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脱水降颅压、脑保护、对症及支持治疗;综合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针灸及中药口服灌肠。28天后统计疗效。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88%,西药组总有效率64%,综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乔小利;邱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响应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我院于2011年实施电子病历。其中护理记录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真实客观的记录,它反应了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护理人员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处理患者的全过程,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原始文字记载。在法律建设加快,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提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今天,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规范护理记录已成为防范护患纠纷的重要任务。
作者:易香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指标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 erentiation antigens,CD)CD4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 CK18,分析常规病理未发现转移灶的胃癌淋巴结是否存在胃癌微转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D4和 CK18在胃癌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7%患者(10.7%淋巴结)CD4阳性,23.3%患者(9.9%淋巴结)CK18阳性;进展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存在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利用 CD4和 CK18因子监测胃癌微转移敏感度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因素,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高小虎;李振想;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胸背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常规治疗主要以口服及外用抗生素和维 A 酸类等抗炎药物为主,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疗效欠佳。近年来我们采用 LED 红蓝光联合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繁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诊科是救死扶伤的前沿的阵地,是集院内急救、留观、输液、注射等为一体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轮班制和经常要面对死亡刺激[l]。这些都导致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紧张的工作环境导致了急诊科护士工作疲倦感,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工作效率。还影响工作质量[2]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我院急诊护士的压力状况调查分析,寻找应对措施,消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护士健康身心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殷俊;施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气胸采用在局麻下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进入胸腔内观察,离断小的粘连带,修补大于3mm 的肺大疱,对胸膜破口喷洒滑石粉或应用纤维蛋白胶修补,预防复发。结果:20例经回访均治愈。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李冠华;魏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精细整形缝合技术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就诊的50例颜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整形美容手术,具体给予精细清创法处理创面,并进行精细整形缝合术,分层处理软组织损伤,术后给予抗瘫痕药物治疗。结果:经过精细清创和精细整形修复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愈合效果。其中伤口愈合良好46例,伤口轻度感染4例。术后随访,精细整形修复的患者,颜面部瘫痕不明显,局部皮肤平坦光滑。结论:精细整形缝合技术是治疗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理想治疗技术。
作者:夏清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翠绿宝石激光联合双波长立体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应用 Cynosure-AccoladeTM 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联合Cynosure-Af irmTM 双波长(1320nm+1440nm)立体点阵激光(美国 CYNOSURE 公司生产),治疗黄褐斑患者157例,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15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基本治愈56例(35.6%),显效88例(56.1%),好转12例(7.6),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所有患者均述面部治疗区域皮肤质地较以前更光滑细腻,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采用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联合双波长(1320nm+1440nm)立体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林泽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行健康教育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外科疾病患者在针对性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吕婷;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出血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对策。结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王燕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介绍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该人群的膳食结构组成和现状,并探讨分析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以及膳食调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的社会要求。
作者:周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静滴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抗感染、雾化治疗(万托林、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滴,治疗组(30例)硫酸镁静滴,对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能提高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显效率,有效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郭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23.1%。讨论:以影响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出发,确定合理的预防对策。结论:安全隐患预防对策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依据 SPICES 评估证据,对脑梗死病人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53例脑梗死病人进行 SPICES 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时在 SPICES 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总结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就诊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本组24例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了常规有效的护理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后,康复以及好转的患者有22例,说明本院针对于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还是可行的,效果也是较为满意。结论:老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高发人群,医护人员应该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方法。
作者:孙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腰椎管狭窄采取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的具体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选择单纯后路减压治疗法,观察组选择后路减压联合内固定植骨治疗法,对比两组的具体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优良率,观察组(86%)明显高于对照组(61.6%),P<0.05;观察组的椎弓根内固定位置较好、无松动、植骨融合良好,均好于对照组,P<0.05;但对比术后腰腿痛情况,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治疗腰椎管狭窄,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崔涛;吴学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由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及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蜂窝组织炎)传统医学认为:“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由于“经产带下”及不洁性生活史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遗留为慢性炎症。时常少腹部坠痛及胀痛、伴腰酸痛、畏寒、头痛、带下量多、异味重等22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详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娟;张怀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102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治疗前、1个疗程、2个疗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脂水平除 TG 有显著升高(P<0.05),HDL-C 降低(P<0.05)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 TC、TG、LDL-C 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而 HDL-C、APOA1水平均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1个疗程后相比较, HDL-C、APOA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前、1个疗程后的 TG、LDL-C 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壮;周忠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荼碱组(观察组)50例,氨茶碱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荼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及需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对89例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结果。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心理需求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不同心理需求实施护理,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完成强化期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萍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