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旭;唐际存;叶招明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30例.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大SUV值(SUVmax),并分析PET、PET/CT和HRCT三者的确诊率.结果 PET显示30例缅支气管肺泡癌病例中有19例SUVmax≥2.5,呈阳性改变,占63%.5例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另外还有3例为混合性结节(实变结节周围伴有磨玻璃影),22例为实变结节.HRCT显示这类病灶多位于双肺上叶,大多位于肺野外围胸膜下,病灶呈小斑片状或结节状,形态不规则,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5例,胸膜凹陷征21例,空泡征4例.PET、PET/CT和HRCT三者的确诊率分别为36.67%、93.33%和93.33%.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SUVmax值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价值有限,对病变活性程度可作一般性参考.在诊断时应充分发挥PET/CT影像与功能融合的作用,多从影像学角度进行判断(特别是HRCT的BAC征象),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柳伟坤;李向东;全江涛;欧阳习;郑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获得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Ⅱ型受体(mVEGFR2)胞外1-4IgG样结构域融合蛋白并验证其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RT-PCR法从孕龄14d的Balb/c小鼠胚胎组织中扩增mVEGFR2D1-4基因,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2a,构建重组质粒pET-42a-mVEGFR2D 1-4.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中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后,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ELISA法检测纯化蛋白的抗原活性,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检测该融合蛋白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阻断作用.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mVEGFR2D1-4;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pET-42a-mVEGFR2D 1-4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化后可以成功诱导并纯化出大小与预期一致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证实纯化的蛋白能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ELISA检测显示纯化后的mVEGFR2D1-4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并且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证实其能阻断VEGF对HUVEC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成功获得mVEGFR2D1-4/GST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以VEGFR2为靶点的抗肿瘤主动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伟;殷小涛;李云奇;田仁礼;阎瑾琦;高江平;于继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甲磺酸帕珠沙星在血清、龈沟液和唾液中药物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 色普柱为AgilentZorbax SB-C18(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三乙胺溶液(0.5%磷酸,1%三乙胺)=(155∶850),紫外检测波长为245 nm,流速为1.0 ml/min.样本处理采用甲醇沉淀蛋白,上清吹干,流动相复溶残渣,离心后上清20μl进样检测.结果 样品中帕珠沙星色谱分离完全,无内源性物质干扰,在25~10 000 ng/m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回归,线性方程为Area=0.10837903*Amt+0(r=0.99953).检测灵敏度高,低检测浓度可达到10 ng/ml,回收率,在91%以上.结论 HPLC可以迅速、准确地检测出甲磺酸帕珠沙星在血清、龈沟液和唾液样本中的含量.
作者:蒋一;李鸿波;鄂玲玲;吴霞;刘洪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延迟增强核磁共振(DE-MRI)评估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法制备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方法 麻醉后,经小型猪右侧股动脉置人2.0 mm×15.0 mm球囊至左前降支(LAD冲远段,完全封堵血流90 min.DE-MRI评估心梗后梗死面积及心功能变化,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结果.结果 DE-MRI显示平均心肌梗死面积为10.2±2.9 cm3.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搏量均明显下降(P<0.001);而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左室收缩末容积均升高(P<0.05).DE-MRI结果和左室短轴病理切片相对应.结论 建立了有效的评估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适用于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尹巧香;赵玉生;王姮;裴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继发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LDVT)的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 36例IVCS继发急性LDVT,予以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2例术中明确为IVCS合并陈旧性LDVT急性发作,放弃左髂静脉支架置入术.34例经左股静脉切开,以Fogarty上行取栓,远心端序贯挤压取栓.2例予以覆膜支架,32例予以裸支架植入髂总静脉.术后常规抗凝溶栓,动态监测患肢周径、D-二聚体、血清纤维蛋白原(FBG)和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2例髂静脉支架展开不良行球囊扩张后残留血栓经裸支架挤入管腔中,予以接触溶栓5~7 d;1例裸支架向后移位予以再次支架纠正;3例因溶栓致FBG下降出现自限性出血.34例取栓患者治疗第3、6、30和180天患肢周径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踝上5 cm:F=3.060,P=0.030;膝下10 cm:F=3.114,P=0.028;膝上10 cm:F=2.961,P=0.034),治疗第3、6、30和180天的D-二聚体水平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F=3.869,P=0.011),治疗第3、6、30和180天的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1.163,P=0.345),总显效率83.3% (26/34),总有效率91.2 %(31/34).结论 针对IVCS合并急性LDVT,尽可能地取净血栓恢复血流通道后,以支架径向支撑狭窄或闭塞的髂总静脉,具有可行性.
