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丹;徐佳雪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75%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鼻咽癌患者的MCM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面对(γ=0.6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γ=-0.612,P<0.01)和屈服(γ=-0.585,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等水平,并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周静;秦银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生踏上工作岗位前后训练阶段,通过医院的临床实习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掌握学科知识,并在工作中融会贯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及综合素质需要我们永远用心揣摩,没有好只有更好.
作者:王兆红;刘巨红;许婧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研究抽动障碍症儿童体内血铅的含量,对抽动障碍症儿童的临床治疗起到辅助作用.方法:对68例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儿童患者采样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仅给予抽动症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给予药物的同时佐以排铅治疗.观察研究高血铅对抽动症儿童的影响.结果:抽动症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铅.在对其单纯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排铅治疗,患儿抽动症状减轻时间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抽动障碍症儿童如存在高血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佐以排铅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雁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手术治疗常是前列腺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常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生物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两种专门对付癌细胞的专项功能细胞,经GMP标准试验室进行活化和增值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在有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修复、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不给肿瘤细胞转移的机会.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增强患者体质,提升患者自主抗肿瘤免疫能力,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起着很大作用.
作者:姜晓艳;巩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骨折病人大多数是突然遭受暴力或间接暴力、创伤,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甚至有生命危险,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和烦躁得矛盾情绪.针对骨折病人的这些心里,则对解除病人得疾苦,缩短病程有较大帮助.现就对病人实施心里护理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连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在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半年来因咳嗽就医的门诊病例,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观察x线胸片检查阴性的咳嗽患者血常规的变化规律.结果:全组38男20例,女18例,年龄12-66岁,平均42.95岁,急性咳嗽8例,亚急性咳嗽8例,慢性咳嗽22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5.26%,白细胞总数降低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8.95%;而中性粒细胞低于50%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1.05%,单个核细胞高于正常者占23.68%,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占52.63%.本组咳嗽患者中支气管炎或过敏、支气管哮喘和非特异性病原菌感染占前3位,无使用抗生素的确切指征,抗生素使用不当占18.42%,有使用抗生素指征者仅5.26%;其中支气管炎或过敏10例,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或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支气管哮喘9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例服用高血压服用ACEI类降压药;各类咳嗽患者临床特征各异.结论:血常规在不明原因咳嗽患者的门诊诊疗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鉴别价值.
作者:杨晓东;王廷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成效.方法:围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筹备启动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从护理工作模式、护理文书、护理服务流程、护士绩效考核、护士分层培训、护士排班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新.结果: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病人呼叫铃声明显减少;危重、一级护理病人基础护理措施落实,病情观察准确及时,康复指导早期介入,明显减少并发症;护士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推动护理科研;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递升;病区获院内和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结论:改变护理模式、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与薪酬挂勾、人性化动态排班、推行护士分层培训等,较好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护理水平提高得到医生充分认可,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李冬梅;黄石群;高妍;覃小娟;黄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报道1例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长达500多天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呼吸机的应用及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本例住院共519天,住院期间呼吸机辅助通气运转良好无脱管发生,无压疮,无护理不良事件,患者配合良好心态积极,,通过间歇脱管训练,后脱机成功,但因未注重早期功能锻炼而致四肢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为了了解我所老干部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我们对2010年度106名老干部的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2年我所参加体检的老干部106名,男102名,女4名,年龄78-97岁,平均年龄86.4岁.受检人员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女性加查妇科;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B超、胸部X光片;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等检查.
作者:张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并分析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80)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70)以及中青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n=75)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要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老年患者安全且效果良好,应成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但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手术时机和技巧的把握.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普外手术中切口感染具有高发性,也因此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痛苦.与传统的应对切口感染的方法不同,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在减少病人经济支出、减轻病人肉体不适、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了使抗生素在普外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得到大的发挥,我们必须把握好所使用的抗生素的品种、用量以及使用时机,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大可能地减少其病痛.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肝胆等)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是内科常见急重症,其病死率达40%,若不及时止血可危及生命.尤其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再出血的患者,如何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同时减少手术创伤是关键.近年来应用内镜止血夹止血法具有创伤小、止血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确切,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就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施行内镜下治疗40例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我科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第6小时评估后开始肝素抗凝治疗的诊疗方案后,早期肝素的抗凝治疗存在安全隐患,其治疗的风险为出血,大多由肝素过量所致.因此肝素必须谨慎、安全使用.
作者:吴昕;翁峰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缓解当代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老年人慢性疼痛的特点和老年人的实际特点,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应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慢性疼痛.结论: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利用各种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改变对疼痛的反应及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缓解慢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丹;陈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老年干部未退休前,绝大多数曾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退休后离开岗位,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心理上难免感觉到孤独感、失落感、自悲感,产生忧郁、恐惧心理.而老年干部患者所患疾病多为慢性老年疾病,治疗时间长、疗效慢、病情反复发作,这使他们出现不配合治疗、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甚至不易康复.对这一特殊群体,笔者在几年的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章美任;张晓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通过对5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部采用点滴式药物保留灌肠的观察,并对其实施相应的心理、饮食及灌肠的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结合应的护理,高了治愈率,减少复发.
作者:周广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估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及不同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收集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24小时)和延期组(>24小时)各45例;所有病人登记临床资料、近期GOS 和远期ADL评分.结果:早期手术组近期(1月)GCS评分和远期(6-12月)ADL评分均高于延期手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朱远国;王荣生;胡成弟;胡光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北方地区冬季的常见病,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CO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使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丧失,血流丰富的脑、心、肾等脏器受累为明显[1],轻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四肢乏力等,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如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迟发型脑病,表现为痴呆、肢体活动障碍等.为了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2],现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利荣;曹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足月、适于胎龄儿均于生后12--24小时确诊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患儿28 例.分别于确诊后30分钟、1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予开始应用西地那非,48小时观察疗效.结果:确诊后开始应用西地那非30分钟与1小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0分钟、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闫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离休干部,主要疾病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冠脉支架植入术后;2、脑梗塞(陈旧性);3、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4、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前列腺增生;6、白内障;7、眼底黄斑病变(双);8、耳源性眩晕;9、痛风.
作者: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