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

韦传军

关键词:臭氧, 感染, 窦道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7例患者均先行 DSA 下窦道造影,明确病变范围后置留导管。采用臭氧窦道内注射和外科常规换药治疗。每次注射浓度为30ug/ml 臭氧15~30ml,完毕即用医用透明膜覆盖15分钟,每日1次,7~15天为1个疗程;随后按外科常规冲洗换药等处理。结果16例患者痊愈,1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医用臭氧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不愈患者,具有疗效显著,简单安全等优点。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显色培养基检测沙门氏菌的认识与体会

    目的:总结本人在显色培养基检测沙门氏菌方面一些初步认识与体会;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本人在检验实践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结果: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种类、应用比对研究现状、注意事项等;结论:以供其他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马永;林真;陈少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渴病人的中医护理心得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于消渴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消渴病人根据临床不同症状进行分型施护。结果:辨证施护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消渴病人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曲艳玲;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利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提高抗凝治疗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间心内科收治的确诊冠心病并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在基础治疗一致的基础上其中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的阿司匹林片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后再次采血进行凝血项检查,比较两组血小板集聚率改善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凝聚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组的改善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是冠心病和糖尿病共同的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显得更为重要,氯吡格雷作为新一代的抗凝药物已经在临床有广泛使用,其疗效可靠,较传统的阿司匹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介使用。

    作者:庹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近5年剖宫产的指征的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云龙县妇幼保健院近5年2557例剖宫产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5年剖宫产原因占前三位的是:胎方位异常、社会因素、疤痕子宫、而且社会因素和疤痕子宫剖宫产率明显逐年升高。结论:剖宫产率上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控制剖宫产率需要孕妇、家庭、医生、医院及整个社会的积极配合。

    作者:杨振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护士是人类身心健康的维护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熟练的技术,还应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这些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但是,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给予的不公平待遇等因素的影响,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病人的康复。因此,促进和维护护士的健康心理状态成为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莫菊荣;陈燕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69例

    神经衰弱是大脑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导致以慢性疲劳、情绪不稳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并伴有多种身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的一组症候。病情常随社会心理因素的变更而波动。发病年龄以16-40岁为多,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病程在3月以上。我们对69例神经衰弱病例在常规心理治疗,抗焦虑和中药安神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艳;冯启亲;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2例 ANCA 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ANCA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NCA阳性患者中原发性即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 ressel vasculitis,AASV)11例(21.2%),继发于其他血管炎41例(78.8%);AASV患者较继发性患者男性患者多、病程短、出现肾功能不全早;两组患者均出现明显的乏力、发热、关节痛、浮肿、血尿;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对上述指标有缓解。结论:对ANCA阳性患者应查明病因、及早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作者:王学寅;张玉侠;ZHANG Hui;WANG Min;WANG Li-Ning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肛瘘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讨论肛瘘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方法,从而使其早起愈合。方法:对108例肛瘘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护理等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108例肛瘘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丽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种解酒中药溶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试验

    目的:本实验是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山东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虫草多糖溶液、虫草多糖+云芝多糖+猴头菇多糖混合溶液、猴头菇多糖溶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成功建立小白鼠连续诱发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以上三种解酒中药进行连续30天饮服给药,在第10、20和30天时采样进行 ALT、AST 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连续灌服白酒早期,虫草多糖+云芝多糖+猴头菇多糖混合溶液的保肝作用优于虫草多糖溶液和猴头菇多糖溶液。结论: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三种中药均有很好的保肝作用。

    作者:孟庆臻;宋双;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生素C对急性运动后橄榄球运动员血清NO、NOS影响的研究

    通过测定10名男子橄榄球运动员急性运动前后静脉血清中 NO 含量、NOS(cNOS 和 iNOS)活性,并同步检测血清 iNOSmRNA 的表达水平,观察 VC 对 NO、NOS 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牙周炎的氩激光治疗

    牙周炎的发展是一种慢性过程,患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龈溢脓、口臭等症状。当炎症继续,包绕牙齿周围的牙槽骨会被吸收而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牙间隙增宽,若不及时治疗,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患牙周炎拔牙的占拔牙总数的40%左右,从而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发音、咀嚼进食。更为严重的是,牙周炎的局部感染还可作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脏器患病。例如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消化道疾病、关节炎、虹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都和牙周病有关联。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作者:史宁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病种分析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主要病种,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提供的服务内容。方法:采取整群检查。结果:病种列居前三位的为: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病种集中,主要病种为传染病,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提供传染病人的发现,防控,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一般性治疗,咨询,危重病人的转诊等医疗服务功能。建议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建设,严格落实入所体检制度,保存体检证据,制定与当地地方医院双向转诊的技术标准。

