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体会

蔡霞

关键词:垂体腺瘤, 术后尿崩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尿崩症患者出现多尿,尿量4000~10000 ml/d,经过3~14 d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水电解质紊乱得到良好的控制,无1例死亡。随访3月,未发现永久性尿崩症患者。结论:对未发生尿崩症的患者在术后1~58 h内严密观察;对已经发生尿崩症的患者,要持续观察24 h~48 d。经过精心护理及治疗,本组38例患者治愈出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肾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与护理,显效率为90.20﹪(46/51),总有效率为100﹪(5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度高,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有效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的特殊优势

    我国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别从导师制教育在护理生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和教育全过程三个时间段分析了其所体现的优势。导师制的实施尤其在培养护理生科研精神、建立专业素养和帮助其确定成长和发展方向上有其特殊优势。由于导师制是教学体制的一项新的改革,其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都是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讨和解决的。

    作者:何蓉;王圣姝;龚兴盛;蒋红梅(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院外护理指导

    目的:探索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院外护理指导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在对住院期间的患者进行过健康健康指导的前提下,采取:(1)对其出院后进行电话跟踪指导;(2)预约门诊随访时间。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院外护理指导下,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顺利度过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按时接受再次化疗,提高了恶性血液病病人的缓解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院外护理指导维护了患者的健康,预防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习丽;尹桂花;朱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二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DN患者,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3组:A组(UAER<20μg/min)、B组(UAER在20~200μg/min)和C组(UAER>200μg/min)。结果:与A、D组比较,B组、C组各级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的各级血流频谱参数虽有变化,与 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示T2DM患者肾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付巧玲;金成伟;孙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女人健康重在补气养血

    一个健康美丽的女人,是因为气血充足而由内而外散发出自然、光鲜、健康的美,就像养分充足的叶子,绿油油的,饱满,旺盛。中医认为,只有气血充足,工作、活动才会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眼睛才能视物清晰明亮,肤色才能光滑红润。

    作者:张丽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外伤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和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对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为以后针对临床上脑外伤功能障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对照组(54例)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FugI-Meyer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I-Meyer和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外伤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有显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对照组给西咪替丁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一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75.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闫建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分娩后立刻给药,对照组30例给缩宫素,研究组30例给米索前列醇。再对两组给药后的出血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观察发现,两组用药后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米索前列醇的研究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明显优于应用缩宫素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缩宫素效果更佳,能有效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率。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李七一教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李七一认为稳定性心绞痛病机为气虚为本,痰瘀为标,以益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则,研制“冠心平”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司亮;李七一(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ACS等心血管疾病血栓事件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它需经过CYP450酶代谢成活性产物来发挥其抗血小板作用,而其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评估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赵丽艳;付青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BSL-2实验室污染状况的实验评价

    目的:对BSL-2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估,讨论检测生物安全二级( BSL-2)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 MTB)的污染情况。方法:采集物体表面样本用物表采样规格板和棉拭子。采集MTB 检验前、中、后的空气样本,用FA-2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收集于血平板和生理盐水采样介质。接种改良MTB 液体培养基和罗氏中性培养基培养MTB。结果:未见分枝杆菌生长改良罗氏中性培养基,经测序证实属于MTB 复合群和脓肿分枝杆菌的有液体培养基检出的3例分枝杆菌;MTB 核酸阳性有3%的样本,都属于进行药敏试验的2个BSL-2实验室;样本平皿菌落量来自生物安全柜的血平板采样的达2+或以上有25.7%。结论:总的来说受检医院BSL-2实验室MTB 污染的状况可控制,但应重点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在进行MTB药敏试验的实验室方面。

    作者:任国英;张志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吸烟、饮酒与青年脑梗死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青年脑梗死发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年龄在25~45岁脑梗死患者,观察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在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吸烟、饮酒等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青年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烟龄、每日吸烟数量及摄入酒精量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是诱发青年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杨娜;李学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再次剖宫产5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10年来再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做55例剖宫产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率为71.5%。主要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27.6%,社会因素24.8%,胎儿窘迫17.3%,试产失败9.0%,狭窄骨盆7.4%,胎头位置异常4.9%,妊娠并发症4.9%,臀位3.3%,巨儿1.6%。新生儿窒息率5.7%,新生儿病死率0。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的认识从而进步正确掌握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作者:邹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止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对内镜下氩离子凝固(APC)止血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内镜下进行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对照组40例,在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疗效,分析两组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止血时间、成功止血率、止血操作次数、出血复发率、术后合并症等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未发生死亡病例,同时未发生因治疗措施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可明显缩短完全止血时间、提高成功止血率、减少出血复发率、降低术后合并症发生,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率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同利;华启洋;成金弟;刘永艳;孙凤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常见,本病呈全球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变、记忆丧失、轻偏瘫、偏盲、失语、共济失调、多动、脑膜刺激征等,约1/3的患者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癫痫发作。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本病如未经抗病毒治疗、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情严重则预后不良,死亡率可高达60%-80%,如治疗及时或病情较轻,多数患者可治愈。但约10%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瘫痪、智能下降等后遗症。

    作者:赵静;刘萌;陶锡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处理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246例中的髓内肿瘤患者共计45例(18.3%),均采用MRI得以确诊,将其诊断结果与后期的术后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证实:25例为室管膜瘤,16例为星形细胞瘤,4例为血管网状细胞瘤,这与MRI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3例,无明显改善8例,另有4例病情加重,其中手术死亡0例。结论:髓内肿瘤采用MRI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为该病的首选诊断方法,同时在MRI的指导下进行肿瘤的切除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精神障碍误诊肺性脑病2例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疾病多样化,一些不常见疾病也随着人口老年化多发,尤其是精神疾病更加突出。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XXX,男性,84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再发加重1天”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肺功能不全Ⅲ级,心功能不全Ⅱ级。入院后经抗炎、祛痰、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治疗2周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好转,心肺功能改善。住院第19天晚查房时发现患者胡言乱语,计算能力差,并怀疑有人欲偷东西。查体:生命征正常,痴呆,计算能力下降,口唇青紫,颈静脉高枕位怒张,双肺闻及散在干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不肿。指脉氧饱和度96%,急查血气分析未见异常。值班医生考虑“肺性脑病”,予氧疗,醒脑等处理,次日上述症状仍无好转。复查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发现患者仅存在定向不准,但其思维并不混乱,结合患者长期住院,室外活动少,且家人与之交流少,平时少语,考虑抑郁引起精神障碍,逐给“利培酮口崩片”2mg 每日1次口服抗精神障碍治疗,经上述治疗2天后上述精神障碍症状好转。

    作者: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血脂控制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居民血脂控制效果,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9月本社区服务中心高血脂居民50例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中药治疗指导,饮食干预,运动行为干预及定期随访监督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观察干预前后的血脂状况。结果:给予干预的居民血脂控制良好,达到理想水平。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延续了院内护理工作,是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并得到发展的重要工作。对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的社会地位,让社区居民真正认识到护理模式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双荣;丁翠兰;刘绍芳;刘贺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探讨

    目的:对锁骨远端骨折运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法进行研究,并探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法,对照组采取普通固定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固定优良率、骨骼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固定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骼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远远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缩短骨骼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指导模式下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让门诊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但要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需要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护理人员应当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戴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