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陈汉裕;陈凤丽(通讯作者)

关键词:针刺治疗, 梅尼埃病, 综述
摘要:文章从头针治疗、针刺加艾灸治疗、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耳穴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近十年来针刺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八珍汤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气血两虚型的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 B 淋巴细胞发育到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WHO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 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 M 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八珍汤,古代中药汤剂,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2009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我们应用八珍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气血两虚型4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蒋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致INR值异常一例病历分析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而安全较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而华法林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因此临床上常见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的病例。而两药的药理特性各异,合用时,胺碘酮可使华法林浓度增加,从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国际标准化值( INR),使用不当将增加出血机率。临床药师拟结合临床实践对胺碘酮与华法林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郝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通过分析晚期肿瘤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防范于未然。结论: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做好晚期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所患疾病的适应性,减少医疗纠纷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庄琳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分泌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随访研究,探讨内分泌辅助治疗对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8年1月一2012年1月诊断为I期子宫内膜癌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0例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对照组60例不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5.0%和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年存活率分别为88.3%和8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随访观察,认为内分泌辅助治疗可以改善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红耀;张欣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罗钙全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衰竭(CRF)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血中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罗钙全对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罗钙全0.25ug.3个月后测定患者血iPTH、Cr、Ca、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iPTH显著降低,血Ca明显升高,血P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血iPTH显著升高。结论:iPTH可作为早期诊断CRF继发性甲旁亢的敏感指标。口服小剂量罗钙全治疗早期SHPT的疗效与iPTH水平有关。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措施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及合理应用解毒剂、复能剂可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轻、中度中毒患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6.7%。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并分析讨论反跳死亡原因,以利今后的急救护理工作。

    作者:闫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艺术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现实存在的急救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武汉某艺术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高达97.7%,而急救技能的错误率高达97.6%。8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结论: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非常必要,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降低死亡率。

    作者:万玲玲;黄友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DCA在降低不合格标本产生率中的运用

    PDCA循环法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所以又称“戴明环”。PDCA是改善管理质量的重要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一个循环过程结束又是新的循环开始,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质量管理循环过程。对于循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成为下一个循环中应解决的目标,以求在新的PDCA循环中得到解决。由此循环往复,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的质量标准,使质量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后不断提高,使任何一项活动具有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作者:罗丹凤;蔡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社区医疗服务的改进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内的42个社区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向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量2080份,收回2035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合格率97.8%。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436人对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有所了解,比例为70.6%,这其中又有65.5%的人对社区责任医疗团队的服务模式比较了解;85.6%的老年人认为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即每年定期体检;在获得健康知识渠道方面,通过医务人员指导了解相关知识的为37.8%;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为71.3%;有66.7%的人经常接受社区医疗服务;89.3%的老年人认为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比较方便;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为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高,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者:李拉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治未病”在妇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早期诊治3方面内涵。王颖晓[1]阐述“治未病”理论,包括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先安未病,已病防传、防微杜渐,救其萌芽三方面内容。随着妇科疾病研究的深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已运用到妇科各领域。1闭经魏绍斌等[2]提出针对引起闭经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如保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良好有序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盲目节食减肥,正确采用节育和避孕措施。若已发病则在积极诊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情志治疗,以缓解疾病导致的不良情绪和思想压力,并注意生活饮食调摄,少食辛辣、油腻之品,不可过食生冷或偏食,注意药食结合,特别是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辨证使用中医食疗,对本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肠内鼻饲营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临床资料。鼻饲方法采用经鼻胃管法,混合营养制剂百普力、百普素(纽迪希亚,荷兰)、匀浆等,全天量800-1600 mL。按喂养方式分为两组。I组:35例,采用间隔鼻饲法,即每3小时1次鼻饲200 mL,加热;Ⅱ组:33例,采用持续匀速鼻饲法,即24h持续加热泵入。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高血糖症、胃潴留的发生率,护理成本(鼻饲时护理所需时间)。结果:Ⅱ组与I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4 h持续加热经鼻胃管泵入营养制剂能够降低肺炎风险,对血糖影响小,患者胃潴留发生少,能够有效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谢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过我们对其进行的压疮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所有患者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杨晓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糖尿病患者已逐渐增多,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现浅谈本人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一套指导方法,供大家参考。1心理指导1.1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识往往两级分化,一部分患者对自己病情满不在乎,不经常监测也不坚持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思想负担又太重,出现急躁、恐惧、焦虑等心理,针对以上情况要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开导,使其认识到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主要是它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只要控制好血糖大多数并发症是可以完全避免,对血糖的控制过于松懈或反应过激都是不可取的,只要保持乐观,积极参与治疗,才能达到平稳血糖控制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高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措施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法,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血糖、胆固醇数值等指标均低于入院水平,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秉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合并脐疝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脐疝是肠管经脐环向脐部突出于体表的皮下疝,成人脐疝中以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较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大量腹水使腹内压力增高,腹壁张力加大,脐部结缔组织薄弱所致。由于腹壁张力大,腹部皮肤营养差,脐疝突出明显,表面皮肤菲薄,加上衣服磨擦等原因,肝硬化大量腹水伴脐疝极易产生溃疡糜烂,甚至发生溃疡破裂致腹水外溢,或在腹水消退过程中出现脐疝嵌顿,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肝硬化大量腹水伴重度脐疝的病人采取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轻病人痛苦、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于2012-11-29收治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脐疝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于2012-12-20出院。本文就我科肝硬化大量腹水伴脐疝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导医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著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加强护理质量建设,优化护理质量控制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重点环节是实施跟踪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是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医直接面对患者,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作者:慈玉昆;刘新燕;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8例椎管内肿瘤的核磁共振分析

    目的:分析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方法:对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别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作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3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核磁共振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14%及72.88%,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准确率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牛合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的效果,与SD-Ag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烧烫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自制中药药膏,对照组使用SD-Ag霜。结果:实验组烧伤治疗效果在创面愈合天数、疼痛程度和愈合瘢痕增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烫伤能有效修复创面,减少瘢痕,且价格便宜,易于使用,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黄太军;祝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髌骨骨折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2例髌骨骨折患者中,17例患者为横断型,7例患者为粉碎型,撕脱型5例,3例患者为纵型,入院治疗的期间,并没有创口出现感染现象,而且所有患者骨折都愈合,未出现髌骨坏死。14例患者膝关节功能受限,其中,11例患者的弯曲度不超过90度,3例出现关节强直,18例主动屈膝大于120°。结论: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孙伍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臀位剖宫产新生儿股骨骨折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依据我院5年间发生3例臀位引起新生儿股骨骨折的病例,总结经验,认为多发生于急诊手术,多见骨折部位以股骨骨折为主。据此提出应重视分娩机转,有娴熟的臀位牵引技术,正确评估胎先露及其在骨盆中的位置,能有效预防臀位剖宫产并发新生儿骨折。

    作者:姚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