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

罗世媚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后,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施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将2011年1月之前收治的施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7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4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7%;对照组9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5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7.1%;对照组10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预防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经血液透析后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探讨组合型人工肾(HP+HD)治疗经血液透析后的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并进行了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每周给予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HP+HD,HD治疗2次,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 h。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均需要在治疗前后及6个月后,进行空腹采血,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中大分子量毒素β2-微球蛋白(β2-MG)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血红蛋白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HD能够有效增加对中大分子量毒素的清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优于普通的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骨科闭合性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骨科收治拟行手法复位的关节脱位、闭合性骨折的80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异丙酚2 mg/kg静注,麻醉效果欠佳者根据需要追加异丙酚;观察组先静注芬太尼1μg/kg,再静注异丙酚2 mg/kg,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法复位。比较两组的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 h)、T3(麻醉后2 h)、T4(麻醉后4 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以及30 min内的镇静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T1、T2、T3、T4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相比较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中麻醉中镇痛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廖少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目的:探索运用多种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0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第3、7天监测凝血四项、患肢周径;第7天复查患肢静脉彩超。结果经过治疗并随访半年,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下肢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并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下肢肿胀。

    作者:张炜;陈新;郑春成;梁贵山;杜家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不同直径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不同直径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5例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疝环直径大小分成两组,A组48例患者腹股沟疝直径≥10 cm,B组57例患者腹股沟疝直径<10 cm。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B组患者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直径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时,直径>10 cm的腹股沟疝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张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美国2013版四项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要点全览

    2013年11月12日,美国心脏学院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联合其他学术组织公布了2013版四项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分别涉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成人胆固醇管理、超重肥胖管理和生活方式管理[1-4]。这些新指南曾因撰写拖沓而饱受批评,而今面世又引来不少非议。本文主要介绍新指南的要点和主要批评声音。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方法对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的手术组和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方案治疗,手术组的治愈率55.00%(11/20)、好转率35.00%(7/20)、死亡率5.00%(1/20)和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而对照组的分别为5.56%(1/18)、22.22%(4/18)、27.78%(5/18)和83.33%(15/18),手术组有2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对照组有13例在原治疗无效后改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手术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效果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方案对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能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锋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市售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生脉饮(党参方)与生脉饮(人参方)进行质量比较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检测麦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测麦冬点样量2~10μL均能显清晰的斑点,经测定,生脉饮(人参方)的五味子醇甲含量较高,生脉饮(党参方)的含量普遍较低,差异较大。结论生脉饮(党参方)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应进行提高。

    作者:潘国良;吕彬;郭林;张春光;张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

    目的:对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4眼。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22眼,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22眼,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眼压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房角开放范围大于1/2周以及视力水平在0.5以上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氪黄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房角的开放范围,有效控制眼压。

    作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解读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NCCN指南中国版的引入使我们能有机会了解到目前国际癌症治疗的新进展,并将其及时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患者。

    作者:罗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3组。A组(治疗组78例)、B1组(对照1组78例)、B2组(对照2组8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组患者给予治疗,对比每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组患者高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冠脉综合征(急性)疾病概率方面,A1组患者低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终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确切。

    作者:徐代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施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将2011年1月之前收治的施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7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4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7%;对照组9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5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7.1%;对照组10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预防和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罗世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Todani I型胆总管囊肿患儿25例,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该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7年未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根本性地切除囊肿病变本身,降低后期再次手术的几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骆聪;李佳佳;余松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麻醉中采用地佐辛的合适剂量。方法将所收治的64例PPH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A、B、C、D四组,分别为16例。各组使用地佐辛情况:A组:100μg/kg;B组:150μg/kg;C组:200μg/kg;D组:使用芬太尼2μg/kg。此外,分别给这四组采用2μg/mL异丙酚进行靶控持续输注。术中对患者置入扩肛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监测,同时还需对患者苏醒之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所发生的烦躁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手术中,C、D两组的镇痛效果与A、B两组进行比较,前两者明显优于后两者。此外,C组所发生的呼吸抑制几率明显要比D组低;并且术后,D组要求进行镇痛的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其他三组,但是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明显多于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PPH麻醉中,采用200μg/kg的地佐辛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李井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的社区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对采用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社区管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81例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社区管理。其中试验组43例患者,采用综合的社区管理措施,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社区管理,观察社区管理后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9%,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给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的社区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身体不适的现象。

    作者:王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年与老年肾移植受者霉酚酸药代动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霉酚酸(MPA)在成年与老年肾移植受者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成年组和老年组共21名肾移植术受者术后多剂量口服霉酚酸酯(MMF)达稳态后血液中MPA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MPA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MPA达峰时间:成年(1.0±0.85)h,老年(1.38±1.02)h;峰浓度:成年(13.77±7.49)μg/mL,老年(9.80±6.46)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0~12 h:成年(35.41±20.26)μg/(mL·h),老年(21.62±8.15)μg/(mL·h)。成年组与老年组间峰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UC 0~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F在体内的吸收有明显的差异;老年人的MMF生物利用度显著低于成年人,服用MMF需要适当增加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

    作者:李夏寅;任斌;容颖慈;李敏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持续静脉微泵推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观察持续静脉微泵推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垂体后叶素,试验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止血时间、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微泵推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咯血既可以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又能够快速止血,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赖清谊;赵有为;李华;吕振梁;吕敏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与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和患者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研究急性脑梗死与患者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经过心电图结果分析,13例心电图正常,占18.06%,59例心电图出现异常,占81.94%。心电图异常率为81.9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范围和梗死部位与心电图改变有关。

    作者:厉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扎司琼预防心脏手术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在心外科术后预防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84例美国麻醉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心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阿扎司琼A1、A2组、氟哌利多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1例,术后镇痛泵中均给予舒芬太尼。结果镇痛治疗后6、12、24、48 h四组VAS评分均在1~4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镇静评分较高,术后12 h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C组高(P<0.05),A1、A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自控镇痛治疗中阿扎司琼可有效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效果优于氟哌利多,但镇静作用不明显。

    作者:王彩娥;陈小莉;赵宏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研究诊治的30例PV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治疗效果和随访转归。结果此病多发于中老年,平均年龄62岁;有症状者73.3%,无症状者26.7%;早期多为心脑缺氧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而皮肤黏膜紫红(100%)、脾大(70%)等体征有更大的诊断提示作用;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率90%,有较好诊断价值;在JAK抑制剂普及应用之前,静脉放血结合羟基脲、干扰素的传统治疗方法,仍然值得推荐,有效率达86.7%,治疗无效者血栓发生率较高(3/4)。结论中老年人就诊需注意到不同寻常的皮肤黏膜紫红、难以解释的脾大和红细胞增多,以减少误诊。推广骨髓活检、JAK2V617F突变等指标,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传统治疗手段,缓解症状,防止血栓,仍然行之有效。

    作者:杨尚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消化内科中存在的护理隐患及解决对策

    分析目前医院消化内科存在的护理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医院消化内科的安全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秀英;徐凤梅;王敏芹;刘丽娜;张姗姗;李宝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