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在层流室的护理体会

吕素如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大剂量, 化疗后, 粒细胞缺乏, 患者, 层流室, 强化治疗, 完全缓解, 化疗药物, 护理体会, 骨髓抑制, 防御功能, 病房, 并发感染, 限制性, 难治性, 感染率, 复发性, 体重, 死亡
摘要:大剂量化疗主要用于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或对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强化治疗,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中作为机体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细胞缺乏是患者并发感染的重要因素,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粒细胞缺乏患者置于普通病房,感染率可达100%.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采取层流病房隔离对36例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并发化脓性关节炎1例

    1病例报告男性患儿,4岁11个月,维吾尔族,主因右颈部、右上肢开水烫伤6天,多关节肿痛、发热3天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3天前患儿于外院治疗过程中出现创面化脓,多个关节肿痛伴发热,继续治疗无缓解遂转来我院.入院时患儿精神、食欲不佳,体温38.5℃,二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乳腺癌价值的探讨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本文总结了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特征表现,同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照.结果:在本组 52例乳腺癌中,术前经超声提示恶性者48例,良性者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误诊率为8%.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作为影像学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王硕;薛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川崎病误诊为颅内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误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提高对KD鉴别诊断的认识,对临床诊断KD提供帮助.方法:在280例KD中,对早期误诊为颅内感染的3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确诊为KD后即给以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结果:280例KD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9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21例.30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2~16天确诊,平均8.34天,30例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4±5天.结论:KD由于早期为非特异性发热为主,易被误诊为一些感染性疾病,若合并脑脊液细胞数增高等表现易被误诊为颅内感染.

    作者:秦清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泰宁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79.55%,有效8例,占18.18%,无效1例,占2.27%,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44例患者中,显效10例,占22.72%,有效26例,占59.09%,无效9例,占18.18%,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对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陕全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脂脉乳的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脂肪乳是以大豆油为基础组成的水包油型注射液,是一种静脉营养药,是浓缩的高能量肠外营养液,其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可维持细胞结构与脂肪组织的恒定;具有能量密度大、无利尿作用和在应激状态下代谢率不下降及长期使用不发生脂肪变性的优点[1].目前脂肪乳是普遍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肠外营养液.脂肪乳注射液以微粒形式进入人体内后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与一般溶液型注射液比较,受到病理、生理影响因素较多,或由于临床使用不当,较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了安全使用有效地使用脂肪乳刘,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结合有关文献,将脂肪乳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10名儿童保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检验培训前后儿童保健人员执业能力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保健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讲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讲解、仪器操作、人际交流、环境条件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满意度明显改善,这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源性疾病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综述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作用有很大改变,而且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联合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及患有药源性疾病的风险亦随之增加.因此,药源性疾病是关系到老年人健康的大问题.

    作者:于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我科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经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香;朱爽;苏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80例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与宫缩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抑制宫缩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和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与子宫收缩关系的重要性.方法:针对我院80例诊断患者为前置胎盘的病例对其进行监测宫缩及其在不同孕周宫缩发生的情况.结果: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患者76.9%伴有不同程度的宫缩.随着孕周的增加,宫缩的发生程度也随之增加.我们用抑制宫缩治疗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平均延长孕周25.6天,有效率也高达97.2%.结论: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与宫缩也密切相关,从而抑制宫缩对治疗前置胎盘产前出血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1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综合治疗疗效探讨,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寻求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院内制剂中药内服外敷,辅以功能锻炼.结果:其中治愈162例,好转1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8.88%.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林;高巍;谢富林;黄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试论沟通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医护人员耐心倾听、细心服务等与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沟通,帮助受检者及早消除身体安全隐患,缓解医检紧张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为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

    探索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综合护理措施.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30例此类患者均采用垫枕、心理饮食、并发症防治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薛清;姜晓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利用氨苄青霉素富集法获得一种新型抗菌肽

    我们采用氨苄青霉素富集法,氨苄青霉素只杀死正在生长中的细菌,而对于被有毒基因抑制生长的细菌则不起作用.将合成的随机核苷酸片段与四环素载体连接和转化,加上IPTG诱导抑菌基因表达并用氨苄青霉素杀死正在生长中的细菌,过夜生长后沉淀细菌并用无菌水洗掉青霉素.细菌涂上平板,在低毒条件下生长.

    作者:赵社会;顾洪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MSCT检查对肠系膜的囊性和实性肿块的评价

    MSCT是诊断肠系膜囊性和实性肿块的佳影像方法,对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壁有无和厚薄、隔膜、钙化、有无脂肪组织、邻近组织的侵袭提供重要线索.手术和影像引导下进行的经皮穿刺活检是治疗的关键,但对结合临床病史鉴别诊断囊性病变和中胚层起源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的转移,CT的影像分析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近年来MSCT的临床应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肠系膜囊性和实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带来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玄善;池松一;尹善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7例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以输卵管妊娠常见,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生殖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B型超声、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从而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而做好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2010年10月~2011年8月我科为37例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其中保守治疗成功3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霞;杜淑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塞脑血流改变的临床探索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高压氧对脑梗塞脑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44例脑梗塞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10~30天后取仰卧位,经颞窗分别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取俯卧位,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并对比分析脑血管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ean、PI、RI) 等改变.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能及时提供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高压氧治疗能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临床恢复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明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基层门诊部护理质量内涵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本文针对基层门诊部护理质量内涵管理特点,提出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及大量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增加集体凝聚力、加强质量内涵管理及更新护理技术方法,使其发挥大的能动效能并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曾雪玲;梁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道扩张,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经典的手术方法是开腹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发症少,效果肯定,但手术瘢痕长,影响美观,而且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自2009年开始开展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宪杰;侯广军;黄华;张春英;郜向阳;周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输液患者选择护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输液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6月-12月份在本科室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80例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态度及选择穿刺护士标准.结果:约有40%的输液患者在输液时会选择穿刺护士,其中以护理师职称以上,工龄5年以上的护士被选择率高于低年资护士.结论: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常存在失误,分析原因,有必要对患者选择护士的现象进行适度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证护理队伍的阶梯建设.

    作者:黄秀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心脏性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穿刺口出血、血肿等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72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病人实行术前护理干预,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注意穿刺口情况及术肢末稍循环.结果:经过严密观察病情,细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前护理干预,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邓李琼;李映霞;蔡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