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正确使用舒利迭准纳器的影响。方法:将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使用舒利迭的患者80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1周后对2组患者对舒利迭治疗的认同率,舒利迭准纳器使用的合格率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对舒利迭治疗的认同率,舒利迭准纳器使用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使用舒利迭治疗的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了患者对舒利迭治疗的认同率,舒利迭准纳器使用的合格率起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白燕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急诊尿石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99例急诊尿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诊治中采用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诊治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疼痛耐受和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满意度、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急诊尿石症患者进行诊治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使得患者和家属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同时促进患者的配合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惠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高危人流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药物治疗应用于高危人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64例高危早孕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82例,两组患者均行注射杜冷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注射杜冷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镇痛效果、相关手术指标以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和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药物和注射杜冷丁应用于高危人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0例30只眼,都给予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植入人工晶体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眼压为15.23±3.81mmHg,与术前52.53±3.55 mmH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可能机制在于其能有效持续降低眼压。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分层管理前、后各350名患者,对107名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比较分层管理前、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中能够有效的将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利霞;赵贵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误吸(aspiration)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呼吸道,而不是像通常一样的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地进入到食管。误吸分显性误吸与隐性误吸两类,50%~70%的病人可以是毫无知觉地发生误吸。我科室通过对老年住院病人进行有效的预防误吸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邹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产科进行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患者死亡,22围产儿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对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抢救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和围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吉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经阴道分娩与破膜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12.1-2013.8月收治的孕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头盆不称的500例孕妇,观察其破膜时间的长短与阴道分娩的关系。结果:距破膜时间越短,启动产程,经阴道分娩的机率高,新生儿并发症少;破膜时间越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肺炎发生的机率越高。结论:胎膜早破距妊娠时间越短,阴道分娩的机率越高且并发症少。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胎膜早破,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随机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的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方位自我护理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孙爱莲;向玉珍;赵国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治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静点,d1,卡铂 AUC=5,静点,d2,21天为1个周期。每名患者均治疗2-4个周期,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4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CR3例,PR12例,SD18例,PD14例,有效率31.9%(15/47),疾病控制率70.2%(33/4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3个月。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及末梢神经毒性等反应,多数患者为1~2级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刘金;余昕航;尤涛;宋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发育支持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并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能促进早产儿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子宫内外环境的改变,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以及早产儿行为发育协作系统理论。
作者:欧阳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转变管理模式;加强手术室全程化优质护理服务战略;手术室专一化优质护理服务战略;建立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开展,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加强了手术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围手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汪德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科学的日益进步,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包含有视频音频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促使了我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同时与之相对应的信息技术融入各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成为了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本文便以此为大背景阐述了将3D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生理学教学的可能性、优势乃及某些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是对于教学新方法的一种积极地探索。
作者:乔聪;姜宝华;吴文娇;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HD-HP)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例。每次安装体外循环管路时联接好血液灌流器,HD-HP治疗2小时后将灌流器卸下,继续行HD治疗2小时。连续治疗3次后恢复正常透析。结果:血压变化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HD-HP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治疗有好的临床表现。治疗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血压及静脉压的变化,灌流器及管路充分肝素化等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杨玲玲;肖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分析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意义,探讨孕产妇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甘肃省回族人口占全国回族总人口981万的12.07%,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8.97%而居全国第二位。[1]我院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中的精神专科医院,收治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族精神病患者较多,根据回族风俗习惯,,从生活、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单纯性脓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562例食管贲门癌中发生单纯性脓胸的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给予行切口扩创引流,5例给予胸腔置管冲洗引流,全部治愈。结论: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确保胸腔引流通畅是预防脓胸的关键;术后一旦发生脓胸,应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早期有效抗生素和充分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朱青松;章焱周;吕剑剑;葛孝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颅盖骨单发肿瘤病变的MRI表现。材料:回顾性分析20例颅盖骨单发肿瘤的MRI表现。结果:10例中骨瘤6例,海绵样血管瘤2例,恶性组织细胞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转移9例,恶性淋巴瘤1例。仅累及单层颅板,另一侧颅板保持完整以及肿瘤周围低信号骨质增生硬化带包绕是颅盖骨单发良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而肿瘤的不规则或分叶样外形,脑膜、脑叶和皮下侵犯是恶性肿瘤的可靠征象。结论:MRI 能够明确颅盖骨单发肿瘤病变的性质和范围、颅骨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叶靖;王守安;征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在胎儿异常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市各级医院期进行唐氏筛查孕妇3930例,对其唐氏筛查结果及产前诊断与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930例筛查孕妇中,高风险孕妇366例,高风险率为9.31%,其中21-三体高风险孕妇301例,占7.66%,18-三体高风险孕妇45例,占1.14%,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20例,占0.51%;年龄≥35岁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年龄<35岁的孕妇(P<0.05),且筛查高风险孕妇妊娠不良结局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孕妇(P<0.01)。结论: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及产前诊断为胎儿异常和妊娠结局预测重要手段,对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我社区5年前已婚育龄妇女中随机选择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无干预因素。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保健认识显著提高( P<0.05);孕检5次以上的人数显著者增多( P<0.05);观察组知晓健康知识,住院分娩和产前检查以及产后健康检查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产后出血和滞产例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