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督脉结合间歇导尿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

曲庆明

关键词:电针督脉, 间歇导尿, 外伤性脊髓损伤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间歇导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5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占90.9%;对照组痊愈32例,好转1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占74.2%。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能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膀胱排尿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妊娠合并心衰的病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心衰的治疗方法以及它对母婴有何影响。方法:分析讨论近五年来在我院进行抢救的4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分析讨论的40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中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患者32例,另外,肺动脉瓣狭窄的有2例,风湿性的心脏病患者有2例,先天性的心脏病患者4例。心衰发生平均在32周到37周,早产率为30%,新生儿四例体重小于两千克。结论:妊娠合并心衰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以及重症高血压,及时治疗可降低母婴死亡率,在30周之前发生心衰,首先考虑终止妊娠,大于30周的及时治疗。

    作者:王群英;佛新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ICU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方案的探讨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ICU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及成效,为下一步深化创建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在ICU病房采取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基础护理、加强人文关怀与舒适护理、与家属搭建沟通桥梁,以及对院内转科患者进行随访等措施。结果:ICU 病房的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马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从头针治疗、针刺加艾灸治疗、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耳穴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近十年来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汉裕;陈凤丽(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中,,显效90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作者:李菊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0例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把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使用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并把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体温恢复天数、拆线天数、住院时间等具有一定优势,二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把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运用在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50例)与丹参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张长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科医护人员院内结核感染的防护

    医院工作人员特别是呼吸科医护人员受结核菌感染的机会多,发病率高。为了把医疗护理工作的不良影响降低到低限度,通过对我市4所综合性医院呼吸科医护人员患结核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发现呼吸科医护人员结核病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临床科室,如泌尿科,(P﹤0.001);并通过呼吸科医护人员成为易感者的主要因素进行传染病学分析和社会环境因素调查,提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措施和护理对策。

    作者:周柳红;黎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用佳的护理方法减少骨折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老年人骨折的常见原因,提出了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作者:王凤丹;张英飞;姜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干预对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室所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高于实验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更佳,护理风险得到了良好控制,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黄伟霞;张洪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创伤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启动机制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损伤程度也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进一步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创伤、感染、中毒、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全身系统性炎症,进而出现MODS,与此同时机体的炎症水平及免疫功能发生显著改变。炎症由局部扩展到全身,免疫系统由免疫防御到杀伤肺、肝、肠等脏器自身细胞,其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清楚。肠菌移位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级联瀑布学说、缺血-再灌注学说等学说均无法把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病理表现完全统一。对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上的不足也使SIRS及MOD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3]。

    作者:常玉立;张建政;孙天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组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复发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仲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常用的绝育手术,其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尽管手术操作简单,但是因为接受手术的女性普遍存在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加之担心术后会影响劳动能力或性功能,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焦虑等不良情绪,而焦虑的存在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不利影响。【1】为了使受术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实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增加其配合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李娇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因检测指导下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疗效观察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5%~30%。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占80-85%。虽然目前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肺癌的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5%,晚期NSCLC 的中位生存期约为8~10个月,细胞毒化疗药物仅能延长中位生存期平均约2~3个月,且近年无显著突破。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学界的热点之一,甚至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NCI)称为21世纪肿瘤学研究的方向[1]。吉非替尼(易瑞沙, gefitinib,iressa, ZD1839),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EGFR-TKI),通过阻断信号转导的第1步抑制EGFR的磷酸化作用而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我科在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共应用吉非替尼治疗24例晚期NSCLC,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朱颖贵;崔丽萍;纪爱萍;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对分娩质量及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从临床角度研究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对分娩质量提高及心理状况改善的效果。产妇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来院产检的初产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参加呼吸分娩训练,实验组给予联想-Lamaze呼吸分娩训练。对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药物镇痛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心理状况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初产妇心理状况比较,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想-Lamaze 呼吸分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产妇心里需要、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了药物镇痛、缩短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高志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根据临床血清学和病理学的特点可将其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LEP)等类型。红斑狼疮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为特点。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病情可获得有效控制,大多数病人可达到病情的完全缓解,并可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另外,病情控制好的女性患者还可结婚生子。因此本文将从中西医两方面来讲述红治斑狼疮的治疗,让更多的患者看到康复的曙光,增强对治疗红斑狼疮的信心。

    作者:杨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应用SAA、PCT、 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50例病毒感染患儿和60例细菌感染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PCT、CRP水平,并与40名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 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T、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SAA、PCT、CRP有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以血清SAA/CRP比值的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张衍胜;王洋;荣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因此要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必须不断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档案不仅是研究疾病的重要资料,也记载了关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的重要信息,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增加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作者:刘新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91例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同时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SDS自评量表将78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疾病常规和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情绪总改善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SDS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0例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60例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住在我院心胸外科60例胸外伤的患者进行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通过病历等一般资料分析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行胸外伤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外伤的治愈率为91.67%,死亡率为8.33%,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外伤伤及心血管、严重颅脑外伤、纵膈发生气肿各1例,胸膜联合多发伤2例。结论:由于意外造成胸部创伤时,及时的采取胸外闭式引流术对胸外伤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能够有效的帮助创伤部位的疼痛程度降低,有利于进一步的观察临床疗效,避免病情加重的现象发生,减低开胸的概率,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病情康复的进展。

    作者:陈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