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剖宫产术后护理

曹中珍

关键词:舒适护理, 妊娠, 重症肝炎, 剖宫产术, 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恢复影响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4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7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总计72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4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7.22%,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84.7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目前已经成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患者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行剖宫产术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在无陪护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优质护理。方法: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改善护理管理模式,注重护理细节,落实基础护理,做好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果: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夯实了基础护理,为患儿提供满意服务。

    作者:贾晓军;赵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献血车快筛过程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随着我国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献血车的抽血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城市每个献血车内的采血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献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如接触体液、血液、医疗器械刺伤等)也愈加显漏出来,所以采血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感染。本文对献血车快筛过程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作者:严花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督灸对改善幼年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督灸对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筛选幼年强直性脊柱炎30例,予督灸治疗,七日一疗程,隔日灸一次,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明显下降。结论:督灸在改善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是治疗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申冬冬;侯江红;杜旭召;袁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并发PTB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住院COPD患者未合并肺结核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以及体重指数(BM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沉(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COPD合并PTB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纹理增粗、紊乱及肺气肿,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粘连以及肺门及纵隔肿块影。结论:合并肺结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进程,老年COPD患者合并PTB多病情较重且营养状态较差,需要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马焕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乡镇避孕药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乡镇流动人口增加,且人们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导致乡镇避孕药具管理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主要对目前乡镇避孕药具管理服务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药具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作者:张红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胎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通过产前诊断分析先天性胎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并进行脐静脉血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387例,对其中单纯室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病例74例进行分析。结果:74例病例中,脐血穿刺血细胞培养成功72例,培养失败2例。72例病例中,产前超声诊断单纯室间隔缺损12例,染色体核型结果均正常;产前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60例,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者17例(18-三8例、13-三体3例、21-三体4例、其他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者43例。结论:胎儿心脏室间隔缺损伴发其他结构异常时较单纯室间隔缺损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大。

    作者:高金梅;关云萍;项宇识;闫峰;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风湿灵"汤剂结合甲氨蝶呤片口服)和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了满意疗效.有效率达94.0%。

    作者:梁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由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并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目前根据其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可有粘液,脓血;重型腹泻病者可见精神萎靡、脱水、酸中毒等表现。小儿患病后,喂药困难,口服药量小,输液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腹泻应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66例小儿腹泻应用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睡眠评估量表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制定睡眠评估量表,探讨ICU 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ICU 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愈率,并为改进医护工作提供临床思路和定量依据。方法:用睡眠评估量表(包括患者自评法和护士评估法),对ICU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干预,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结果:调查显示81.67%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睡眠质量受到了影响;其中51.67%的患者睡眠质量差。造成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依次为身体不适、噪音、光照、交流障碍、医护干扰和担心疾病及预后。结论:ICU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需要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效果显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邢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导医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著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优化护理质量控制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重点环节是实施跟踪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是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医直接面对患者,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作者:慈玉昆;刘新燕;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五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为了解五华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组织开展慢性病监测及其危险因素人群基线调查工作。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按照多阶段分层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了大观、华山、莲华。普吉4个街道办事处的8家居委会开展了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工作。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居民小组,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确定每个年龄段分性别调查人数,依次测算各年龄别人群纳入的调查对象。共完成有效调查3218人,其中男性1589人,占49.4%;女性1629人,占50.6%。

    作者:张洁;周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IV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新进展

    随着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增多,为适应艾滋病大规模筛查和尽量早期诊断治疗的需要,目前艾滋病检测技术向着简易、快速、可靠的方法的方向发展,HIV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提高,缩短检出HIV的窗口期,在艾滋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艾滋病的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HIV实验室诊断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对HIV核酸检测的各种技术原理、特异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的前沿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官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马钱子的药理作用探讨

    中药马钱子具有剧毒性,但是中药马钱子却具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疗效,而且根据当前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肿瘤、健胃、镇痛、消痰祛咳、杀菌等功效,并且其还对改善人体的微循环刺激骨髓、活血造血等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中药马钱子对于促进神经中枢系统的兴奋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中药马钱子对面部神经麻痹、银屑病、眶上神经痛、手足癣以及肺结核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经过对比分析观察系统护理对颈椎骨折患者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70颈椎骨折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观察组运用系统护理法对35例颈椎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的35例患者则运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法--枕颌牵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用不同护理方式之后,观察患者颈椎的康复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什么影响及是否有治疗后并发症等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之后的并发症是83.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发现,系统护理对患者的颈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效,在今后的颈椎骨折临床护理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古丽巴哈尔·吾拉木;古丽美然·吾拉木;古丽美丽·米吉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应用SAA、PCT、 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0例病毒感染患儿和60例细菌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PCT、CRP水平,并与40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 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T、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SAA、PCT、CRP有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以血清SAA/CRP比值的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张衍胜;王洋;荣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2年1月所施行的246例进行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24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慢性疼痛11例,占总例数4.47%;结论:熟知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规范熟练的手术技巧,充分了解人工材料的理化特性,是预防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主要方法。

    作者:左宏军;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痛胃镜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50例精神障碍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操作中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总结护理经验。

    作者:曾利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15d,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溃疡治疗疗效、周围神经治疗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结果: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改变,但高压氧组在溃疡治疗疗效及周围神经治疗改善得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MCV和SCV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应用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青;毛拥军;刘宏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干预及观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多因素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对社区96例50-78岁存在代谢综合征的中老年人,通过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及药物治疗等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干预10个月后观察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96例患者中饮食控制和运动量不合理者占90.6%和87.5%,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者为100%与94.25%干预后TG、TCH、HDL-C及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1),肥胖患者体重降低,总热量与脂肪摄入明显减少,运动量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多因素干预能较好的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范巧云;刘玉珍;姜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后基牙牙周组织状态分析

    目的:观察晚期牙周炎患者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其基牙牙周状态。方法:35例晚期牙周病患者62颗基牙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检查并记录修复前(牙周治疗后3个月)、修复后1年和2年基牙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牙槽骨高度)和松动度并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基牙牙龈指数高于牙周治疗后3个月(p<0.05)、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牙槽骨高度及差异无显著性变化(p>0.05),松动度均小于修复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晚期牙周病患者可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具备可行性。

    作者:王瑞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