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美西律片致双手震颤1例

沈达涛;滕云志;施晓红;王美琴

关键词:盐酸美西律, 双手震颤
摘要:患者男,87岁,诉:双手震颤1月,加重1周,于1月前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细微震颤,1周来逐渐加重,以致不能握筷子和拿笔写字。查体:神志清楚,面部表情自然,行走步态平稳自如。体温:36.30C,血压120/70mmHg,呼吸:16次/分,脉搏:63次/分,心率63次/分,律不齐,偶有早搏。皮肤、巩膜无黄染,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心率63次/分,偶有早搏:肺部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啰音,全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肿大。双手有较明显的静止性震颤,无强直和运动徐缓,双上肢摆动自如,无慌张步态。日常生活中不能流畅写字,拿筷子就餐。抽血化验示:血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通过详细体检,基本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帕金森症的诊断。双手震颤的原因待查。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间盘突出症射频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目的:通过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射频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对这类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所有患者行射频介入治疗,并对其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一系列术后护理,84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并发症都得以好转痊愈,除2例患者偶尔仍有轻度腰疼症状,患者腰痛不再复发。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射频介入治疗时,在术后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患者腰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农村开展0-6岁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体会

    0-6岁儿童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儿童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高低的指标之一。县-乡-村三级管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作者:卢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翼状胬肉的非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发病机制普遍认为是紫外线照射、风沙刺激等所致,病变累及瞳孔区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目前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胬肉,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如果能较早地采用一些非手术治疗手段,则可以使胬肉消退或控制其发展,从而避免手术。

    作者:顾秋艳;李朝鹏;王榕;王菲;白杰;范亚敏;张陈;葛曲娜;马兴友;董泽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复目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及局部离子导入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8例(176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90只眼和西医对照组43例86只眼。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点眼,4次/日,维生素 C、钙剂、甲氰咪胍口服(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治疗时间),眼部症状明显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口服,连用3天后停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疏风清热除湿止痒汤剂并给予中药汤剂局部离子导入。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西医对照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和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 和 PR 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60%。临床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术后辅以放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术后第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7%和68.9%。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其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丽;赵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原急性肺水肿高危人群的探讨

    目的:了解高原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探究高原急性肺水肿不同差异个体易感性,总结高危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00名受试者分为 A、B 两组,进行高原环境模拟实验。每组各200人,其中 B 组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受试者的症状、体征和肺部 X 线表现,对其进行肺动脉压、血电解质及血气分析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受试者模拟海拔3300米以上的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1.5%;模拟海拔高原3900米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3.5%;海拔4500米的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为9.5%。其中身体状况不佳(疲劳、饥饿、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的受试者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患病率29.0%明显高于身体状况良好的受试者6.0%,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高原急性肺水肿的男性患者44人(68.8%),明显高于女性患者20人(31.2%)。结论:海拔高度是发生高原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疲劳、饥饿、免疫力低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性别均为诱发高原急性肺水肿的重要因素。

    作者:史和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基地细胞样乳腺癌(即 BLBCs)的形态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征,并研究其诊断与判断标准。方法:选取10例 BLBCs 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形态学的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验。另外选取10名腔 A 型乳腺癌患者作为参考组,同样进行如上观察与检验。结果:BLBCs 的形态学观察结果为:肿瘤间呈淋巴细胞侵润、地图状坏死、多见核分裂象、生长方式呈推进性均为 P=0.000,非典型类髓样癌表现特征为 P=0.015,核样呈泡状为 P=0.017;BLBCs 免疫指标为:Vim、cyclin E、CK5/6均为 P=0.000,SKP2为 P=0.007,CD117为 P=0.018。结论:BLBCs 为特殊种类的亚型侵润性乳腺癌,通过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查结果能够对 BLBCs 进行诊断。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臀位胎膜早破的处理及护理

    通过对臀位孕妇胎膜早破的诊断、处理及护理体会。注意胎儿监护并做好早产儿抢救准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探讨专病专科能力,从而加强专科专病的理论知识学习,落实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知识。

