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艳林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灌流治疗常见护理问题认识,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 YTS-150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预冲液为生理盐水,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者,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结果: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5例次、灌流器凝血3例次、治疗后血管通路止血困难4例次、超滤脱水计划完成不准确8例次。结论:治疗前要按操作要求预充灌流器、做好脱水计划;治疗中要加强体外循环通路外观的观察和健康宣教,治疗后做好护理交班等是保障灌流治疗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蒋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发挥仪器设备应有的效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本人在医疗设备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熟练掌握了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业务技术,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徐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肌瘤组织标本30例,相应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30例,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ERα在子宫肌瘤组织、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29例 ERα蛋白阳性表达(29/30),30例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21例阳性表达(21/30),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7例阳性表达(7/10),三组不同组织 ERα蛋白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 2=8.06, P =0.004)。结论: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积极的抢救治疗,加之科学悉心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邢台县儿童的骨密度情况,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BMD.1000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对邢台县405名儿童测量下肢胫骨中段1/3处胫骨的超声骨密度 sos 值和 z 值,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邢台县幼儿园儿童骨密度缺乏者占8.4%,农村幼儿园儿童骨密度正常者明显高于县城(
作者:张平;李万军;路大鹏;魏双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韶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2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韶关市5个点采集5类食品,用国标方法检测沙门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在监测的5类276份食品中,共分离出37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41%。其中熟肉制品检出率为21.88%(14/64),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为17.50%(14/80),焙烤食品检出率为11.67%(7/60)、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8.33%(2/24)、凉拌菜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不同销售点熟肉制品中食源性致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区域、不同种类、不同检测时间食品中食源性致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韶关市市售食品中已不同程度受到4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主要的污染食品为熟肉制品、生食动物水产品;提出了区域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源于客观可行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必须遵循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靠性的统计学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随机误差和选择性偏倚和信息偏倚。
作者:邓俊兴;徐子强;唐建红;钟启丽;邓华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大邑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 MRSA 感染患者32例,均行痰培养实验和药敏试验,并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统计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MRSA 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100.0%;治疗总有效率93.8%,不良反应率为6.2%,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结论:基层医院中社区获得性感染致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患者中也存在较高比率的 MRSA 感染;MRSA 对万古霉素敏感,尚未发现有耐药株。
作者:高成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加强供应室的管理,提高供应室产品的质量,从而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建立和完善规范制度与规章制度,让供应室的所有工作都能够在监督下进行,使之有所依;加大供应室人员的培训力度,普及相关的管理与消毒意识。结果:在规范化的管理当中,医院创设了严格的供应室消毒措施,提高了消毒质量,对医院的感染进行了有效控制。结论:医院感染严重威胁到患者的治愈,也同时威胁到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供应室管理,不论对医院的建设还是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作者:刘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管理的水平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与被管理者共同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1]。在护理管理活动中,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策略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赖福琼;钟筱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温馨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产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温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死亡事件发生,均治愈,对照组死亡4例,占11.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在孕妇子痫前期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孕28周以上在本院住院的正常健康孕妇43例、轻度子痫前期43例、重度子痫前期43例,用平均动脉压和蛋白尿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测定血清 C 反应蛋白数值。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清 C 反应蛋白比正常健康孕妇明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比轻度子痫前期 C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作者:魏建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直肠癌术后病程长,极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重者可引起肺栓塞,甚至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对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观察十分重要。我们对2012年5月-2013年1月共5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及预防的护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收效甚好。
作者:马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比较两组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将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各随机选取50例相关病例进行对比试验。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及HP检测。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显示A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0%和90.0%,B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86.0%和70.0%,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3联疗法相比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脞3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代敏;陈梅芝;刘建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螺旋 CT 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病理证实的45例肾上腺肿瘤与7例随访复查证实的肾上腺血肿病人的螺旋 CT和超声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52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皮质腺瘤14例,嗜铬细胞瘤13例,髓样脂肪瘤12例,双侧肾上腺 NHL2例,转移性肿瘤4例,血肿7例。螺旋 CT 的检出率为96.15%(50/52),超声92.30(48/52),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χ2=0.07,P>0.05)。螺旋 CT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0.38%(47/52),超声为69.23%(36/52),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χ2=7.22,P<0.05);螺旋 CT,各种类型肿瘤的表现特点比较明显;超声,各类良性肿瘤的特异性不强,恶性肿瘤表现有一定特点。结论:螺旋 CT 及超声诊断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为两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其疾病的检出率均较高;两种检查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定性诊断方面,螺旋 CT 更优于超声检查。
作者:季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疾病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法:评估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作者:赵淑君;卢源元;肖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的病人进行原因的分析,高血压对病人的危害处理和应用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通过观察和血压监测,患者的症状及调节透析过程中的透析液的钠值,温度,对病人限制钠盐的摄入,通过控制病人的干体重,增加透析次数,降低血容量,指导病人正确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上述方法,正确选择和应用药物收效良好,真正的起到了降低透析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的危险,现代透析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使儿科门诊新入科护士尽快适应护理岗位并进入角色,通过对儿科新入科护士带教方法重点难点剖析,归纳并总结相应的对策。使新入科护士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成长起来,在工作岗位上多付出,多学习,尽快掌握好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儿科门诊门诊的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潘卉;丁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伴随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老年人中90%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①。其中脊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胸腰椎骨折又给生活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针对本病,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素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门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门诊管理,才能搞好门诊工作,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索门诊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从整章建制、加强考核、简化门诊服务流程到改善门诊条件、提供人性化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守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