    作者:罗峰玲;李新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浮针针灸盆腔炎22例临床研究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由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及子宫旁结缔组织、盆腔蜂窝组织炎)传统医学认为:“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由于“经产带下”及不洁性生活史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遗留为慢性炎症。时常少腹部坠痛及胀痛、伴腰酸痛、畏寒、头痛、带下量多、异味重等22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结果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2例。详细临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秀娟;张怀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反复腹胀恶心1年,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嗳气、反酸、恶心,以进食后为主,曾在外院作胃镜检查,镜下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并予对症治疗。平时口服保护胃黏膜药物,症状时好时坏。3天前上述症状在无明显诱因下又再出现,并有所加重。自发病以来,偶有发热,胸闷憋气,纳少,四肢瘙痒,寐差,舌淡、苔白,脉弦。无黄疸、头痛、头晕,无呕血、黑便等。大便2次/天,为不成形软便,无体重下降。既往有过敏史。门诊拟消化性溃疡收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发育尚好,营养不良,消瘦,慢性病容,神清,查体配合,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红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头颅五官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音清。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未触及明显肿物,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腹水征(-),肠鸣音活跃,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四肢脊柱无异常,双肾区叩击痛(-),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疹。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121g ,WBC10.40x 109/ L, NE%0.81%,%MONO8.8%,#MONO0.92x 109/ L,#EOS0.77x 109/ L;尿常规蛋白(-),管型(-),RBC(-),WBC(-)。大便常规RBC(-),脓细胞(-),虫卵(-);血沉正常;肝功能 ALB 51.6g/L,ALT 92U/L,A/G2.5;肾功能UA588umol/L。腹部立位片腹部肠管少量积气。肝胆脾彩超轻度脂肪肝,胆囊内胆汁淤积。入院作胃镜检查示食管、胃体粘膜光滑,未见溃疡糜烂,胃窦部粘膜轻度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光滑,未见溃疡。病理活检:粘膜及粘膜下肌层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浸润。后诊断:嗜酸细胞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痛:脾胃不和证。患者高敏体质,对大部分药物过敏,只能选择用药。西医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激素治疗。临时予维生素B6肌注;泮托拉唑注射液80mg,维生素C注射液2.5g,ivdrip Qd;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20mg,口服Qd。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药用:陈皮、半夏、枳壳、柴胡、香附、竹茹、莱菔子、紫苏、生姜、旋复花各15g,代赭石30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针刺选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合谷、上脘、建里,配合胃宁贴,每日20 min。患者入院后出现腹痛难忍,予异丙嗪注射液肌注对症治疗,病情有好转。于静点维生素C注射液中出现斑疹加重,停用维生素C注射液。余治疗不变。经20天住院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细胞0.071,诸症亦较前好转出院。

    作者:刘海军;贾志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局部囊性膨出,好发于颅内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破裂后可产生剧烈的头痛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植物功能障碍。动脉瘤一旦破裂,如不及时治疗,常常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45例动脉瘤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晓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30例诊治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本研究对涿州市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住院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诊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产生的并发症的具体因由以及相应护理行为。方法:2011-04-19到2013-07-25,我院有98例肾病综合征者。探讨98例肾病综合征者的并发症出现的具体因由,并探讨佳护理行为。随机将98例肾病综合征者分组: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对甲肾病组行日常护理,对乙肾病组行对症护理。之后,对比甲肾病组的护理结果和乙肾病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相对护理前,都有改善。其中,乙肾病组的护理效果比甲肾病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症护理比日常护理更能消减肾病综合征所伴有的并发症的危害,能使肾病综合征者得以优质生存、治疗。

    作者:薛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

    1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的重要意义1.1卫生保健课程是卫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整体论的健康观念,强化预防的观念,提高学生以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作者:王珺;虞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预见性地提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急诊服务需求量和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之间的差距,启动医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得到医院各部门的多方参与。同时训练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制定突发事件及抢救预案。结果:我科预见性地识别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取得了护士与病人互利的效果。护士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减少了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因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是减少急诊科护理风险问题的关键。

    作者:顾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专业学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感受,制订相应对策。方法:分析临床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感受。结果:通过分析学生针刺伤的原因和精神心理状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结论: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应重视临床护生的安全防护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发生。

    作者:肖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