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彭纯;吴瑕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 静脉高营养, 静脉炎
摘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治疗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输注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对治疗静脉高营养所致静脉炎疗效优于传统湿敷,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腺瘤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 CT 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的 CT 表现结果:15例病人,男3例,女12例,共20个病灶。病灶呈圆形、类圆形,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2例出现囊变、坏死,3例出现钙化。结论:甲状腺腺瘤 CT 表现典型,多数能明确诊断。

    作者:凡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42名冠状动脉部分血管闭塞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等基本情况无较大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吸烟人数发现,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吸烟人数明显多于无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无心肌梗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引起心肌梗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是病史情况和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生活习惯比如说有长期吸烟史,而病史因素比如有糖尿病、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病史、高胆固醇、侧支循环情况、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等。

    作者:王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量少的药品供药管理的体会

    在各大医院中,临床中有一些应用量比较少的药品,此类药品的供药管理体系往往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加强供给临床中用量较少的药品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来说极为重要,这成了医院供药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临床少量用药的管理工作,成了困扰很多医院药品管理者的难题。只有完善医院的供药体系,切实的做好供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供给问题做了相关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薛蔚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灌肠方法后的效果及评价

    目的:比较清洁灌肠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12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琴红;易路;石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对症及支持治疗;综合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及中药口服灌肠。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88%,西药组总有效率64%,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乔小利;邱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引起月经不调的外界因素与预防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女性一般月经经期为3-7天,大约30-50ml 的出血量。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或经血量出现异常,经前和经后出现腹痛或全身症状。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同时外界因素也会引起月经不调,长时期的情绪异常、寒冷刺激、节食和嗜烟酒等因素也会导致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会导致不孕症发生。这时全文主要分析月经不调的外界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增强女性健康。

    作者:郭俊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椎椎体旋转在颈椎病影像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颈椎椎体旋转与颈椎病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30例,统计治疗前后颈椎 CT中椎体旋转角度和症状评分,随机选用健康查体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组和对照组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颈椎病组治疗前后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颈椎病组椎体旋转度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病与上位和下位颈椎体的旋转关系密切。

    作者:白纪红;王永利;张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方便患者及时的了解疾病的知识。协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腺癌的护理体会

    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约为23/10万。乳癌多发于40~60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为多见,男性少见。现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严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应用时存在配伍禁忌

    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实验如下。

    作者:尚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并且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患者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能积极配合治疗,较好的控制了血压。责任护士经过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改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酒精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避免针脱落漏液,减少穿刺次数,使用方便利于活动,避免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将40例酒精过量患者随机对其中20例使用留置针20例使用钢针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告知家属对穿刺肢体制动。结果:使用留置针的20例患者无脱针漏液,护理人员针刺伤0,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理人员工作量;使用钢针的20例患者脱针漏液平均在3次以上。结论:留置针可广泛运用于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

    作者:杨玉丹;王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RSA 感染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大邑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 MRSA 感染患者32例,均行痰培养实验和药敏试验,并均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统计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MRSA 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100.0%;治疗总有效率93.8%,不良反应率为6.2%,临床效果比较显著。结论:基层医院中社区获得性感染致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患者中也存在较高比率的 MRSA 感染;MRSA 对万古霉素敏感,尚未发现有耐药株。

    作者:高成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弹性钛制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儿童胫骨骨折极为常见,其治疗多应用闭合复位/保守治疗的方法,若闭合复位失败或并发其他肢体骨折往往需手术治疗,多主张采用操作简单、损伤小、又能取得佳疗效的方法。自2004年5月~2009年11月,我院采用瑞士辛迪思公司生产的弹性钛制髓内钉(TEN)治疗儿童胫骨骨折90例,经过随访,疗效满意。

    作者:王锡胜;林治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新上岗护士培训体会

    新上岗护士是科室护理队伍的新鲜血液也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为帮助其尽快适应科室护理工作,提高其工作应变能力,以确保护理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我们对新上岗护士进行了综合培训,现将培训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76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术后的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程度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有效率为89.7﹪。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慧;鲁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论皮肤性病科的四大基石

    本文通过对皮肤性病科的四大基石--真菌、病理、皮肤外科、物理治疗的论述,试图增加医院领导或医技科室以及后勤等部们对皮肤性病科的了解,以期得到他们的认可或重视,特别是对基层医院皮肤性病科的发展能够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使我们医生能够有更好地条件服务于广大患本科疾病的患者。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的四大理论误区

    本人是站在医学的角度,以辩证和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际临床经验;以个人自身尝试(或试验);以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元素分解规律得出的结论。以下观点或理论,应该说它是站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隆又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分检及意义

    通过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的剖取及病理检测结果,了解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病理分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的病理分期是指导临床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可靠依据,任何一种术前的淋巴结转移判定方法都无法达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程度。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术中 N1淋巴结和 N2淋巴结彻底清扫及病理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N2淋巴结的清扫比较规范,有明确的标准,而 N1淋巴结的清扫则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随着人们对肺癌的认识深入,N1淋巴结被逐渐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 N1期淋巴结,尤其是13~14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张磊;郭占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yclin d1及 survivin 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从放疗、放疗敏感性及 cyclin d1和 survivin 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鼻咽癌治疗多以放疗为主,但在放疗开始之前,尚不能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这就给制订治疗方案带来了极大地困扰。因此,寻找预测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银波;夏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