作者:周忠信;符方勇;林智琪;潘春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身心应激模型,探讨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粘膜超微结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胃组织胃泌素受体(GASR)、空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Ⅱ型受体(VIPR2)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奥美拉唑组,采用慢性身心应激方法建立大鼠应激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透射电镜法观察腺胃区胃粘膜组织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放免法测定血浆ACTH和血清CORT的变化,并用RT-PCR法检测胃组织GASR、空肠组织VIPR2 mRNA表达变化.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形态及大小正常;模型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细胞器及胞核受损严重;其余治疗组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好转.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逆散方各给药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血中ACTH和CORT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而胃组织GASR mRNA表达均升高,空肠组织VIPR2 mRNA表达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显著改善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的微观病理形态,调节脑肠轴状态并可改善胃组织GASR、空肠组织VIPR2 mRNA表达.
作者:谢慧臣;刘芬;杨强;熊常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常温非体外循环情况下优先完成主动脉弓部分支重建在全弓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使用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术式治疗的A型夹层患者23例.建立体外管道:将四分叉人工血管单分支侧与体外循环动脉管连接,并通过Y型管连接股动脉插管.重建弓部血管:依次行弓上三血管与人工血管三分支吻合,并由股动脉供血.完成分支重建后,插二级管,开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后,完成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弓部吻合,后完成人工血管近心端与升主动脉根部吻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总循环时间187±60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5±8 min,平均鼻咽温22±2℃.死亡1例(43%),术后暂时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8.7%),术后意识恢复时间6~48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短18h,11(48%)名患者在48 h内脱离呼吸机,ICU停留时间3~7 d.结论 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术式可明显缩短复杂弓部手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闭时间,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作者:陆华;张卫达;马涛;王晓武;王俊;于浩;杨博;徐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iRNA沉默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顺铂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4、8、16 μmol/L)顺铂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PI/Annexin V双染检测顺铂(8 μmol/L)对siRNA转染沉默GRP78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同时将未转染和转染空质粒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为空白和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顺铂(8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不同时间(0、6、16、24 h)GRP78的表达以及siRNA转染沉默GRP78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GRP78的表达.结果 8μmol/L顺铂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48、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3.13%、54.22%,35.79%,但24 h细胞凋亡率仅为10.8%.将GRP78沉默后,细胞的凋亡率为24.6%,沉默GRP78并合用顺铂进行刺激,细胞的凋亡率为48.9%,明显高于单用顺铂组.用顺铂刺激乳腺癌细胞MDA-MB-231 GRP78表达先上调后有减弱趋势,而siRNA转染沉默GRP78后,GRP78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抑制GRP78的表达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浦龙健;黄莹莹;李阳;徐锦程;蒋琛琛;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对6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MRI、三维结构像及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将受试者分为年轻组及年老组,并手工勾画边缘区蒙片,进行全脑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计算.单组数据采用单样本t检验,成组数据采用协方差分析,性别为协变量.结果 年轻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位于双侧中扣带回、壳核、丘脑及杏仁核;年老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脑区位于双侧壳核、丘脑、杏仁核、岛叶、岛盖及右侧缘上回.年老组较年轻组边缘区相关的功能连接减少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扣带回、海马旁回及左侧海马.结论 年龄增加可致边缘区功能连接改变.
作者: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14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250)和高PLR组(PLR≥250),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PLR及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低PLR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PLR组(71.4%vs51.5%;P=0.0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PLR对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LR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213; 95% CI:1.007-4.863;P=0.0048).结论 术前PLR对结直肠癌预后评估有临床价值.
