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霞;谈静;樊春华;陈明珠;吴颖;曹蓉;陆群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科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从19.50%降至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科病房患者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郭彩利;林欢;孙春红;樊婷;余艳丽;王宁;周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软件对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肿瘤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系统,结合计算机和网络构建的患者参与、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化疗消化道症状综合评分软件系统,对2012年4-10月的144例住院化疗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进行使用测试。结果:该软件临床应用方便,信息收集完整,数据处理快捷,数据查询、统计快速准确,数据库维护安全可靠,可为医务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信息。结论:该软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道症状动态评估和监测,科学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为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的管理、科学研究以及患者应用网络系统报告临床结局等提供帮助。
作者:邓本敏;唐玲;皮远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罹患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伤害,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严重创伤。由于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了解,不能预测疾病的发展和今后的生活,加上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检查、治疗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使患者无所适从,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增加了其患病过程中的压力,引起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基于人文关怀的照顾,如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心理支持、生活照顾等,帮助患者重塑信念和希望,提升患者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与病魔斗争的信心,有利于治疗和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亚洲地区大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年门诊量67万余人次,年住院量4.8万余人次,肿瘤医院优质的人文环境与护士的温馨服务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好评。为此,本刊特邀肿瘤医院的护理部徐波主任,为我们阐述肿瘤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及其丰富内涵。
作者: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探索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尝试在妇产科护理英语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结果显示,行动导向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护理英语学习方法的改善、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可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
作者:侯小妮;佘燕朝;郝玉芳;孟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居家护理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卫生政策。目前,居家护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居家护理中心的运营模式及管理特色,以供国内护理管理者学习和借鉴,并尝试将其应用到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的居家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也为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居家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凡国华;Daiwei Lo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医护人员对预先指示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在临床医护人员中推广预先指示观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市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298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医护人员预先指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86.6%的医护人员支持使用预先指示,子女情况、患者家属因素(曾遇到患者家属因治疗措施争执)、患者自主权、促进安乐死的应用、有被滥用的可能(患者可能被迫签署及医生会忽视病情)、医护人员主观因素(工作中情感负担过重、讨论预先指示显得冷漠麻木及应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等为预先指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对预先指示的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为预先指示的应用做好准备。
作者:张汛滔;郭燕;徐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护理工作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鉴于实习护生的特殊身份和护理工作性质,目前关于培训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培训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参考。
作者:孙众;王琦;刘天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居各类疾病之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心血管病预防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护士在心血管病预防中的角色和作用等方面对国外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护理工作者在心血管病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丁舒;吴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7月25日,上海虹口区积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参与等多种形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老年护理行业,据悉,该区已鼓励上海天伦等8所社会办医机构转型或承担老年护理功能,今年并将新建社区家庭病床5000张,为行动不便的重症、失能老年患者提供便利,以化解老龄人口日益激增的就医需求。
作者:新华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7月23日,《中国护理管理》微信订阅号开通一周年,网友在微信平台“互动社区”参与话题,为本刊微信订阅号留下祝福和建议。《中国护理管理》微信订阅号为业内精品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专业的护理资讯、科研写作及护理管理常识,同时打造集投稿查询、过刊文献免费浏览、医院护理风采展示、护士交流互动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本订阅号开设护讯、天使风采、行业资讯、科学管理等栏目,欢迎各地护理同仁为本平台提供优秀稿件和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hlgl@vip.163.com,联系电话:010-6331876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水平。
作者:吴琼;李秋洁;洪素;张勤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优化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对手术全期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评估,以降低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原有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表格、人体四面图示、文字书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培训,规范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临床应用,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皮肤情况。结果:使用优化设计后的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患者,皮肤异常情况的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患者皮肤交接单的使用利于手术全期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检查,有效减少了因问题皮肤的交接遗漏而致的患者皮肤损伤。
作者:刘艳华;李慧;高小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及养老机构对老年护理人才数量、知识、核心能力及专业设置需求,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浙江省35家医院、28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253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对不同学历老年护理人才均有较大需求,对老年护理知识有不同需求,要求老年护理人才具有老年应急处理和重症抢救能力等9项核心能力;超过70%认为现阶段以开设老年护理班适宜,超过90%认为有必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结论: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需要不同层次老年护理人才,须以知识、核心能力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方式等改革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需要。
作者:陈凌玉;张玲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实践对改善肺癌患者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将92例肺癌疼痛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接受疼痛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疼痛常规护理。分别于住院首日及第7日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强度、焦虑程度、疼痛影响评定及疼痛控制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强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焦虑程度及疼痛影响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案管理能够改善肺癌疼痛患者的疼痛相关症状及焦虑程度,应针对肺癌疼痛患者积极地开展个案管理。
作者:李虹彦;郭绍宁;殷欣;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48例,实验组165例。向对照组实施母乳喂养口头宣教,对实验组应用《实用母乳喂养手册》实施面对面、一对一的哺乳知识与技能指导并于产后5周、11周实施母乳喂养电话指导2次。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3天、6周、3个月时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3天和6周时,实验组产妇的B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产后3天、6周、3个月时,实验组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戴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行肘关节松解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5-11月和2012年6-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的行肘关节松解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5-11月入院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6-12月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从入院开始,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对疼痛的认识,评估患者,采用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措施,同时给予患者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24h,功能锻炼后2h的疼痛值,同时比较出院后1个月复查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h、24h,功能锻炼后2h的疼痛值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复查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肘关节松解术的患者中进行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行为和职业认同,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怀评估问卷修订版(Modified CARE-Q)和职业认同量表,对4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行为的评分为(268.1±37.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30.92±9.28)分,处于中等水平。护士人文关怀行为评分与其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165,P=0.000)。结论:临床护士社会心理或情感维度的人文关怀行为仍然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来改进护士的人文关怀护理是可行的。
作者:邱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QWL7-32)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及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湖南省邵阳市5所县级医院共43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离职意愿总分为(15.67±3.13)分;不同学历、任职方式、职务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值夜班情况、月均收入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职意愿总分与职业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特征的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之间存在着不同;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生命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
作者:徐东方;陈新;邵秀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临床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PNKAS)”及一般资料问卷,对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48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先心病PICU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总体较差,平均得分为(14.02±4.03)分,平均正确率仅为34.20%;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的护士对小儿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心病PICU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强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并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疼痛处理。
作者:郑中燕;李庆印;贾艳;梁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