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目的:分析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到我站就诊的拟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共130例,选择 SONSITE TITAN便携式彩超,3.5-5.0MHz 探头频率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在130例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超声波检测行手术后,50例人工流产术成功率为98%,21例清宫术成功率为95.2%,25例取环术成功率为96%,34例放环术成功率为100%。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结论: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黄碧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有限卫生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危害,并给出了合理用药的建议,以期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吴玉千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走过性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心绞痛,其症状较为特殊。患者常见行走或活动初期发作心绞痛,继续行走或活动后心绞痛反而逐渐缓解或消失,故被称为走过性心绞痛。这种特殊类型心绞痛临床上极易漏诊、误诊。
作者:于孔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儿童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及其他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对儿童牙颌发育的影响。方法:将牙颌发育正常的儿童240例作为对照组,将牙颌畸形患儿170例作为试验组,进行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不良习惯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不良习惯均对牙颌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各组间 P 值均小于0.05)。结论: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均可导致牙颌畸形的发生,提示应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陈维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妇产科患者并参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在就诊流程、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的日常护理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使患者了解就诊流程以及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加强患者对护理满意的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承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9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防治措施。结果:9例病人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后脂肪液化以肥胖、腹部手术史、缝合技术以及术中用甲硝唑冲洗伤口等有关。
作者:王海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3月,于我院共计有60例老年病患被确诊为 CDPD,以MNA 问卷做营养评价,并检测病患 PAB、ALB 及 LY#指标水平。结果:老年 COPD 病患处于高危状态的比例为60.5%(36/60),显著高于营养优良的32.4%(18/60),营养不良的7.1%(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AB、ALB 及 LY#指标显示,老年病患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36.7%,25.0%,以及51.7%。结论:老年 COPD 病患易发生营养不良,且通常处于高危状态,临床治疗时应及时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做好相应治疗处理。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牟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D-乳酸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了解CAP患者肠黏膜损害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AP患者作为观察组,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及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浓度和CRP浓度。结果:1.观察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重症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高于非重症组(P<0.01)。3.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血清D-乳酸与CRP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742,P <0.01)。结论: CAP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李轲;朱述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在我院妇产科室的实施现状,通过护理人员对胎动不安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陶莎;穆欣;孙锐;贾丽丹;吴效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论述糖尿病发病的因素、总结临床表现、着重阐述各种治疗方法,对糖尿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李金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中老年男性,疝反复出现且多数病人伴坠胀或疼痛,生活及工作非常不便,而中老年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是唯一根治方法。近年,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腹股沟疝修补术强调尽可能保存解剖功能,使其保留接近正常的腹股沟防御机制,旧的修补术式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我们自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聚丙烯网片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法),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家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利尿强心、扩血管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和安体舒通,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7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时间存活率。
作者:陈美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梗阻Ⅰ期手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方法:选择本院结肠或直肠癌梗阻行结直肠灌洗和Ⅰ期切除肠吻合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术中经肛门放置两条引流管在肠腔内,术后接引流袋持续引流并冲洗后注入石蜡油,对照组术中肠腔内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定时进行扩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早,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梗阻Ⅰ期切除肠吻合术后经肛门肠腔内放置引流管冲洗并注石蜡油,能有效地促进肠蠕动、预防和减少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献芬;梁冲;宁志婵;黎振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部门培训,完善及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及经验交流,提高认识,转变服务意识,加强三基培训,加强护士分层次培训,开展操作技能的比赛及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及参与性,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安全意识的普及教育,鼓励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推行以“温馨、安全、精细”为主题的护理理念,不断强化规章制度及重要流程的学习,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结论: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护士责任感明显增强,护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各项工作流程优化、合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保障护理质量安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梁春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门诊儿科疾病分布特点级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儿科处方2700张,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附件“处方点评工作表”的内容及根据调查需要调整的补充指标,逐张逐项查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儿科门诊患儿就诊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87.91%),抗菌药物处方率为85.57%,输液处方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率占联合用药的78.0%,不合理用药处方114张,存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情况。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超适用证用药等现象。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使用效果及不足。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间本镇所属辖区内的100名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并自行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已婚妇女文化程度、避孕知识认知度、避孕药具使用以及使用后效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名研究对象中,选择橡胶避孕套及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妇女过多,其比例为53.0%及36.0%。而因文化差异而对其避孕药具使用方式选择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组中发生避孕失败的妇女共24人,占24.0%。而统计后导致避孕效果失败的原因则主要为方法不当、停止使用及药具过期。结论:我们应有效加强普及对于避孕药具的相关使用知识,增加社会人群对其的具体认知。为人群进一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盛文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前胎儿监护包括无刺激试验(NST)及催产素应激试验(OCT),在这里讲的是门诊孕妇无刺激试验,以下简称 NST。它是指在没有宫缩也没有其它外界负荷刺激的情况下,对胎儿进行的胎心率宫缩图观察记录,是测定胎儿胎盘机能状态较为理想的方法。NST 不仅适用于高危妊娠、妊娠晚期自觉胎动减少,而且现在是门诊晚期孕妇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郑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经验,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研究近几年来本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26例好转,无好转或病情加重20例,死亡10例。结论:早期诊治糖尿病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新红;王健忠;刘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乏力、纳差、腹胀2月”入院。患者近2月反复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外院查肝功:血清总胆红素(TBIL)95.4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72.4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1 U/L ,白蛋白(ALB)34.7g/L,球蛋白(GLB)43.2g/L,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体(Anti-HBe)、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均为阳性,甲、戊肝抗体阴性,腹部 B 超:门静脉增宽,内径1.5cm,腹腔积液5.2cm,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04×109/L,红细胞(RBC)4.51×109/L,血小板(PLT)60×109/L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4.6秒,乙肝病毒 DNA定量:9.242E+03拷贝/毫升,初步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给予抗乙肝病毒、退黄、护肝等综合治疗1周后,患者腹胀无明显缓解,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甲胎蛋白正常,胃镜下未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查上腹部彩超:肝内查见多个囊性暗区,壁薄,内清晰,门静脉内径1.1cm,脾厚2.1cm。综上所述,患者虽有乙肝病毒感染,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诊断不成立,应考虑其他原因所致反复乏力、腹胀。进一步行磁共振水成像检查(MRCP)提示:Caroli 病 I 型(图1、图2),修正诊断:(1)Caroli 病 I 型,(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患管相通,肝外胆管及胆总管未见扩张。
作者:刘舒舒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