    作者:蔺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产儿合并医院内感染致死亡一例分析

    1病历资料患儿,女,生后30分钟,以早产儿生后20分钟为代主诉于7月15日23:45分收入监护室,患儿系 G3P2孕31W+1因母亲患前置胎盘出血保胎失败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350g,身长41cm。出生后患儿全身紫绀,无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给予纳洛酮肌注、吸氧、新生儿复苏抢救后转入监护室,呈早产儿貌,皮肤发绀,呼吸急促可吸气性三凹征,四肢肌张力低,足底纹理<1/3。入院诊断:1.早产儿2.新出窒息3.低出生体重儿4.肺透明膜病?入院后给予固尔苏240mg经气管插管内滴注以改善肺内通气,并给予维生素 k1预防出血,阿洛西林预防感染及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两天后患儿呼吸改善改为鼻导管给氧。生后第二天患儿开奶后出现呕吐,腹胀,立即停止经口喂养,行胃肠减压、禁食,并给予持续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一周后再次开奶,小量缓慢增加奶量,无异常。至生后第十五天,患儿出现拒奶、面色发灰、胃储留、呕吐、反应差、不哭等症状,我们意识到是否出现了院内感染,立即采取采血查降钙素原升高至0.24mg/ml,CRP5.6mg/L 均提示细菌感染,采血做细菌培养,并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加强隔离措施等。于生后第十七天的9:00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全身皮肤发花,测血压55/30mmHg,立即行心肺复苏,扩容纠酸,改善呼吸,再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抢救9小时后无效死亡。后经全科医护人员死亡讨论,分析死亡原因为新生儿医院内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克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7天后患儿血液细菌培养回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此菌为多重耐药菌,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细菌之一,进一步证实了患儿死亡原因正是医院感染所致。

    作者:牛莉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超声应用的宫外孕价值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1]。近年来由于超声显像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宫外孕及治疗的选择和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新途径。我们自2010年3月~2013年2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宫外孕36例,并经手术证实。

    作者:李霞;杨铁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本文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机制,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各类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水平有所提高。

    作者:阳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5例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奥曲肽、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患者,随机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护胃肠黏膜,维持水电解质,补充血容量,支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奥曲肽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海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患者均先行 DSA 下窦道造影,明确病变范围后置留导管。采用臭氧窦道内注射和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每次注射浓度为30ug/ml 臭氧15~30ml,完毕即用医用透明膜覆盖15分钟,每日1次,7~15天为1个疗程;随后按外科常规冲洗换药等处理。结果16例患者痊愈,1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具有疗效显著,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韦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冈地区妇女更年期症状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本地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调查外冈地区沪籍、非沪籍各100名45-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以询问法获得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72.7%。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82.8%。非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69.1%。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24.4%。结论:更年期女性,特别是流动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予克拉霉素片15 mg/(kg·d)连服5 d停1 d,对照组予阿奇霉素片t10 mg/(kg·d)连服4 d停3d,为1个疗程,未痊愈者追加1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干预后第1周末和第2周末,研究组疗效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在干预后第5天,研究组减分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与阿奇霉素相当,且起效较快,安全性好。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ASCUS 在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在阴道镜下有异常图像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 ASCUS 的17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将142例有阴道镜异常图像的 ASCUS 患者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142例患者中宫颈活检示:慢性宫颈炎者有74例,宫颈上皮内癌变者64例(48%),其中 CIN Ⅰ级者36例(25%),CIN Ⅱ级26例(18%),CIN Ⅲ级6例(4%),宫颈癌1例。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 ASCUS 者,其组织病理学结果从炎症到宫颈癌均有可能,应结合阴道镜检查,能有效检出 ASCUS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CIN)及宫颈癌,在基层医院对 ASCUS 的处理有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彬;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住院精神病人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低钾血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10日至2013年6月10日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58例并发低钾血症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病员低钾血症很快纠正。结论:住院精神病人在入院起就应该高度重视低钾血症的发生,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低钾血症发生或使低钾血症很快控制。

    作者:魏明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60例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灌流治疗常见护理问题认识,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 YTS-150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预冲液为生理盐水,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者,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结果: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5例次、灌流器凝血3例次、治疗后血管通路止血困难4例次、超滤脱水计划完成不准确8例次。结论:治疗前要按操作要求预充灌流器、做好脱水计划;治疗中要加强体外循环通路外观的观察和健康宣教,治疗后做好护理交班等是保障灌流治疗安全顺利完成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蒋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金钱茵陈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163例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长期的慢性炎症及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使胆囊纤维化萎缩或增生肥厚,囊腔缩小,功能丧失,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胆囊可患有多种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病人为此而受到百般折磨。本病属中医“胁痛”范畴。

    作者:谢东梅;潘存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重复剖宫产术1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复剖产术的手术指征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数量分别为75例和72例,观察组为重复剖宫产患者,对照组为初次剖宫产患者,观察两组的母婴结局和手术指征。结果:高危妊娠为重复剖宫产术患者重要的手术指征,而社会因素为初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指征;在前置胎盘率、盆腹腔粘连率、子宫破裂率以及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术非常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以及盆腹腔粘连等,并且会引发新生儿窒息,加上高危妊娠是其主要手术指征,因此在临床上要对重复剖宫产术慎重使用。

    作者:王英杰;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