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口服、中药离子透穴疗法;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8%,对照组治愈率为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病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从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挑选长RR间距≥3.0s的患者,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病窦综合征患者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下壁心肌梗死等基础性心脏病;②多数患者均有反复晕厥症状发生,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此现象在长RR间距>8.0s的患者中尤为常见;③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除窦性停搏及继发的交界性逸搏外,以各种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室性心律失常少见。④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而合并有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长RR间距往往发生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时。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作为评估窦房结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黎;马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40例脊柱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问题和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以改善病情和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对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56例深度创面病人应用治疗各种急慢性深度创面进行护理观察。结果:56例应用VSD治疗深度创面效果显著,它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减轻创面和创周组织水肿,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及肉芽组织生长,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结论:VSD是一种良好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方法,配合创面观察及护理,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瑞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和实施,解决在术后疼痛护理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成立由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疼痛循证护理小组,根据疼痛的原因,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文件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结果:经科学的疼痛评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无痛化、舒适化护理,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定的解决术后疼痛问题的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疼痛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风湿性心脏病也被称为风心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变主要是因为瓣膜的边缘和基底部发生水肿、渗出,逐渐扩大累及到腱索和乳头肌等。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分,PaO2<60mmHg,动脉收缩压<90mmHg等征象时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病死率高。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行三尖瓣置换及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女性,25岁。因“死胎引产后出血3小时余”于2013-09-14,16:30 Pm入本院。1病史采集:G5P1。2年前行剖宫产手术。此次妊20余周,发现胎死宫内,外院行引产,阴道分娩出死胎后,胎盘娩出不完整,阴道出血不止,静点缩宫素及清宫效果欠佳,宫腔填塞纱布后急转入我院。2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一般状态欠佳,血压97/52,75/55mmHg,脉搏118次/分,口唇苍白,意识模糊,阴道大量出血。H b 55g/L ,PLT为60x109/L,入院后予补液、输血抗休克同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入院诊断为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抗炎对症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反复高热,间断性阴道流血。上级医师会诊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探查盆、腹腔各组织粘连严重,胎盘全层植入至子宫下段及宫颈阴道上部的前壁,穿透子宫壁,侵蚀至膀胱后壁及盆底部,出血点位于膀胱与右侧髂窝内,请泌尿科会诊后决定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后予盆腹腔纱布填塞止血,关腹,留置引流管。术中失血11000ml,输红细胞40.5u,血浆1850ml,血小板2u。术后引流袋引出新鲜血400ml,急行动脉造影寻找出血小动脉,右侧子宫动脉通过侧枝循环显影,子宫动脉在后方造影剂外溢,估计次级血管间可能存在异常动脉,明胶海绵栓塞供应子宫动脉的侧枝循环,直至动脉血流停止,生命体征稳定后,安返病房。3天后再次在注入肾上腺素盐水同时,开腹取出填塞纱布。十日后切口全部拆线,Ⅱ/甲级愈合,出院后口服甲硝唑1周。出院前复查血常规示Hb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刘婷婷;金正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资料患者王谋谋,因“人工流产术后35天,阴道流血十余天”于2013年8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颈软,皮肤粘膜色泽苍白,无肝掌,无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正常,心律整齐,心音正常,无杂音。全腹柔软,无反跳痛。肝、胆、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双下肢不肿。妇检:外阴无特殊,阴道可见少许淡红色血液,宫颈肥大,中度糜烂,子宫后位,质软,无压痛,活动可,右附件区可及一约5*4cm 大小囊肿,左附件未及明显包块。辅检:阴道彩超提示:(1)宫腔少量积血;(2)子宫左侧壁混合回声,滋养细胞肿瘤待排。血β-HCG 215.1lmIU/ml。入院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待排?处理: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复查阴道彩超提示(1).宫腔积血。(2).子宫右侧壁混合样回声,不排除子宫动静脉瘘。(3).右附件区囊性包块。血β-HCG54.4mIU/ml。综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得出三日诊断:宫腔赘生物待查。鉴别诊断:与葡萄胎、流产、双胎妊娠、吸宫不全等相鉴别,B超、血β-HCG值等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计划:患者现血β-HCG值下降明显,彩超提示宫腔右侧壁混合性光团,考虑目前滋养细胞肿瘤可能性小,拟行宫腔镜检,必要时行诊刮术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目前辅助检查无手术禁忌。
作者:谭世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芗城区居民户盐碘含量和食用碘盐质量状况。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2013年抽取5个(镇)街20个行政村(居委会)300份居民食用碘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盐含量。结果:居民户食盐非碘率为0,碘盐覆盖率为100%,碘盐合格率为99.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7%。结论:2013年芗城区居民碘盐覆盖率和碘盐合格率均较高,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标准。
