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伴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体会

袁静;刘丽萍

关键词: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临床资料, 羊水清, 治疗, 胎盘, 胎膜, 顺产, 收入, 脐带, 评分, 哭声, 进食, 患儿, 呼吸
摘要:1临床资料新生儿,男,10分钟,G1P1,母孕28+5周,于2010年6月10号顺产出生,出生体重1.1kg。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8'-9',羊水清,胎膜,胎盘,脐带未见明显异常,生后10分钟呼吸促,有呻吟,哭声弱,拟早产儿收入我科治疗,患儿未排大小便,未进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起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感染发生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庄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负面情绪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后其透析治疗完全依从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HAMD 评分(26.31±3.57)分,HAMA 评分(18.09±2.3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负面情绪。

    作者:胡小华;曾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予克拉霉素片15 mg/(kg·d)连服5 d停1 d,对照组予阿奇霉素片t10 mg/(kg·d)连服4 d停3d,为1个疗程,未痊愈者追加1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干预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研究组疗效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在干预后第5天,研究组减分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与阿奇霉素相当,且起效较快,安全性好。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及肌肉注射治疗肢体活动障碍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患者70例,这些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运用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运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2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腺苷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优于肌肉注射,其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闵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94例角膜异物的护理。结果:通过对94例角膜异物患者的处理,发现及早就诊,角膜异物一次剔除达可到完全愈合。结论:在裂隙灯下及早剔除角膜异物,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鸿雁;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手是人重要的劳动器官,极易在劳动过程中受伤。随着我国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手外伤在经济发达地区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各种外伤致手部皮肤缺损或神经、肌腱、骨骼的损伤,临床上常采用皮瓣修复创面。有利于创面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具有对缺损部可以较好地修复的优点[1]。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60%的患者需要做皮瓣移植,在皮瓣移植过程中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2]。皮瓣的成活与护理的得当有相当的关系。以下是我科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作者:黄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内科培训护士的带教体会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承担着众多培训护士的带教工作,护理教学是关系到医院未来护理人才梯队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如何做好带教,让她们理论联系实际,由学校理论教育转向护理临床实践,圆满的完成培训任务,是带教老师艰巨的责任。心内科针对培训护士的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柴蓉;谭娜娜;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0例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预防感染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阑尾炎伴有腹膜炎在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探讨我院收取2011年3月到201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阑尾炎伴有腹膜炎手术病人切口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全面手术预防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切口感染,剩余病人治愈,有3例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切口感染、7例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对阑尾炎伴有腹膜炎病人手术治疗时,要进行全面手术预防措施,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其污染,手术当中要彻底止血,缝合引流时要正确操作,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使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廖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了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的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及对发热、疼痛等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对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进行跟踪、回访,发现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区恢复满意,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的调理和提升。结论:认为术前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术后给予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治疗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曹庆辉;李慧;韩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进行呼吸道管理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治愈存活16例,死亡4例,早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4例,伴血性分泌物3例,脓性分泌物1例,肺部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咽喉部积痰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痰液和痰痂,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术后延伸护理探讨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延伸护理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通过造口患者院外延伸护理的运作模式,提升出院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侧块螺钉在颈椎病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侧块螺钉在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共15例行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4例,颈椎单开门加后路固定11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颈椎多节段退变压迫脊髓8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1例。结果:本组15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13个月。脊髓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17分法(JOA):术后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本组平均术后 JOA 评分提高4-6分,优良率77%,术后2周内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3-6月 X 线显示固定节段生理弧度正常,术后极少出现颈部后肌肉,软组织牵拉性疼痛,未发现结扎线断裂,未发现再关门现象,铰链侧融合良好。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能改善颈痛,能提供较稳定的固定,避免再关门,是颈椎后路单开门辅助治疗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1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痊愈出院34例。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梗阻近端肠管病理状况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某社区居民血糖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居民血糖状况,为社区糖尿病(DM)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采。结果:发现,血糖高者占45.8%,且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血糖升高者占总人数的27.5%。空腹血糖的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医院应该建立健康档案,跟踪管理,积极进行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作者:王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增加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我国1999年10月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会出现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老年性耳聋,脑动脉硬化以及由此引致的脑卒中等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以及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痛风、震颤麻痹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老年人疾病的特点可概括为“一人多病,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发展迅速”。因此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减少发病率,降低病死率。老年人由于年老体衰,听力、记忆力、自理能力,甚至认知能力明显降低,缺乏求治的意志,导致对治疗方案失去信心,对治疗容易产生不依从性。自2011年以来,我们根据7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同状态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常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没药膏外敷预防 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 是现行医疗措施中必可少的治疗手段,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肿瘤化疗、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免疫抑制剂和静脉高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 PICC 输液可以大大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确保静脉用药质量,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PICC 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55%,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还会造成静脉输液穿刺困难,从而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静脉炎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二科配置的复方没药膏外敷预防 PICC 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栋材;王艳霞;刘印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养生必先养肾防老必先补肾--杨向东教授养生防老学术思想探讨

    杨向东教授,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省市名中医,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 PPH 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中国 PPH 技术资格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网[www.chgcw.com]总编辑,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名中医评委、四川省和成都市高级职称评委,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作者:任叔阳;龚文敬;赵希忠;安辉;蓝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发病原因。结果:产后抑郁的产生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结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57例护理体会

    我院妇科引进新技术,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现采集2012年57例卵巢囊肿样本,均为腹腔镜手术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达到对机体损伤小、出血少、对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机体应激反应小[1]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春辉;邢富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运动神经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对引发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诊断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将来的治疗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临床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韩丽;刘彦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