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陈国兴
目的观察益气疏肝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内服中药汤荆治疗;对照组25例,予吗丁啉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具有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作用.
作者:冀雯芳;刘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概述:注射用纤溶酶,又称赛百,为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本品为白色疏松冻干块状物或粉末,需要避光,密闭冷暗处保存.
作者:李金花;刘云霞;柳风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单用洛克(奥美拉唑)、快力(枸橼酸莫沙必利平)或合用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年龄在22-76岁,按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即洛克组(n=50),快力组(n=50),洛克+快力组(n=50);50例洛克组患者每天早晨空腹口服由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日一次,服用六周;50例快力组患者每天餐前30min口服由山东鲁南特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每日三次,服用六周.50例洛克+快力组患者的用法和剂量同前,也服用6周.结果:3组总有效率:洛克+快力组(96%)>洛克组(86%)>快力组(82%),3组显效率:洛克+快力组(78%)>洛克组(56%)>快力组(46%),且前组与后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洛克+快力组胸骨后灼痛、烧心、嗳气、反酸等症状发生频度和缓解程度都优于快力组和洛克组.不良反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洛克组发生头晕2例(4%),快力组发生2例腹部痉挛性疼痛(1.5%),洛克+快力组发现心悸、头晕3例(6%).不过这几例患者症状都较轻,所以未经过特殊处理.结论:洛克+快力联合用药,服药量少,用药简单,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经济实惠,能够明显地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刚;陈国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心包穿刺抽液术后留置导管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本组经皮心包穿刺抽液后留置导管的患者36例,对其所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心包穿刺术后留置导管可间断抽液,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不适,护理措施有效可行.结论:心包穿刺术后留置导管间断抽液,提高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护士应加强置管后的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黄水英;张素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院产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助产护理工作是一项多环节、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节奏快、责任重、压力大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生命个体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生命质量的高低.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面对许多危险因素,经常处于易暴露、易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产房工作的高度职业风险性,采取必要的、周全的风险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保护产妇及人类新生命的安全.
作者:李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肢简易保温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36例,1其中择期手术55例,急诊手术81例,随机分为保温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孕龄体重、麻醉方式、个体情况均无差异;保温组术前、术中均采取四肢简易保温措施,对照组术前术中按传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前术中均未采取保温措施,观察术中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保温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给予四肢简易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寒战发生率.
作者:陈品;杨文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晓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作者:刘珍;庄凤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报道1例应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长达500多天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集中在呼吸机的应用及管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本例住院共519天,住院期间呼吸机辅助通气运转良好无脱管发生,无压疮,无护理不良事件,患者配合良好心态积极,,通过间歇脱管训练,后脱机成功,但因未注重早期功能锻炼而致四肢肌肉萎缩,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08 年 6 月至 2011 年 6 月间2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者及 21 例开腹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异位妊娠类型的构成比、年龄、体重、孕产次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选择,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积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瘦素、IG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 -1β、IL -6 和IL -8 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较高,治疗后尽管降低了,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尽管升高了,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P<0.01);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TNF-α、IL-1β、IL-6和IL-8等各种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治疗2周后,除IL-8外其他各种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与正常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疗后的IL-8水平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0.664,P<0.01),IGF-1与TNF-α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而IGF-1水平明显降低,两者可能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叶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的时间逐渐延长,其生存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1,2]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超过60%,远远超过北京市中老年健康常模.MHD患者失眠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能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且起效快,但多数催眠药物都有耐受性和依赖性,不易被MHD患者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耳穴埋豆治疗MHD患者的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430例产妇中住院后经过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发生产后出血3例,发生率0.70%,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发生率,无一例死亡及发生并发症.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保证护理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英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肠梗阻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急病,居第三位.随着对肠梗阻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结果明显改观,但病情严重者,如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相当高.肠梗阻的处理,特别是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处理,仍然是临床棘手的难题之一,在肠梗阻的处理中,医师的临床经验仍然是重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96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魏青菊;汪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常规分割(2GY/天,一周5次)和大分割方式(4GY/天,一周3次,隔天执行)对肿瘤靶区及周围危机器官的剂量进行评估比较,找出更合适的分割方式,有效的提高肿瘤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对我科室过去三年治疗的1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肿瘤直径(7.03±3.1)cm,平均体积2933±27.01cm3)进行统计比较,分别设计出常规和大分割方式的放疗计划,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剂量体积组方图(DVH图)和等剂量曲线发现大分割方式可以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而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尤其的正常肝和右肾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通过对生物效应的计算,可以得到,大分割方式优于常规分割方式,有良好的近期疗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肖丽;黄毅超;莫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2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164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Hcy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和非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高于非老年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鄢化章;林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血象光电定位(点)扫描检测系统或目测评估系统和相应的软件,依据血象吸光度An∝In W-1和血象纤维网变异系数KFn的评估求出血象各环层血熵评估系数KRn、熵比Rsn、熵浓度Nsn、熵浓度差ΔNsn、总熵度δR和总谐度rR,并建立反映机体整体及各系统组织相关健康信息评估.其中:n为血象由外而内所划分同心圆的环层序数(1~8).方法:随机抽样1000例体检资料,以病史疾患阳性率为基准,进行血熵评估和其他相关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从而反映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比对.结果:血熵信息评估中各项检测的低灵敏度>61%,低特异性>77%.结论:血熵信息评估为机体的检测和评估创建了一种整体上有效的健康信息反映方法.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休克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采集血气成功率、时间、血肿发生率.方法:将82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穿刺组(A组)42例和桡动脉穿刺组(B组)4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使用BD公司生产的注射器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肿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8%,B组为70%(P<0.05);操作总耗时A组平均2min,B组平均8min(P<0.05);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10%,B组为8%(P﹥0.05).结论:休克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股动脉穿刺比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可以优先选择股动脉穿刺
作者:李雪松;张朝贵;钟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大咯血是呼吸科临床的常见危重症,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住我科的大咯血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大咯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除护士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大咯血及窒息先兆,综合运用一般护理、咯血护理、休克护理及心理护理多种护理措施,可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春梅;田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计15991例.四年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时间仍主要集中在4-7月份;地区分布、性别比、年龄组间发病率、职业特点无明显差异.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四年来无明显变化,在现有防控措施和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今后仍将持续高发.根据发病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应加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是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刘强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