作者:袁艳青;曾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于其胃肠蠕动减慢、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易形成便秘。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发病初期3-5天,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如治疗护理得当,不但可以为抢救赢得佳时机,而且能有效的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心梗患者加强其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35~87岁,平均年龄58岁。均根据病史、体征、18导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并发便秘43例,便秘发生率42%。
作者:佟娜;徐珊珊;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控制方法两个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结果: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结论: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来应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护理工作中发生错误的次数,也避免了医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柏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脊椎体束症。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多中年发病,病程为2~6年,亦有少数病程较长者。男性多于女性,患病比例为1.2:1~2.5:1。年发病率为1.5/10万~2.7/10万,患病率约为2.7/10万~7.4/10万。1病历介绍患者女81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双上肢无力2年,加重伴咳嗽、呼吸困难5天”为主诉以“运动神经元病”为诊断于2013年9月26日收入我科,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上肢肌萎缩,上肢近端肌力II级,远端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V级,于10月20日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术,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SIMV,潮气量450ml,氧浓度30%,留置胃管通畅,未抽出异常胃内容物,经过激素,化痰,抗菌,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内科治疗,现患者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SIMV,潮气量450ml,氧浓度30%,留置胃管及尿管均通畅,尿液清晰成淡黄色,双上肢肌萎缩,上肢近端肌力II级,远端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V级。
作者:刘萌;陈小金;陶锡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静脉血管瘤(cerebral venous angioma,CV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0例经MRI诊断的CVA患者MRI资料,比较常规MRI的T1WI、T2WI序列和SWI表现,评价SWI序列对小静脉显示。结果:23例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呈长T1长T2信号,较大的引流静脉呈流空信号,7例仅显示条状较粗流空信号,髓静脉显示不清;而30例在SWI均能清晰显示细小的髓静脉向大静脉引流,呈“水母头状”。结论:SWI较常规MRI更能清晰显示CVA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作者:任月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8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毫克,术中B超妇科手术仪全程操作进行人工流产。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宫颈口松弛、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计划生育手术中具有直观性,术中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永华;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患有颈椎疾病的患者在实施颈椎前、后路手术时术前术后的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实施手术治疗的颈椎病临床确诊患者病例90例,对这些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的护理配合方式进行全面总结。结果:总结结果显示,在周到且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条件下,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颈椎疾病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对于患者手术完成与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敬洪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经彩超引导下有效清除宫内胎物残留应用价值。方法:19例在常规清宫术有难度的宫内残留物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引导下清宫。结果:彩超引导下清宫避免子宫过多出血、过度伤害子宫内膜防止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下清宫简便安全,效果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长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是以现代科学育儿新理念为指导,致力于促进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改变传统育儿习惯的错误做法和不利影响,推动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为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本综述从婴幼儿早期发展综合干预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存在问题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该研究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的启示和建议。
作者:刘云芬;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注射用维生素 C.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其形状为无色或微黄的澄明液体。注射用阿昔洛韦用于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弥散型带状疱疹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4.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治疗。其形状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作者:范新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度来我院发生的148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结果:宫缩乏力居首位62例,占41.89%;其次剖宫产42例,占28.38%;阴道分娩26例,占17.57%;胎盘因素14例,占9.46%;软产道裂伤4例,占2.70%;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5%。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指导工作,加强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权旭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用于大肠息肉高频电治疗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口服硫酸镁导泻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清洁灌肠进行肠道准备。结果:40例患者采用硫酸镁导泻,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清洁灌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导泻是大肠息肉高频电治疗前的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经济、方便、病人乐于接受的肠道清洁方法,是肠镜下高频电治疗息肉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洪杏花;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