作者:刘海亮;杜晓辉;孙培鸣;肖春红;徐迎新;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乳腺癌细胞Hs578T缝隙连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丙戊酸钠的细胞毒性;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测定Hs578T细胞之间荧光传递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丙戊酸钠对Cx43总蛋白表达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丙戊酸钠对Hs578T细胞膜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丙戊酸钠在0~ 10 mmol/L浓度范围内对Hs578T细胞几乎无细胞毒性;细胞接种荧光示踪结果显示丙戊酸钠0~5 mmol/L显著增强Hs578T细胞荧光传递功能(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丙戊酸钠0~5 mmol/L可显著增强Cx43总蛋白表达(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丙戊酸钠0~5 mmol/L可显著增强Hs578T细胞膜Cx43蛋白的表达.结论 丙戊酸钠能够显著增强乳腺癌细胞Hs578T的缝隙连接功能,这种增强作用可能与其增强Cx43总蛋白和细胞膜Cx43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郑超;董淑英;童旭辉;蒋国君;韩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巢蛋白与人胚胎舌肌组织的发育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第2~4三个月龄段,共16例人胚胎,舌肌组织内MAP-2和巢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 第2~4个月龄段,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舌肌组织内均呈阳性表达.第2个月龄段未见明显MAP-2阳性表达细胞,第3~4个月MAP-2在舌肌内阳性表达细胞数依次为24.14±8.28、15.86±3.89,阳性表达强度依次为109.42±11.62、124.27±8.73.第2~4个月巢蛋白在舌肌组织内阳性细胞数量依次为12.50±3.17、19.00±7.63、22.80±6.91,阳性细胞表达强度依次为为119.99±24.02、102.20±11.76、98.24±10.66.随着胎龄增大,MAP-2在肌组织内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呈先增高再降低趋势,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呈逐渐增高趋势;巢蛋白在肌组织内阳性细胞表达数量呈逐渐增高趋势,阳性细胞表达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 MAP-2和巢蛋白参与调节人胚胎舌肌组织的发育过程.
作者:刘学红;张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局部心肌的同步性及舒张功能.方法 收集69例窦性心律且左室射血分数≥45%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人群,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评估舒张功能.实时三维超声的主要评估参数包括:舒张末球形指数(EDSI),舒张失同步指数(DDI),舒张离散差(DISPED)包括舒张晚期失同步指数(DDI-晚期),舒张早期失同步指数(DDI-早期),舒张早期离散差(DISPED-早期),舒张晚期离散差(DISPED-晚期).将患者按传统二维超声舒张功能的分级标准分为3组:舒张功能轻度受损(23例)、舒张功能假性正常(37例)和舒张功能限制性充盈(9例).结果 DDI和DISPED会随着舒张功能不全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在舒张晚期,DDI-晚期和DISPED-晚期在舒张功能严重不全(限制性充盈)中才表现出异常升高(7.95±2.75,26.76±17.19,P<0.0001),而在轻度(轻度受损)及中度(假性正常)组中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在舒张早期,DDI-早期和DISPED-早期在轻度(8.57±2.24,25.44±6.31)及中度舒张功能不全(9.56±4.66,35.42±14.19)中均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1).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舒张早期的失同步性比晚期更为明显,并且与整体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更为密切.这种早期的临床损伤可以通过实时三维超声来评估.
作者:赵蓓;李娟;朱伟红;徐勇;周肖;智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菝葜各化学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确定其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CPID)的有效部位,为菝葜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CPID模型,观察菝葜各化学部位对CPI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法,探讨菝葜各化学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 菝葜乙酸乙酯部位的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PID模型大鼠的子宫炎症反应,对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也能明显改善炎症程度.总体抗炎作用优于总提液组.正丁醇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 菝葜的乙酸乙酯部位为菝葜抗炎及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部位.
作者:马云;罗艳琴;宋路遥;秦飞;侯连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斜矢状位T1W(QIR-FSE)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及测量方法.方法 23例行颈动脉MRI扫描患者,分为正常组及斑块组,分别使用2D-TOF及斜矢状位T1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3月后重复测量.分析两种序列前后两次测量的重复性,评价两种序列测量结果一致性.采用不同点连线以确定测量方法.结果 排除不符合标准病例后共有20例进行分析,两种序列两次测量结果均有较好的重复性.两种序列测量结果配对,无论是正常组还是斑块组,t检验显示两种序列测量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对于两侧颈动脉分叉角比值,两种序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斑块组两侧颈动脉角度比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斜矢状位T1W序列4组不同点连线夹角的4组数据间无差异.结论 采用我们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方法,斜矢状位T1W(QIR-FSE)序列可用来测量颈动脉分叉角.
作者:王勇;王庆军;蔡剑鸣;马林;陈为军;刘丹青;韩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的未诊断的糖代谢异常状况并探讨哪些EHT患者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合适检测对象.方法 这一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895例EHT住院患者和486例正常血压住院患者.数据收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参数以及身体测量等.结果 EHT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基线水平(P<0.001)和OGTT检测后(P<0.001)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整体上,76.4%糖耐量异常患者和78.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没有执行OGTT情况下会被漏诊.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的存在和严重性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显著相关.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6 mmol/L、高血压病程超过10年、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大于3 mg/L及高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是预测糖代谢异常存在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结论 EHT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异常,且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利用OGTT检测那些存在糖代谢异常预示指标的EHT患者的血糖状况是经济可行的.
