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富斌
疼痛是癌症患者痛苦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但发生率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的改善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尚存在一些缺陷,包括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药物及卫生管理方面,必须加以克服.医务工作者应建立起癌痛治疗的科学新概念,合理使用镇痛药,规范癌痛治疗,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采取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无创给药,进行个体化有效镇痛治疗.
作者:丁勇平;邓锦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腹部卒中在临床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急腹症,是指腹腔内或腹膜后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内出血,以骤然发作的腹痛及低血容量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腹症[1,2].其诊断困难、病死率高,90年代以前国内报道较少,不完全统计约60例,近年来国内报道渐渐增多,说明腹部卒中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佐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妇科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对超声诊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其中异位妊娠有65例,阴道超声诊断出60例,诊断正确率为92.3%;卵巢肿瘤蒂扭12例,超声诊断出11例,诊断正确率为91.7%;急性盆腔炎9例,超声诊断出7例,诊断正确率为77.8%;黄体破裂9例,超声诊断出8例,诊断正确率为88.9%;子宫肌瘤变性5例,超声诊断出5例,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阴道超声具有操作简单以及诊断准确高等优点,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查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代护理管理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和服务模式的转变3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护理质量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新形势下,护士长应适时转变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让病区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泰宁胶囊和柳氮磺胺吡啶片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79.55%,有效8例,占18.18%,无效1例,占2.27%,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44例患者中,显效10例,占22.72%,有效26例,占59.09%,无效9例,占18.18%,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对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阿泰宁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陕全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的特点及急救复苏效果.方法:对院前和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心搏骤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搏骤停病例共23例,其中院前转运组11例,院内转运组12例,转运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的常见病因有严重多发伤、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性左心衰竭.可能的诱因是病人的体位改变、呼吸道梗阻和供氧流量的变化.院前转运组复苏成功率低于院内转运组.结论:转运前、转运中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和围心搏骤停期患者,除去诱因,果断地进行预处理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红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10名儿童保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检验培训前后儿童保健人员执业能力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保健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讲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讲解、仪器操作、人际交流、环境条件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满意度明显改善,这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保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我EICU即急诊科重症监测治疗与护理病房,是急诊科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患者来说,EICU病房是一个精神压力很大的地方,各种高尖端的监护设备,治疗设备,全方位加强监护及较为紧张的客观环境都会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并发症的发生(1).现就我急诊EICU患者的健康教育谈几点体会:
作者:邹永芳;汤雪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充分尊重该项权利,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但在特定情形下,医生有必要越过知情同意,不予告知或不予全部告知治疗的相关情况,并且因此不应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定情形包括了紧急情形、治疗特权、权利放弃、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医疗行为以及不需要履行说明义务等五项内容.
作者:向彦;蒋祎;田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的职业病之一,本文针对临床上经常发生的针刺伤现象进行认真分析为前提,探讨了目前针刺伤发生的各种原因与情况,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培养护士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提出了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及发生针刺伤后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护士的自我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强调了护理操作规范的重要性.提醒护士要防止疾病通过针刺伤被传染,从而有效地放止针刺伤的发生,降低针刺伤对一线护士的伤害,同时也是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医院内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作者:刘长英;邓太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寻找适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病人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管引流19例,双套管组引流16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双套管组在治疗护理时间,花费上均明显低于单管组.(p<0.05).但护理技术要求更全面细致.
作者:侯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实施组采用中医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针对带状疱疹的护理问题,通过疱疹处理、中药外敷、针灸、理疗等方法,加强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实施组皮疹结痂快,感染少,疼痛减轻或消失快.结论:运用中医临床路径的方法进行带状疱疹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董琼岚;生丽翠;贾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我科2012年6月成功为一例恶性心律失常伴发室速患者进行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也是我院第一例ICD起搏器植入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者的特殊关系,护患交往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情感因素有关,在护患交际中,护士只要有耐心、体贴患者,应用得当的交流沟通技巧,就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的时间逐渐延长,其生存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1,2]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超过60%,远远超过北京市中老年健康常模.MHD患者失眠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能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且起效快,但多数催眠药物都有耐受性和依赖性,不易被MHD患者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耳穴埋豆治疗MHD患者的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从住院患者入手,认真做好饮食知识的健康教育,从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饮食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蒋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是指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改变,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逐渐减少,而代之以营养失衡引起的疾病逐渐增多.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84年我国对14 个省市30万人口(1-70岁)调查统计,糖尿病发病率0.67%.1995年对19个省市25万人口(1-70岁)调查统计,糖尿病发病率为2.57%,而到2007年3月全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5%,极大影响了人们健康.尤其是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心脑血管病变,直接威胁着生命所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任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1],预后差,病死率高.因而,通过对肺性脑病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病情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我科对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钱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针对基层门诊部护理质量内涵管理特点,提出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及大量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增加集体凝聚力、加强质量内涵管理及更新护理技术方法,使其发挥大的能动效能并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曾雪玲;梁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复过程中的疗效进行比较,证实无张力修补术确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研究对象50例.一组研究对象使用传统的修补方法进行修复,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患处牵拉感、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出后院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中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术后术后疼痛、患处牵拉感、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及出后院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等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的修复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度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疗法.
作者:康有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