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吴学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预后
摘要:目的: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MI患者中48例进行溶栓治疗,16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再通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治疗是AMI的重要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过我们对其进行的压疮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所有患者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杨晓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48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并发病中常见的一种,对母儿健康有较大影响。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并进行系统筛查及治疗,大大降低了母婴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护理问题探讨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常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常合并有其它疾病,术后并发症也较多,若护理不当可带来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12年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收治了一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女性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红;吴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方法,为预防骨科伤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取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采用抗凝药物治疗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推荐应用。

    作者:陈德;吴胜祥;郭思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IN宫颈电环切术后病变残留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电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后病变残留的处理。方法:2010年4月一2013年3月在我院因CIN行Leep的患者中切缘残留22例,无切缘残留195例。分析22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将22例患者分成随诊组及治疗组,随诊组8例,治疗组14例。随诊组术后监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均阴性,治疗组14例均无复发。结论:Leep后且切缘阳性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治疗;Leep后病理为浸润癌患者应按浸润癌规范化治疗。

    作者:廖飞燕;王庆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条形码技术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中,实现检验工作流程的全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实验室管理。方法:检验科将条形码技术贯穿于医嘱生成、收费、标本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检验工作流程。结果:条形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应用于整个分析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分析差错,方便医生和患者获取相关信息。结论:条形码技术是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升检验室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室运行成本,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作者:罗小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中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的被动运动及心理疏导等。结果: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4-6周后,使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采取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不仅时ICU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盛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肺卒中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给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脑卒中墓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种相关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对脑卒中影响、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影响、用药知识等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 P<0.01)。绪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有效地顶防了疾病的复发。

    作者:殷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0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的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的临床治疗对策,为医院治疗阑尾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500例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500例患儿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有83例发生术中阑尾穿孔,发生率为16.6%(83/500);经腹腔冲洗后,有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8/83);具体包括6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肠粘连;均在采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在治疗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患儿的过程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及时行手术治疗和术后联用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来进一步减少阑尾穿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谢泽翌;陆增祥;李永;余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的应用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生殖系血流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于61例男性阳痿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生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诊断比较准确。结论:本研究通过药物性阴茎勃起,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阴茎深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分析出心理性阳痿与动脉性阳痿深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

    作者:舒向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母婴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诊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6例,将其分为低蛋白血症组(研究组 n=52例),正常血浆蛋白组(对照组 n=3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母婴并发症(胎盘早剥、DIC、产后出血、FCR、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婴预后造成不良结局,应积极防治,重视血浆蛋白的监测,必要时输入血浆蛋白,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刘荣欣;曲首辉;鲍志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1],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堵塞静脉管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该病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而致死[2]。自2013年1月至10月,我科收治脑卒中患者200人,其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5例,对其进行分析形成血栓的因素,提出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菲菲;刘丽娜;逯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急救护理干预

    目的: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死亡,22围产儿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和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吉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舒适护理贯穿于剖宫产术前、中、后全过程。结果:产妇普遍感到舒适、安全、信赖感、满意度增加,疼痛减轻。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致胃内容物反流的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鼻饲造成胃内容物反流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各类气管切开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RDQ量表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误吸、反流以及吸入性肺炎例数更低,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胃内容物潜血试验阳性率、反食、反酸、呃逆等评分值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因鼻饲造成的胃内容物反流情况,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守群;朱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方法:在我院中医科病房住院病人中,选取部分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部分病人予以普通护理服务,比较两部分病人出院后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比较分析,住院期间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出院后对入院宣教态度、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医疗活动讲解、出院健康指导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服务的患者,其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状腺激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监测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脓毒症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浓度,收集脓毒症患者的APACHEII评分,依患者终出现MODS与否分成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结果:脓毒症患者病情与血清中FT3、FT4下降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的危重程度可根据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进行评估,愈是危重,则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愈低,致死率则相反地增加。

    作者:邱合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肛肠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35例肛肠科手术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采取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方法解除膀胱括约肌痉挛、尿道括约肌痉挛、肛门括约肌痉挛,促进排尿的效果。方法:病人发生尿潴留时,给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结果:35例病人中,有效35例。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能促进手术后尿潴留病人在短时间内排尿,且病情无反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绩效考核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绩效考核。方法:采用企业绩效评估理念、现场实验、定量分析及类比分析等方法对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绩效进行考核。结果: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后,能有效提高医院的公众满意度,且能有效降低后勤的人力成本,使后勤投入稳定,增加医院的收益,并提高服务质量与医疗质量。结论: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能有效减少后勤服务中的各项巨额开支,使后勤更多的精力转向其他工作,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曹清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校教职员工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校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方法:对4637名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健康体检中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37名体检中检出异常2626人约50余种疾病,检出率56.63%。结论:重视高校教职员工的健康,积极推行新的医疗模式,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科学对待,并强化自我管理的预防措施。

    作者:郭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