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淀粉样β蛋白(amyloid beta-protein,Aβ)引起的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脑颗粒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将经过10μmol/L Aβ预处理48h的巨噬细胞上清液移入神经细胞中,同时加200μmol/L的绿原酸。培养2天后,采用MTT法、western bolt和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表达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漏出量。结果:将Aβ预处理的巨噬细胞上清液移入到单独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48h后,可使小脑颗粒细胞活性明显降低,仅为正常的28.35%,加入绿原酸后,细胞活性明显增加达到正常的75.82%(P<0.01)。而在正常培养的神经细胞+Aβ组中,小脑颗粒细胞仅有少许死亡。在加入巨噬细胞上清液的小脑颗粒细胞组中,MAP-2表达量明显下降,仅为正常培养组的31.23%,加入绿原酸后,MAP-2的表达量则显著回升(P<0.01),达到正常的79.77%。LDH漏出量明显增加,由402nkat/L增加到3046nkat/L,加入绿原酸后,可以使LDH漏出量明显下降,只有1285nkat/L。结论:①Aβ蛋白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使其释放毒性物质,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②绿原酸对Aβ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曹玉强;姚素艳;刘建生;郑德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小儿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3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小儿Burkitt淋巴瘤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患儿年龄6-13岁,均为男性,病变多位于回盲部,胃、十二指肠肿瘤1例,胰腺、肾脏常可累及。临床表现以腹痛、肠梗阻、肠套叠为主。1例患者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确诊,2例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论: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不易与炎症性肠病鉴别是本组小儿Burkitt淋巴瘤特点之一。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小儿Burkitt淋巴瘤主要依据。
作者:王艳;史长松;张书峰;王彦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乳腺局麻病人术中使用电刀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进行乳腺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32例,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乳腺局麻病人术中使用电刀时进行舒适护理,能降低患者在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提高局麻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颖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的变化,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其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UC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ELISA法测检UC患者综合护护理前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7、IL-4细胞因子水平,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其效果,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UC患者综合护理前PBMC中IFN-γ+Th1、IL-17+Th17细胞的数量,Th1/Th2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Th1、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前IFN-γ、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细胞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C患者外周血免疫紊乱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改善其免疫紊乱状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章丽芳;余道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取栓术后重症监护室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1999~2008年收治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17例按照腹膜刺激征阳性和阴性分为A组和B组。术前A组和B组分别经CTA三维重建和动脉造影确诊。全麻后行剖腹探查、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肠切肠吻合术。术后转入外科监护室,予抗凝、全胃肠外营养,肾功能不全及脓毒血症者接受血液滤过治疗,并行精心护理。要求护士充分掌握抗凝剂治疗剂量和方法、人工呼吸机使用和升压药的正确配制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58.8%,A组死亡8例,B组死亡2例。A组死亡率、术后监护室住院时间、升压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高于B组(p<0.05).结论:早诊断、及时恰当的手术方式、ICU专科技能的良好应用、准确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取栓术后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丽娟;夏洪芬;白毅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8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毫克,术中B超妇科手术仪全程操作进行人工流产。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宫颈口松弛、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计划生育手术中具有直观性,术中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永华;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 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分,PaO2<60mmHg,动脉收缩压<90mmHg等征象时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病死率高。我科于2013年8月收治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的特殊需求,针对这些特殊需求采取护理干预,研究护理策略,提升分娩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分娩产妇共88人。将这88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产妇产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结论:加强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帮助产妇顺利生产。
作者:胡丽环;慕学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儿童在患龋后不仅降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咀嚼功能,还对恒牙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恒牙排列不整,严重妨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口腔健康行为又是影响患龋的重要因素。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因此孩子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受家长的口腔卫生习惯的直接影响,因而儿童的龋齿危险因素也受其的间接影响[2]。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1儿童龋病概况1.1儿童患龋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受经济、文化、地区因素影响,龋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将12岁儿童作为调对象,在美洲,龋均(DMFT)为3.0,在欧洲,龋均(DMFT)为2.6,而在非洲,龋均(DMFT)为1.7。近几年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儿童患龋率仍高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发展中国家也已出现上升趋势。但在近20年里,西方工业化国家儿童的患龋率虽然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却已呈下降的趋势[3]。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很多调查分析,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乳牙列龋患率高并且龋患严重,但恒牙龋状况较乳牙情况好。
作者:王镇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性心肌梗死(RMI)的临床诊断分析,用以提高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49例RM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RMI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心脏骤停4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衰竭2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结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故此病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较高的死亡率,因为早期诊断对本病尤为重要,以此来降低死亡率。
作者:董秀琴;徐国明;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概述了我国食物中毒的分类、样品采集,重点介绍食物中毒事件中送检样品的采集要求。以及送检样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是为提高基层防疫人员调查处理水平以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
作者:解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心急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影响,评价氧化樟脑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功能II~IV级(NYHA)的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氧化樟脑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急梗死后心衰的疗效较常规治疗更好,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张大志;张童玲;李自博;胡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腹部切口手术患者130例,对她们进行饮食调节和心理健康护理,分析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后腹部切口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调节、科学心理指导,在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好转与康复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及时而又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患者腹部切口的缝合和康复,很大程度的提高妇产科手术的成功率,也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为70.00%,术前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36.67%,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B 超检查。术前、术中检查结果与术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术前 B超检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难度较大,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准确性相对较高。因此各手术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不断扩大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再结合术中患者实际情况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范建生;于陈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可进行早期的伤肢的关节活动,但克氏针手术处理不好时上下两端容易刺穿皮肤而发生局部感染,从而影响膝关节的活动。良好的护理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也很重要。
作者:王英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的佳方式进行探讨与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230例病例,依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治疗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干预治疗组运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方法,对照组是进行常规的治疗与管理。对比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干预治疗组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很明显,P<0.05,彼此间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强化管理,可以有效调控患者血糖,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
作者:赵文木;孙铭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报道患者:某女,25岁,因停经35+2周,下腹阵痛4小时于2009年1月4日17:30分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5月2日,预产期2009年2月9日。孕期经过平顺,于2009年1月4日13时30分无明显诱因出现规律性腹痛,16时出现阴道溢液,遂要求入院待产。入院诊断:孕4产0孕35+2周,LOA早产,患者平素身体健康,2007年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23岁结婚,婚前行3次药物流产。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石林县围产儿主要死亡原因有助于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收集石林县2008-2012年206例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分年份、死亡原因逐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分类早产及低出生体重45例,出生缺陷42例,胎盘疾病34例,脐带病变29例,出生窒息24例,母亲疾病13例。结论:依据围产儿的死亡原因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高原;彭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尽管外科手术的操作及麻醉技术有所提高,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还相对较高。许多食管癌患者既往有吸烟史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肺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挤压肺叶以扩大手术视野,游离食管等操作会损失或刺激肺门及支气管,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均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1],术前进行呼吸肌呼吸功能锻炼,可使肺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现报告如下。1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科2010年5月-2012年6月拟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46例,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8.2岁。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实施整体护理,研究该护理方法对介入手术患儿的成效作用。方法:对95例患儿运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儿都在全麻下介入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该护理方法对患儿介入手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有一定成效。
作者:谭娜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