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6例疗效观察

华为民

关键词:纳洛酮, 乙醇, 中毒,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和经验.方法:8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为治疗组,80例患者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轻中度中毒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0.6±0.2)h,重度中毒患者神志转清时间为(3.0±0.3)h,而对照组分别为(2.8±0.7)h、(10.04±2.2)h,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洛酮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98%).结论:纳洛酮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而规范护理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重要环节.如何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作者:余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连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度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出院病历.结果:2010年医院感染率1.10%;女性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医院感染率增加;较长的住院天数,较多的住院次数医院感染率增加;1-3月份和7-9月份,医院感染率较高;未手术患者较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高;肿瘤科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占首位;医院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中以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多.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情况、基础疾病以及季节分布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轶欧;孙平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亚甲蓝用于寻找泪小管断端

    在眼睑外伤,经常导致泪小管断裂.断裂的泪小管经常出现弹性回缩,给断端寻找的带来很大困难,虽然手术显微镜的使用使寻找泪小管断端的成功率大为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泪小管断端难以寻找,使该吻合术失败,给患者造成了终生溢泪.在行下泪小管吻合术中,寻找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结合临床实际,术中向泪道内注射亚甲兰透明质酸钠,使其从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溢出,能缩短寻找时间,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胜;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脑梗死患者58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20对照组例,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花20mL注射液20mL治疗,两药物同样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韦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解血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临床紧急救治的措施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改善循环衰竭状态,降低死亡率.在临床救治的过程中,周围循环衰竭患者,采用四肢浅静脉建立通路比较困难,往往延误了救治时机,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我科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达到了及时准确用药的目的,为抢救成功奠定了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珍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牵引并药枕治疗青壮年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一种类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青壮年,其发病率明显升高[1],作者于2010.5-2012.6两年多的时间里采用牵引配合药枕治疗治疗青壮年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传广;高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肘窝上静脉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PICC)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2种PICC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入选18岁-65岁200例PICC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2组,签署知情同意书,一组为100例采用肘窝上部位置管者,一组为100例采用肘窝下部位置管者.观察比较两组在置管后24小时、72小时、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时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意外脱管及局部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不同.结果:2种PICC置管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肘下置管组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肘上置管组(P

    作者:孙丽娟;闫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28例儿童频繁瞬目症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频繁瞬目症的病因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频繁瞬目症儿童,根据问诊以及眼部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共收集频繁瞬目或挤眼并按时复诊1~4W的儿童128例,其中男81例,女47例,平均发病年龄6.18岁,平均发病时间为42.13d;通过病因分为五类:有过敏症状的占54.55%,有感染症状的占9.79%,有外眼疾病的占13.29%,视力异常的占16.08%,有伴随动作的占6.29%;总的治愈率为86.71%.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儿童频繁瞬目症,过敏性结膜炎为其主要病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佃强;张娟;谢红波;刘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肠瘘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肠瘘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调查了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间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1268例,共有30例发生肠瘘.对肠瘘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手术经过、肠瘘发生的时间、诊断依据(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本组与肠道有关的腹部手术肠瘘发生率为4.23%.高位肠瘘10例,6例早期修补术仅1例成功,4例保守治疗,3例治愈.低位肠瘘20例,其中12例行肠造口粪便转流术8例获愈,另8例保守治疗7例成功,1例死亡.结论:肠外瘘大多宜保守治疗,早期修补手术不易成功;有弥漫性腹膜炎者,及时行冲洗引流、粪例转流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项新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具有成功高、取石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的结石,更有着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25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陈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1例,立即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洗胃,更衣,应用阿托品,吸氧,补液等.彻底清除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观察,特别是采用大胃管洗胃后再留置小胃管维持24小时-36小时进行持续定时洗胃.结果:本组3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没有一例死亡.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者要彻底清除毒物,洗胃方法正确,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加强病情观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练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分析

    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前后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正常者的QT离散度变化,研究运动引起的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6例冠心病患者与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和运动高峰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结果:运动前,运动高峰冠心病组QT离散度分别为(46.82±11.13) ms,(60.19±10.43) ms(P<0.001);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分别为(25.22±14.15) ms,(24.19±14.53) ms(P>0.05),运动前、后两组相比P均<0.001.以运动中QT离散度≥50 ms判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8.6%,特异性90.7% 结论:冠心病组平板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进一步增加,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QT离散度无变化,提示运动高峰时较大的QT离散度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并提示QT离散度是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作者:贠海雁;温永枝;郝建华;周杰;孙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时间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足月、适于胎龄儿均于生后12--24小时确诊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患儿28 例.分别于确诊后30分钟、1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予开始应用西地那非,48小时观察疗效.结果:确诊后开始应用西地那非30分钟与1小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0分钟、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12小时、24小时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闫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痛风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痛风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减少痛风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痛风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再次住院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加强饮食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痛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及自控能力,将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助产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与防范对策

    医院产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助产护理工作是一项多环节、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节奏快、责任重、压力大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生命个体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生命质量的高低.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面对许多危险因素,经常处于易暴露、易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产房工作的高度职业风险性,采取必要的、周全的风险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保护产妇及人类新生命的安全.

    作者:李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56例眼球穿通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患者的急诊处置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56例眼球穿通伤患者的急诊处置的护理干预结果:256例(256眼)病人住院8~30d.入院视力<0.2者150眼(58.59%),0.2~<0.6者64眼(25%),≥0.6者34眼(13.28%),不合作者8眼(3.13%);出院时视力<0.2者84眼(32.81%),0.2~<0.6者100眼(39.06%),≥0.6者68眼(26.56%),不合作者4眼(1.56%).结论:对眼球穿通伤患者及时正确的急诊处置及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干眼症预防保健

    干眼症指由于泪液质或量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损害导致的一组眼部不适症状[1].它是目前为常见的眼表疾病,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眼药水的滥用,对干眼症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干眼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故干眼症预防保健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几点:

    作者:费秋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东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对南昌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对辖区医疗机构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剂、紫外线灯和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监测,按<消毒技术规范>操作.结果:空气合格率为59.5%,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6.4%,其余几项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加大投入;加强监督.

    作者:樊吉义;胡堂秀;徐幼莉;杨刚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情景教学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常用治疗手段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1].护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机械通气的护理是较为复杂的护理操作.护生在校期间实践课较少,动手机会不多[2].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如何让护生更好地适应转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护理临床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情景教学是符合人认知规律的一种方法,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人一旦符合认知规律,形成科学的认知能力和习惯之后,对获得的知识不仅理解透彻、掌握牢固,而且应用起来得心应手且富有创造性.近两年,我们对所有入科实习护生进行入科前机械通气情景教学演示,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冯欢;李洪艳;周燕;覃梅;任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妇健康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中作用

    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对孕妇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降低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随机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孕妇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15.8%,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孕妇46、1%的剖宫产率,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剖宫产病例中,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观察组只有19.4%,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46.8%(P<0.01).结论: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

    作者:许筱妹;寇建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