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琴
目的:考察本院下属呼吸内科对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为医生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于2010年3月到2011年5月期间内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随即选取400份住院病例,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各种抗生素进行效果调查分析.结果:在所选取的患者病例中,共有32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使用够抗生素,所使用的抗生素共有42种.其中有个别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超过了30天.结论:我院下属呼吸内科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科学合理,但是个别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过长,应该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吴松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索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综合护理措施.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30例此类患者均采用垫枕、心理饮食、并发症防治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效果理想.
作者:薛清;姜晓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介绍局部理疗配合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共治疗确诊的急性附睾炎72例,年龄在22岁-78岁之间,其中6例为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后出现,4例为膀胱镜检查后出现,2例为尿道扩张术后出现,4例为结核性,8例为病毒性引起,余为泌尿系感染引起,感染原因不明.结果:对上述病人均进行局部理疗及输液治疗5-10天后好转,平均7天,疗效满意.结论:局部理疗在急性附睾炎治疗中,可减轻患者痛苦,避免睾丸进一步损害,加快病情早日好转.
作者:张伟彬;燕明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普通静脉输液针长,且具有减少血管损伤,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和疼痛,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1],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所以它成为一项护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置留置静脉套管针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楚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穿刺,神志不清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作者:徐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方法:60例已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150mg/m2,静脉滴注2h,第1~5天;氟尿嘧啶(5- Fu)300 mg/m2 静脉滴注6h,第1~5天,21d为一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80%)、腹泻(30%)、呕吐(31.7%)、和口腔炎(15%);以及周围神经毒性(60%);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结论:L-OHP+CF+5-FU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良好,外周感觉神经末梢损害、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等严重的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郑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人事档案工作上,我们要深入探索、努力创新,大程度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1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1.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上到医院管理层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工作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人事档案管理机制还停留在被动消极收集装订人事材料的阶段.下到各科室专业人员对医院档案工作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医务人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档案,未及时将个人的资料变更上报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等等,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正常运作,也影响了个人利益.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脾亢,脾肿大病人进行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340ml,平均脾重1750g,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临床恢复.结论:手助腹腔镜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特点,并降低手术难度,能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选择的微创巨脾切除方式.
作者:叶明春;袁媛;王天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糜蛋白酶混合液防治放射性鼻腔并发症的效果,为防治鼻腔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0.3~2012.5出现放疗并发症患者分为两组,糜蛋白酶混合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疗效和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放疗后鼻腔并发症发生时间、鼻塞程度、鼻咽部脓血分泌物的量均较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糜蛋白酶混合液滴鼻后行鼻咽冲洗能明显缓解患者放射性鼻腔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淑琴;洪金花;万春玲;谌根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玉米须总皂苷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在535nm测量乙醇回流法提取玉米须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优选玉米须总皂苷提取工艺.结果:玉米须总皂苷乙醇水浴回流提取的佳工艺为A3B1C3D2,即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150min,提取次数为2次.平均提取率为4.86%.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为玉米须的工业化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炜;陈松瑞;张德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除了按照泌尿系结石常规护理外,还加强了对术后引流管及留置导尿管、双J管、肾造瘘管的护理.结果:35例病人,治愈30例,治愈率85.7%,好转5例,好转率14.3%.通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早期发现问题,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金崇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1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西韶;李碧云;韩劲草;黄霖;张学文;赖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将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6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姜宾;于连科;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常用治疗手段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1].护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机械通气的护理是较为复杂的护理操作.护生在校期间实践课较少,动手机会不多[2].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如何让护生更好地适应转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是护理临床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情景教学是符合人认知规律的一种方法,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人一旦符合认知规律,形成科学的认知能力和习惯之后,对获得的知识不仅理解透彻、掌握牢固,而且应用起来得心应手且富有创造性.近两年,我们对所有入科实习护生进行入科前机械通气情景教学演示,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冯欢;李洪艳;周燕;覃梅;任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并分析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n=80)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n=70)以及中青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n=75)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但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要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老年患者安全且效果良好,应成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但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以及手术时机和技巧的把握.
作者: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腹部卒中在临床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急腹症,是指腹腔内或腹膜后血管自发性破裂导致腹内出血,以骤然发作的腹痛及低血容量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腹症[1,2].其诊断困难、病死率高,90年代以前国内报道较少,不完全统计约60例,近年来国内报道渐渐增多,说明腹部卒中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佐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不同类型的乙肝两对半模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11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和3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ADA测定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乙肝两对半按阳性标志物的不同分组,HbsAb、HbcAb阳性组与HbsAb阳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HbsAg、HbeAb、HbcAb阳性组显著高于HbsAb、HbcAb阳性组与HbsAb阳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类型的乙肝两对半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血清ADA水平存在差异,检测血清中ADA的活性,有助于判断不同类型血清标志物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指导临床进行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光明;冯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完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安全健康教育模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将12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安全健康教育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使用护理安全健康教育温馨提示卡,可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安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静脉炎为常见病,发病率很高,若治疗不当会直接影响输液治疗、有的累及深静脉和并发肺栓塞的可能,从而导致截肢或危及生命.因此探讨预防、护理静脉炎很有必要.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炎17例,对其发生静脉炎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护理,利用国际静脉炎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效果,总结预防、护理静脉炎的佳护理方法.结果:在我们护理治疗的17例静脉炎患者中,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5例患者输注普通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林等)导致,6例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钾、浓氯化钠等)导致,5例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钙、浓氯化钠等)导致,1例患者输注利福霉素钠导致.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7例静脉炎患者均治愈;一例患者穿刺处有脓包经外科引流后治愈.结论:静脉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很多静脉炎可以预防,尤其是医疗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高浓度及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护理均能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正确的护理是治疗静脉炎的有效途径.
作者:廖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5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 0.01).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孙应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一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检测结果分析,为及时确认感染源,对症治疗提供可靠地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集病人粪便、血液标本,用常规方法进行标本的分离、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结果:确认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结论:此病例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
作者:裴银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