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引起月经不调的外界因素与预防

郭俊仙

关键词:月经不调, 外界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女性一般月经经期为3-7天,大约30-50ml 的出血量。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或经血量出现异常,经前和经后出现腹痛或全身症状。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是由于子宫发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同时外界因素也会引起月经不调,长时期的情绪异常、寒冷刺激、节食和嗜烟酒等因素也会导致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会导致不孕症发生。这时全文主要分析月经不调的外界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增强女性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论小儿手足口病的管理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手足口病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儿科门诊和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6例资料,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采取一些相关的管理措施,包括门诊管理、病房管理以及病区管理等,使所有患儿得到有效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结果:通过严格的管理,没有发生交叉感染现象。轻症病例在1周左右治愈出院,重症病例一般2周左右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实行分类管理,并对病区、病房等进行一系列的管理,能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理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和患者,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保护血管,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的输液途径。同时,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存在担忧和相关知识的缺乏,而且在不同留置时期有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同时老年患者反应差,感觉较迟钝,常可发生感染、堵管、渗漏等并发症。林可可[1]对100例入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不足,92例患者分别发生过影响洗澡、限制手的活动等8种不良经历,不良经历发生率高;两者均影响患者再次接受留置针,因此应加强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老年患者对静脉留置再接受意愿。

    作者:邓永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锡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卫生管理对策

    通过对无锡市涉及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发现医疗机构放射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全市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水平。

    作者:方霞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40例有焦虑障碍住院待产孕妇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把这140例人员随机分成了观察组70例、常规组70例,对于观察组的人员实行了多种健康教育结合的方式来对待产妇女进行心理干预,对于常规组只采取普通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分析对比这两组产妇对妊娠期认知情况掌握和分娩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经过两组的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的对妊娠期认知行为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分娩方式依从性和自然顺产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在围生期对产妇进行不同层面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干预措施,其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妊娠期认知,提高产中、产后的各项指标。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PLC 测定肉及肉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肉及肉制品中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一种简单可行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沉淀剂除去肉及肉制品中的脂肪及蛋白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结果:1、采用金属盐作沉淀剂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1.14%,0.64%,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1%~99.1%,98.5%~100.6%,98.9%~99.8%;2、采用生物碱试剂作沉淀剂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1.48%,0.3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88.2%~91.4%,88.7%~93.8%,89.1%~94.6%。结论:方法1是一种简单及结果准确的前处理方法。

    作者:李冀斌;黄娟;龙强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指导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在老年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到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84例老年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在康复指导组,不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同时还展开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训练、运动疗法等康复性指导。在两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在入院之时,早期康复指导组的患者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在 MBI 评分和 FMA 评分上没有明显差异。但经过两周治疗之后,常规组患者的 MBI 评分和 FMA 评分要比早期康复组的患者低,并且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骨折和脑出血复发等并发症,还有就是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率并无明显差别。结论:早期康复指导能帮助老年脑出血病人尽早的恢复神经功能,使其病残程度减轻,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使其远期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瘘管造影在复杂性肛瘘中的应用(附24例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多层螺旋 CT 瘘道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肛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经皮下瘘口注入30%泛影葡胺水溶液后,行多层螺旋 CT 横断面扫描及计算机 SSD、VRT、 MPR 后处理,测量病灶长度与宽度,并明确其数目及走行方向。结果:以多层螺旋 CT 瘘道造影横断面图像信息为基础并结合 MPR 冠矢状位、SSD 、VRT 图像观察,能显示宽窄不一、走行方向不同、形态各异的瘘管及分支,并明确内口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论:利用多层螺旋 CT 的优良性能并结合瘘道造影,可直观展示复杂性肛瘘,从而为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观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杰;陈玲;丁鹏翀;罗雅;董宇;马振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冲冼结合盆腔治疗仪治疗输卵管阻塞的观察护理