作者:张新梅;胡允兆;温主治;王景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内皮素-1(ET-1)诱导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的表达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同时验证Calcineurin抑制剂环孢素A及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能否抑制ET-1刺激的PASMCs增殖.方法 以ET-1刺激PASMCs增殖,分别于ET-1刺激前给予环孢素A或西地那非抑制Calcineurin或PDE5的活性.采用Calcineurin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PDE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GMP的含量,3H-TdR渗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结果 ET-1可激活原代培养的PASMCs中Calcineurin的活性,上调PDE5表达,降低cGMP的水平.Calcineuri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可阻断ET-1的上述作用;抑制PDE5的活性可逆转ET-1导致的cGMP含量减少.而环孢素A及西地那非可分别抑制ET-1刺激的PASMCs增殖.结论 ET-1可通过激活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介导ET-1诱发的PDE5表达,进而降低cGMP含量,引起PASMCs增殖;而抑制Calcineurin或PDE5可提高cGMP水平,抑制ET-1诱导的PASMCs增殖.
作者:卢家美;王小闯;谢新明;韩冬;李少军;李满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白藜芦醇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18只/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O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S组)、Tween80预处理组(TW组)、低剂量异丙酚预处理组(PRO Ⅰ组)、高剂量异丙酚预处理组(PROⅡ组)、低剂量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 Ⅰ组)、高剂量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Ⅱ组)、异丙酚联合白藜芦醇预处理组(PRO+RES组).参照Pringle法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SO组仅游离肝门,不作肝门阻断,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ml/kg);NS组、TW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 min经股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ml/kg)、Tween80(2 ml/kg);PRO Ⅰ组、PROⅡ组、RES Ⅰ组、RESⅡ组及PRO+RES组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 min经股静脉输注异丙酚10 mg-kg-1·h-1、异丙酚20 mg· kg-1·h-、白藜芦醇10 mg/kg、白藜芦醇20 mg/kg、异丙酚10 mg-kg-1·h-1+白藜芦醇10 mg/kg.各实验组均于再灌注后1、3、6h分别处死6只动物,留取肝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后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S组、TW组比较,PRO Ⅰ组、PROⅡ组、RES Ⅰ组、RESⅡ组及PRO+RES组肝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增多(P<0.05),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相较于PRO Ⅰ组及RES Ⅰ组,PRO+RES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增多(P<0.05),Bax蛋白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PROⅡ组、RESⅡ组与PRO+RES组间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细胞凋亡指数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异丙酚与白藜芦醇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HIRI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异丙酚与白藜芦醇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减少用药剂量.
作者:申新;赵鸽;王瑞;刘婷婷;刘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显微镜下保留精索动脉、淋巴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的Palomo术治疗陆军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并对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陆军患者260例,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显微镜下经腹股沟途径高选择性保留精索内动脉、淋巴管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A组,130例)和传统Palomo术组(B组,130例).比较两组术后阴囊水肿、睾丸疼痛、睾丸萎缩、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过1年随访,A、B组术后出现阴囊水肿发生率为3.1%(4/130)、14.6%(19/130),术后睾丸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7%(118/130)、67.7%(88/130),术后睾丸萎缩发生率分别为0.7%(1/130)、3.1%(4/130),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5.3%(7/130)、3.8%(5/130),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陆军患者,选择在显微镜下保留精索内动脉、淋巴管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阴囊水肿、睾丸疼痛、睾丸萎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术后复发的机会并未增加.
作者:曾京华;胡卫列;罗汉宏;王鑫;曹建雄;谢俊杰;鲁亦君;彭怡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稳定可用的流式细胞仪校准用鸡红细胞.方法 引入明胶沉降、无Ca2+Hank's平衡盐缓冲液处理及低速离心等方法对传统鸡红细胞分离方法进行改良;并采用Triton X-100打孔及Rnase酶降解RNA的方法增强细胞DNA染色效果,检测所得新鲜细胞活率及固定后细胞DNA含量在流式细胞仪上的变易系数(CV)值,并与传统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后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活率(98.5±3.5)%高于传统方法(93.5±2.7)%(P<0.05).经戊二醛固定后,该细胞在90 d的保存时间内基本稳定,且其CV值显著低于传统方法[(6.0±0.3)%~(6.2±0.4)%vs(8.6±0.5)%~(13.1±1.4)%,P<0.01)].结论 改良后方法获得的鸡红细胞可被开发作为流式细胞仪校准的有效工具.
作者:殷建;赵书涛;武晓东;王策;吴云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