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广龙
随着人工髋关节设计、制作、安装技术的不断改进,其适应症和每年手术人数逐年增加,而近、远期疗效也逐年有所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容易发生许多局部和全身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护理重点是应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将简单,经济、适用的手术护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将一次性医用手术贴膜剪成宽10cm长20cm,纱布一个备用。麻醉医师麻醉结束之后,巡回护士配合医生将患者摆好手术体位,患肢悬吊消毒。这时巡回护士将备好的纱布和医用贴膜紧贴于患者的会阴部。
作者:申春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能力验证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它可用于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在评价和保障实验室能力的各种措施中,能力验证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实验室认可机构广泛采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实验室通过参加有效的能力验证活动,并获得满意结果,能够增加客户以及相关方对实验室的信任。我实验室连续多年参加省级和铁道部能力认证,并取得优异成绩。本文总结了2012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针对铁路疾控系统开展的细菌盲样检验活动。
作者:晁安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外科手术肯定会给手术部位皮肤带来一定的损失,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感染,所以当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超过人体免疫承受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我们需要针对医院的手术部位的感染各种情况进行分析,要想防止这些切口的感染,则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手术感染。
作者:高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非直属附属医院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医学生的培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2002年成为江苏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06年开设临床驻点教学。充分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保证临床教学质量,为高等医学院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王荣珍;于宗良;邓志勇;杨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ACS等心血管疾病血栓事件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它需经过CYP450酶代谢成活性产物来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而其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评估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赵丽艳;付青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治疗新生儿胃食道返流(GER)中,对照组(单纯体位治疗)与治疗组[体位治疗+小剂量红霉素(3~5ug/kg?min)]在患儿的呕吐症状、体重、食管钡餐造影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小于0.005),结合以往对红霉素胃肠动力的研究认为,小剂量红霉素+体位治疗GER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王秀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水飞蓟是一年或二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生长至1.5m高,别名乳蓟。种子入药。原产于西欧和北非。在古代水飞蓟就被西医和中医用来治疗肝胆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黄疸,并用来保护肝脏对抗来自化学或环境的毒素,包括蛇咬、蚊虫叮咬、蘑菇中毒和酒精[1]。虽然水飞蓟主要的作用是肝病治疗,但在临床上医生已经尝试用它治愈其他的疾病,如降血脂、抗结核、抗炎、抗过敏、抗放射、保护脑组织。
作者:周长波;孟祥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例1。患者女32岁,农民。因心悸、易怒、多汗1年,加重伴眼突3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甲亢”,予以抗甲亢治疗,具体不详。查体:体型偏瘦,双眼微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3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心界扩大,双手平伸颤抖,大小鱼际肌中度萎缩。实验室检查:RBC4.1×1012/L,HGB105g/L,WBC3.9×109/L, PLT230×109/L。TSH0.03 IU/L, FT319.2pmol/L,FT434.4 pmol/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心脏病(甲心病)。予以进口甲巯咪唑20mg,2次/d,盐酸普奈洛尔10mg,3次/d,及其它辅助治疗。入院第三日晚8时许,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淋,惊恐面容,紧握医生手不松开,双手颤抖,意识清醒,诉有窒息感和濒死感。测血压140/95 mmHg,心率195次/min。予以吸氧,静推地西泮5mg。急查血生化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30min 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测血压128/86mmHg,心率130次/min。约1时许安静入睡。自后均在晚8~10时左右均发生类似病情,偶有有一晚2次发作,每次持续时间30~60分钟不等,予以同法处理后均可缓解,10天后未再发作。
作者:王道建;刘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使用中会出现某些严重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增强防范意识,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魏翠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平;朱福君;李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M iles手术)不能保留肛括约肌而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院86例经Miles式直肠癌手术治疗且术后改良护理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5个月排便规律者60例(69.77%),排便时无不适者63例(73.26%)。结论:术后有效的护理,出院前、后造口护理指导,规律饮食习惯及造瘘悉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从而为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苗华;林丽;周丽静(通讯作者);彭守华;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泮托拉唑组35例,奥美拉唑组35例,分析两组给药后3 d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起效更快。
作者:王静;黄力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就“落伍”护理人员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管理教育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者:张红梅;杨华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士针刺伤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护士中,被针刺伤者达60%以上,且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培训。结论: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性防护势在必行。
作者:朱宝琴;金玉华;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f2在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作用。方法:构建pRNAT-U6.1/Neo-siNrf2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入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瞬时转染后,用100μmol/L丹参乙酸镁处理细胞,检测细胞内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将Nrf2沉默后,丹参乙酸镁诱导HO-1蛋白表达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转录因子Nrf2参与了丹参乙酸镁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内HO-1的蛋白表达上调。
作者:侯瑞英;焦伟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脱落原因和脱落后罹患龋病较少的原因。方法:对769例儿童的2800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并对封闭后3,6,12个月的封闭剂保留情况和罹患龋病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升高,3、6、12个月后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6.68%,91.54%,88.19%;封闭组龋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窝沟封闭是目前保护第一恒磨牙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具有减少龋病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韩晓利;冯昭飞;杨洪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关联。方法:本文根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室检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心血管疾病伴牙周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尿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胆固醇与龈沟出血指数、松动牙齿数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白细胞计数与松动牙数等呈正相关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存在相关,可能通过“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途径产生作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通便法,对照组待其自然排便,观察两组早产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达到高峰时间迟,程度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人工排便有利于减轻早产儿黄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丽丽;吴江红;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感染并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4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入院治疗先后的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0例,研究组采用沐舒坦雾化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分组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7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感染并发哮喘的治疗,临床采用沐舒坦雾化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7例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8例,对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对其采用丙泊酚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