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琳;张宁;李燕;郑一宁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实践对改善肺癌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将92例肺癌疼痛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接受疼痛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疼痛常规护理。分别于住院首日及第7日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强度、焦虑程度、疼痛影响评定及疼痛控制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程度及疼痛影响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案管理能够改善肺癌疼痛患者的疼痛相关症状及焦虑程度,应针对肺癌疼痛患者积极地开展个案管理。
作者:李虹彦;郭绍宁;殷欣;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软件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构建的患者参与、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软件系统,对2012年4-10月的144例住院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进行使用测试。结果:该软件临床应用方便,信息收集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库维护安全可靠,可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信息。结论:该软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道症状动态评估和监测,科学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为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患者应用网络系统报告临床结局等提供帮助。
作者:邓本敏;唐玲;皮远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以《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为教材,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危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常用降压药、家庭自测血压、血压的自我管理、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等。目的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降压达标率,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隋辉;李庆印;郝云霞;王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优化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对手术全期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原有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表格、人体四面图示、文字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培训,规范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皮肤情况。结果:使用优化设计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使用利于手术全期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检查,有效减少了因问题皮肤的交接遗漏而致的患者皮肤损伤。
作者:刘艳华;李慧;高小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我国综合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的培训模式。方法:采用理论培训、案例讨论和现场实践演练的方式开展培训。结果:培训开始前知识水平评估平均70分,培训后平均90.2分;14个理论培训综合评估平均97.1分,分组练习综合汇总平均98.4分。结论:综合医院应建立师资培训队伍,正确设计培训课程,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作者:张宇;谢丽娟;巩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水平。
作者:吴琼;李秋洁;洪素;张勤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构建科学、全面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专家40名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函询的群体权威系数为0.87,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00%、92.10%,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8、0.31。终形成的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及25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为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锐;石秀杰;宋艳;谷晓丽;吴琼;宋知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护士工作家庭增益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全面认知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荆州市8家医院589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作家庭增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家庭增益总均分为(4.03±0.84)分,其中工作-家庭增益、家庭-工作增益两方面的得分分别为(4.02±0.85)分、(4.05±0.74)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学历、年龄及是否轮值夜班是工作-家庭工具性增益的影响因素;职务、职称、人事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医院等级是工作-家庭心理性增益的影响因素;年龄、婚姻状况是家庭-工作工具性增益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是家庭-工作心理性增益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工作家庭增益明显,工作领域变量与工作家庭增益密切相关。
作者:刘克英;徐莉;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职业性腰背痛培训在缓解ICU护士腰背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7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2)。实验组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和10min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30min的人体力学知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13±0.72)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23±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职业性腰背痛培训能有效缓解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
作者:田素斋;唐丽梅;宁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院感防控是增进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是医务人员与耐药性细菌斗争的关键。7月23日,英国皇家护理学会(RCN)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医院获得性感染防控工具包已更新。
作者:陈桂英(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本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情况,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和形式,为今后对新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122名本院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需求总得分为(468.89±11.82)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排在前5位的条目是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一般知识,化疗给药初级培训,具备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危急救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护患沟通技巧,计算机能力。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丰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模式,以满足护士的需求,从而达到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作者:卿利敏;谌永毅;邹艳辉;曾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发展适用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自我管理的测评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访谈,发展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评定和预试验,形成包含5个因子44个条目的初始量表;调查江浙沪地区“三甲”医院的313例CAPD患者,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含有28个条目的5个公因子:换液技术操作、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及社会回归。累积解释变异率为64.567%,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63,Cronbach’sα系数为0.926,奇偶折半系数为0.960,重测信度系数为0.937。结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CA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评价。
作者:庞建红;汪小华;赵黎;傅雪琴;姜小梅;仇静波;许义;汪年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40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61.49±3.70)分,各条目平均得分为(2.78±0.44)分。其中,法律/伦理实践维度得分高,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低;职称和手术室工作年限是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仍须提高;核心能力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曾英玉;杨冬叶;吴晓丹;张美芬;成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描述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特征,为针对性地制定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第一季度上报的跌倒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跌倒发生时间以1:00~2:00、6:00~7:00时以及20:00为主;因心律失常发作所致跌倒后损伤程度高于非心律失常发作所致的跌倒。结论:应根据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及疾病特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郝云霞;李庆印;李菀;梁洁;赵京媚;张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80例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技能管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改变情况。结果: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总分为(77.31±10.64)分,较干预前的(70.24±1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答错率仅为5%~25%,比干预前降低了35%~55%。结论: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技能管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作者:万霞;谈静;樊春华;陈明珠;吴颖;曹蓉;陆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一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参与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自主参与问卷(IPA)对271位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一周的社会参与总分为(61.14±13.44)分;各条目均分为(2.45±0.54)分。研究对象的焦虑得分为(8.43±4.88)分,阴性为152例,阳性为119例(43.9%);抑郁得分为(8.48±4.79)分,阴性为145例,阳性为126例(46.5%)。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得分与社会参与得分成正相关(P<0.01)。结论:心理状况和社会参与密切相关,在康复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负性情绪,以改善其社会参与障碍。
作者:贺亚楠;周嫣;周兰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口腔癌危险因素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对口腔癌的认知与关注度。方法:选取在某医院口腔科普通门诊就诊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癌危险因素及前驱症状的健康宣教,同时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对口腔癌危险因素的认知有明显改善(P<0.001),其中对于吸烟、饮酒的认知率分别提高至86.58%与67.07%;对于口腔癌的临床前驱症状的认知有明显改善(P<0.001),如无痛性口腔红/白斑的认知率提高至74.39%。结论:健康宣教干预策略对提高患者对口腔癌危险因素的认知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杜雪琳;张宁;李燕;郑一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科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从19.50%降至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科病房患者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郭彩利;林欢;孙春红;樊婷;余艳丽;王宁;周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作者: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