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文军;陈家发
患者女,52岁,因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1个月,左肺上叶肿物1周,而于2012年09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在洗浴时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患病后未在意,来院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肿物。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感咳嗽,无咳痰及咳血,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胀,体重略减轻,无吸烟史。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尚可,营养中等,神清语明,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两侧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变窄,两侧触觉语颤无明显增强及减弱,在左侧肩胛下方胸壁可触及约2.0×2.0cm的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有轻度触痛,移动度差,未触及骨擦感及握雪感,叩诊双肺为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张玉辉;冷维刚;牛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38例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9例。A组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 B组患者同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完成经鼻FOB 插管的时间、不同时点HR、MAP、S PO2的变化,记录插管完成时间及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鼻FOB 插管时间分别为(120±72) s 和(135±70)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A组MAP、HR明显增快(P<0.05)。与A组比较,T1-T2时B组MAP、HR明显减慢(P<0.05)。两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为纤支镜下清醒气管插管提供有利条件,患者痛苦轻,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少钊;郑辉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 NICU 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1~2013.1在我院 NICU 住院治疗的12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 NICU 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不同组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护合格率和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具体境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实验组的基护合格率和新生儿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却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的基护合格率,改善新生儿的家长护理满意的程度。
作者:陈勇;潘建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回顾及总结我院近几年来37例异位妊娠大出血休克的抢救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资料。结果:全部抢救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痊愈出院。结论:准确诊断,迅速手术,有效治疗、精心护理是使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并回顾性研究2007-01至2013-01于我院治疗严重Pilon骨折患者87例。对骨折不同分型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参照 Ovadia-Beals 分型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Ⅰ、Ⅱ、Ⅲ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无明显差异,但Ⅳ、Ⅴ型患者中恢复良好少于前三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Kel am-Wadda分型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统计,A型恢复良好患者明显多于B型,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暴力方式、程度,损伤部位与踝关节的位置以及手术时机与方式的选择都直接影响Pilon骨折预后。
作者:何文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合并性病的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产科收治的18例合并性病的病人,通过临床护理,了解分析其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现所有病人存在的心理状态有:焦虑、恐惧、自卑、羞愧、愤怒与抱怨。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尊重病人隐私,帮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行保护性医疗,做好病情观察和消毒隔离将有利于性病控制和患者康复。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产科合并性病的病人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琼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集中健康教育的自我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使社区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本认识、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心理情绪、规律用药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改善。结论:组织鼓励高血压患者参加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化疗还是肿瘤的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在较大程度上阻碍着化疗进程,虽然有较多西药如利百多、惠尔血等可以提高白细胞数,但价格的问题往往同样阻碍着较大一部分患者的化疗。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对收治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的原则,使白细胞数尽快上升并恢复原有水平,使得患者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情志调节肿瘤患者一般从知晓病情到实施化疗,心理上经历了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加上疾病本身及治疗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往往会出现恐惧、忧虑、抑郁、悲观绝望等情志失调的心理反应,祖国医学认为长期的情志失调能直接导致脏、腑、精、气、血、神多方面失调而引发病变,恶性肿瘤患者长期疾病的困扰导致悲观、抑郁、恐惧等情志失调将会造成其肝气郁结,直接导致脾失健运,而过度的忧思还会直接伤脾[1],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加重化疗不良反应,而脾胃为人体的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饮食入胃,需要脾的转化、吸收、运输、化生为气血,所以我们要使这类患者,尤其是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能平稳而积极度过化疗期,在护理方面首先应从脾胃损伤的病因入手,注重情志护理。①医务人员首先要充分理解患者焦躁的情绪,给予耐心疏导,细致照顾,认真护理,操作轻柔准确,释疑科学恰到好处,并且要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②积极与家属进行交流,让患者得到亲密者的精神支持,对陪护者作适当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告知其注意注意事项,避免因谈话及护理给病人以不良刺激,加重其心理负担,可适当安排患者进行看报、看电视,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轻微活动,以达到情志舒畅;③向患者介绍现在医学的发达,人类对治疗癌症已有重大突破,并争取经过化疗后病情控制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治疗信心,主动接受化疗。
作者:杜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骨科手术患者18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91例与对照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良好发展。
作者:郭馥;许巍;胡丽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总结我科28例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我们通过在现场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有效心肺复苏及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心电监护等现场急救的护理方法,迅速安全转运,回院后做好畅通呼吸道,静脉用药,病情观察,体温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以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作者:劳群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目前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乳腺癌,对于乳头内陷畸形的妇女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尽快手术取得病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中青年妇女一种非感染性乳腺炎症,主要发生在非妊娠、非哺乳期,主要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此病发病率不高,国内文献报道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1.41%,但临床易误诊,与乳腺其他疾病混淆尤其误诊乳腺癌,处理不当易形成乳管瘘,甚至导致不必要的乳房切除。我们总结了03年8月-11年7月收治4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峰;杨绥冲;聂勇;常浩生;李昌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是工业化进程中常见的一种职业病。据芬兰2009年的职业病报告材料表明:噪声性听力损伤位居职业病发病的第二位。我国不重视噪声的普查,真实数字还不得而知。彻底消灭职业性听力损伤和职业性噪声聋,有效的措施是从源头上消除噪声。但是,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噪声从技术上常常不可能消减和有效控制,而可能的情况下,又往往需要巨大的财政开支。因此,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从战略角度,根本上消除工业噪声还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管理者们不得不考虑接触噪声雇员的被动防护措施:限制噪声暴露水平和时间以及使用个人的听力保护器具。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规定我们能够假定对健康无害的那个水平下的噪声暴露水平和时间,对雇员来讲也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使用个体听力保护器具,这也不是没有问题和绝对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艳明;吕喆;常继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于其胃肠蠕动减慢、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易形成便秘。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发病初期3-5天,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如治疗护理得当,不但可以为抢救赢得佳时机,而且能有效的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心梗患者加强其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35~87岁,平均年龄58岁。均根据病史、体征、18导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并发便秘43例,便秘发生率42%。
作者:佟娜;徐珊珊;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从而延伸出对于人性化护理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医疗技术和医疗环境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手术病患可以从生理上获得高质量的技术治疗,但病患的心理需求往往会被忽略。恰恰是手术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相对的特殊性,使得人性化护理更加显现其重要性,并使其在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郑丽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纤纤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管,机械通气。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29例,成功25例,经口气管插管18例,成功10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方法:设计健康教育表,有计划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育前及教育后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复发,降低经济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临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滴注,疗程3-5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58例患者,我们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及综合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平均手术时间约(50±1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8h,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改善呼吸功能及抢救危重患者而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为重症监护病房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意外拔管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延误重要的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ICU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薛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明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