永军;刘涛;陈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MP-IgM结果>1:80的患儿81例为感染组,体检正常儿童8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CRP阳性(CRP>10mg/L)感染组33例占40.74﹪,对照组5例占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单核细胞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RP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同时增高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MP感染者CRP阳性率升高,及时检测对MP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RP升高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对MP的诊断更有意义.
作者:杜媛媛;李淑华;杨国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2种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有典型的带状疱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75例分为两组.对A组(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B组(更昔洛韦注射液)2种用药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成本效果比为37.27:48.01;A方案相对优于B方案.结论:A方案为较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25-82岁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共1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结果:急诊内镜治疗组止血率为96.9%,普通对照组止血率为80.0%,差异显著 (P<0.01).结论:内镜喷洒止血药物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安全、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张华;刘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