    目的:松解粘连,疏通输卵管阻塞,恢复生育功能。方法:运用综合电、热、磁、按摩等多功能盆腔治疗仪结合中药液冲冼会阴阴道治疗输卵管阻塞病人50例。结果:痊愈3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结论:中药冲冼结合盆腔治疗仪对输卵管阻塞的再通进行治疗,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病人痛苦小,并给予及时的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覃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飞利浦 intellivue 电缆管理套件内自粘带在压力传器监测固定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压或有创血压监测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在抢救和监护危重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放置的位置直接影响着测得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如何稳妥固定压力传感器非常重要。以往我们都是将压力传感器用胶布粘贴于病人体侧或者床边与心脏水平一致的位置。但因胶布固定易引起过敏,或者因患者出汗而经常使胶布固定脱落;固定于床边则常常因患者体位的改变胶布反复粘贴固定难以牢靠致使压力传感器不能很好的与心脏水平一直,从而影响监测数值,影响病情判断。鉴此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压力传感器固定方法。2013年1月至5月应用于65例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徐新华;尚蓓;金玉峰;杜晓云;雷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玻璃纤维桩在修复残根残冠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时运用玻璃纤维桩例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160例进行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共184颗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92颗牙。对照组患者运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运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对牙体外形进行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龈黑线、桩核折断、桩核脱落、根折以及继发的龋、牙周根尖炎症。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的牙齿为76颗,占82.61%;观察组修复成功的牙齿为88颗,占95.65%,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中,玻璃纤维桩的效果较为显著,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郭伟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难治性肺炎患者进行 BAL 治疗,并与同期不愿接受 BAL 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纤支镜防污染毛刷(PSB)取样培养的阳性率(57.7%),明显高于常规痰培养阳性率(33.3%)。灌洗过程中确诊3例肺癌,2例肺结核,改变了治疗方向。治疗组45例中显效3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6.6%;对照组45例中显效2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1.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有助于明确诊断,提供更多的细菌学依据,并可以给予局部注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琳;张瑞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妇女中的应用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妇女中的应用。药物流产虽然是解决意外怀孕妇女的医疗手段,但终止妊娠本身也是对妇女身心的一种伤害。所以在终止妇女妊娠的同时,做好她们的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王凤燕;谢静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内膜对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变化以及卵泡生长发育,旨在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对不孕症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超声卵泡监测,分析卵泡发育特征、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结果:80例不孕妇女通过阴超检查发现正常排卵45%,卵泡发育不良3.75%,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症(LUFS)11.2%,无优势卵泡形成10.0%,延缓排卵17.5%,多囊卵巢12.5%。妊娠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有关。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内膜在不孕症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和帮助。

    作者:董明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0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治疗,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30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蓝光治疗的关键。

    作者: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能力的比较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清除溶质的能力。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两组,每组4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清除溶质的能力。结果:两组在透析前和透析后的血尿素氮、血磷浓度以及肌酐上均有明显下降(P<0.05),在三者的清除率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都能够把血液当中的小分子溶质给清除掉;在β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上,高通量透析组明显低于低通量透析组(P<0.05)。结果:高低通量血液透析膜均能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当中的小分子溶质给有效清除掉,然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膜的清除能力要明显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膜。

    作者:徐莺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对策

    总结95例存在母乳喂养缺陷的初产妇提高母乳喂养有效率的护理对策。通过产前宣教;产后以技术的指导,教其正确的喂养方法及早吸吮的重要性;及时提供帮助,乳房护理、饮食指导;同时在精神上给予鼓励,重视产后回访工作,使之克服困难,坚持母乳喂养这一佳的育儿途径。95例存在母乳喂养缺陷的初产妇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达90.8%。

    作者:邓娟妹;吕少卿;赖若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引经药桔梗作用及机理

    桔梗作为常用中药,在方剂学中多处用作佐使药,以“载药上行”。并且发现桔梗是一味广泛用于心胸、脾胃、心等脏腑的多功效药物,能够通利三焦,入气分。通过临床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桔梗在方中的配伍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桔梗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作者:雷莹;陈立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主要探讨运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从2010年的8月份到2012年的12月份收治的84名异位妊娠的患者运用随机的方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治疗组的患者运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独运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中的患者有14名痊愈,3名显效,4名好转,总体的有效率是50.00%;治疗组中的患者有21名痊愈,5名显效,3名好转,总体的有效率达到了69.05%,经过研究和统计分析得出,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治疗组明显高,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也比较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迎妮;马小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心肌梗死合并脑出血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以心肌梗塞合并脑出血为典型病例,讨论系统路径护理在治疗该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3-01于我院治疗心肌梗塞伴发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研究组44例采用手术路径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治疗12个月后患者生存状态。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状态,两组死亡、植物状态患者无差异,但研究组完全恢复和恢复良好者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有助于患者后期康复及各系统功能恢复,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