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霞映
目的:探讨银杏叶、厄贝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方法:选择选择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给予厄贝沙坦;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病例的血压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血压、胸闷、头晕、心电图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提示二者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治疗中能明显降压、改善患者的心、脑功能,无不良反应。
作者:谢登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和保障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3所二级综合医院的116名工作年限5年以内的年轻护士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部分可能是由于职业的高应激所致,应针对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吕碧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原理,讨论手术步骤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对手术的疗效和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手段,治愈率比较高,并发症在正确的护理方式下也可以得到恢复。
作者:胡京涛;孔凡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本科4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40例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除了与患病有关外,还与老化过程、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有关。结论:要想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作者:陶震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一般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疾病,而居急腹症的第三位。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及人口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肠梗阻的发病率也相对提高,患者常伴有其它老年疾病,手术率低,病死率高,故对老年肠梗阻的诊治更应该提高警惕性。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肠梗阻87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38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ASAⅠ-Ⅱ级无痛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丙泊酚2mg/kg(B)、地佐辛0.1mg/kg(D)、舒芬太尼0.1ug/kg(S组),D和S组都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D和S组分别静注地佐辛和舒芬太尼,2min后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颈锥切时(T2)、术毕清醒时(T3)各时刻点的MAP、HR、RR和SpO2和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术后10min的宫颈痛VAS评分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T0时MAP、HR、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T0比较MAP、HR、RR、SpO2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MAP、HR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宫颈痛VAS评分均大于D组、S组(P<0.05);S组SpO2T1、T2时明显下降,且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在无痛宫颈锥切术的麻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红;张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44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使用具有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护理,对护理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满足患儿的身心要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小包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通过使用体会总结小包装饮片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利大于弊,应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调配模式。
作者:胡爱红;陈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64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个性化护理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护理后的患者的剖宫产和胎儿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度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37.50%,低于对照组59.38%;研究组胎儿质量低于2.5kg 是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予以专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的剖宫产率,并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姣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共72例脑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干预,从手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有帮助,有效提高病人的手术依从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春红;范春燕;殷红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宫腔镜检查术的特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宫腔镜检查术中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保证宫腔镜检查术顺利进行,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肖岚;肖丽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20例复发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葛根定眩胶囊加常规治疗60例和西比灵、敏使朗等常规治疗60例,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症状,减少复发( P <0.05)。且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有效。
作者: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全世界吸烟人数约有12.2亿,每年就有49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占总死亡构成的1/10,预计2030年该数目将升至1000万,其中700万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构成的1/6[1]。吸烟有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控烟策略的认识和赞同情况均远远不够。有效的健康干预,是达到控烟目的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人群宣教,提高了人们戒烟的主动性,可有效减少由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的疾病。为研究社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效果,我们从2011年起对某小区居民进行以控烟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监测。
作者:周梅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两组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破裂是妊娠期和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及处置不及时直接威胁母儿生命及健康。近年来,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越来越常见,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子宫破裂,但其具体的发生情况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探讨目前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褥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系统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患者对其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将褥疮发生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宣教后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预防褥疮依从性及重视程度,从而降低其褥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康瑞芳;Wang Yin-xian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偏头痛是以发作性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伴反复发生的一侧或双侧头痛,而间歇期完全正常为临床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压力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因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近年来笔者放血疗法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榕;高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生物遗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我国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开展相关防治管理工作。探讨社区管理模式,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16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随机性地分成两组,每组80人,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实验组: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多次根管治疗。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疗效明确,试验副作用小,而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孟庆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约20%-25%的女性和7%-15%的男性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本病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单腿、双腿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往往在怀孕后常发生或加重。对于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的咳嗽等○1。近十余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给下肢静脉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仍然是外科方法的主要内容。近年我科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改良,疗效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姚明;关克勤;贾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