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莲;向玉珍;赵国林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46例胃肠癌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利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调查患者营养状况,分析不同营养状况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SGA评价营养状况良好12例(26.1%),营养状况不良34例(73.9%);营养良好患者与营养不良患者在化疗后血液系统反应和恶心呕吐反应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损伤对比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存在营养不良,加强营养支持能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洗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黄亚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器官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属中医“痛经、癥瘕、带下病”等范畴。据记载中药直肠给药是我国的首创。但笔者自2002年以来,在直肠给药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按摩,比单一的直肠给药疗效显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临床有98例患者,通过妇科检查、彩色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症状都有子宫增大或正常大小,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扣及包块,压痛。年龄大的47岁,小的20岁。疗程短的半个月,长的一年半。98例患者,随机抽取49例单一直肠给药,余49例直肠给药配合子午流注按摩。结果发现,直肠给药配合子午流注按摩,大幅度优于单一直肠给药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作者:邢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干预,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好转的有20例,20例患者仍需住院观察治疗,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一旦确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同时采取精心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尤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TRAIL 与表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3AO细胞的杀伤作用,探寻卵巢癌临床化疗的新方案。方法:将TRAIL 与表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3AO细胞,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并镜下观察凋亡细胞结构改变。结果:50ng/mL的TRAIL 与5μg/mL 表阿霉素合用于3AO细胞24 h 时后,测细胞抑制率为82.44%,明显高于单用TRAIL (50 ng/mL)时的9.96%及单用多柔比星(5μg/mL )时的18.98%, P<0.01。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合用比单用有更多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结论:TRAIL 与表阿霉素可协同、高效杀伤卵巢癌细胞,这种杀伤效应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曾艳;梁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在抗结核基础上给予胰岛素进行降血糖,对照组26例患者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察并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为期1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痰菌转阴、血糖控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糖稳定程度密切相关,在两病合并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治疗,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 组服用辛伐他汀20mg,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均每日睡前1次,疗程5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4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B组更为显着。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效果好、安全性高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山东新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11008的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标卡( CI ),由原来的网筛点状条形改成现在实心条形,灭菌后变色效果不达标,对无菌消毒物品消毒效果判定的干扰。方法:对全循环标准灭菌程序243个灭菌周期灭菌后的化学指标卡达变色不达标准色,与同次灭菌周期的自含式(含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的指标剂(SCBI)灭菌后细菌培养观察对照,结果:13个灭菌周期5点位,48个灭菌周期一点位的生物指标剂做细菌培养均未培育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长。所有外包装的H2O2指标色全部达标。结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11008的H2O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灭菌后油墨条变色不达标,而生物指示剂培养阴性合格,影响了工作中对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的判定。
作者:邱志影;曹丽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口服藏药二十九味能消丸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小肠息肉复发的预防。方法:全结肠切除、永久性回场造口术后1月后开始服用二十九味能消散,剂量为1.5g/次,口服,一日2次,疗程为12个月;之后,进行了三年随访观察,并将预防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例病人的三年随访观察表明,无十二指肠及小肠息肉的复发,且无出现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藏药二十九味能消散是一种有效的抗消化道息肉病预防藏药,对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病人术后小肠息肉复发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周加华;曾太乙亥;朱璞太;叶西多杰;多杰仁欠;多杰杨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小肠穿孔在腹部损伤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确诊,治疗并不复杂,但如不能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我院2008~2012年来共收治小肠穿孔33例,现对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63岁,小16岁;致病原因:车祸伤18例,挤压伤3例,刀刺伤12例。
作者:王泉雄;曾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38例社区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社区居民中38例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确保适宜的居住环境,饮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吸氧,呼吸道护理,健康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20例患者痊愈,占总患者数的52.64%,15例患者好转,占总患者数的39.47%,3例患者病情加剧或死亡,占总患者数的7.89%。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萍;叶勇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做为一种新型输液器材,它不仅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对我科应用小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在覆盖透明贴膜前配合使用一次性输液贴固定好留置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使用方法:1.常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一次性输液贴较窄的一条贴于留置针外露部分,使之固定于手臂处;2.再取一条较宽带有敷贴的输液贴对折两次后垫于留置针分叉处下面皮肤处;3.将一条较宽有敷贴的输液贴固定于留置针穿刺处;4.将一次性输液贴较窄的一条贴于留置针分叉处上面;5.常规贴好一次性透明敷贴。
作者:刘杨;吴建中;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一种反应,严重可累及机体各系统。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三种。起病初期为皮疹样或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常遍布全身,皮损处很快出现松弛性大疱,稍擦即破,糜烂面大量渗液,多数伴有眼、鼻、会阴粘膜等糜烂损害。病人死亡率高,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陆维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尿潴留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不通为主症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癃闭”。中风是由于患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风动,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致。西医临床常采用留置导尿管、听流水声、热敷、冲洗会阴及按摩下腹部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中风47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实习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过渡阶段,即是检验学生的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中间环节。目前,临床教学往往按照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计划主要参考学校的课程和临床现有的专业设置、工作现状来制定,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体背景、需求和感受。本文作者通过对在本院389实习生进行教育背景、学校担任的职务和社会活动、家庭住址及组成、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等进行了调查,了解每个实习生个人背景,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习计划提高参考,为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双方都能掌握并有效完成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王晓惠;毛红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中药洗浴治疗,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洗浴治疗治疗能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润;王益平;陈洪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文章从头针治疗、针刺加艾灸治疗、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耳穴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近十年来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汉裕;陈凤丽(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50例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头孢曲松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寇妍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42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采用三维后处理图像及CT轴位图像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轴位图像检出率,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对于周围侵犯、胃形态变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情况的的检出率分别为94.4%、100%、94.1%、83.3%,CT轴位图像的检出率分别为61.1%、80.6%、70.6%、83.3%。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作用明显,对胃癌肿瘤复发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兆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 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期患者痰液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将58例 AECOPD患者给予NAC雾化吸入,在雾化前、雾化后1小时分别取疾液进行理化性质测试。结果:雾化前和雾化后痰液干/湿重、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弹性酶也有所改善。结论:雾化吸入NAC可稀释痰液,缓解黏液高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宾;徐建刚;周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