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蓉;周平;姚凯;田双明;钱滢;张萍
目的 分析单脐动脉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时与胎儿染色体疾病的关系及新生儿预后.方法 对本院产前诊断中心2008年1月~2012年6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单纯性单脐动脉及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及脐静脉穿刺取脐带血,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出生后的婴儿追踪随访观察.结果 经超声诊断为单脐动脉进行染色体检查的孕妇共44名,其中单纯性单脐动脉24例;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20例,其中单脐动脉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8例,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发育异常12例.单纯性单脐动脉组(n=24)与单脐动脉合并其他异常组(n=20)间分娩孕周和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胎儿出生体质量,出生后APGAR评分及胎盘质量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超声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的胎儿,特别合并其他器官发育异常,有必要进行胎儿染色体产前诊断.单纯性单脐动脉的胎儿,需严密行超声检查,避免器官畸形的漏诊.
作者:常清贤;陈翠华;钟梅;裘毓雯;肖超群;黄启涛;余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糖环境对肝星状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采用高糖刺激,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低糖或高糖培养基预处理肝星状细胞24 h后采用LPS(100 ng/ml)刺激,2h后Western blot检测NF-rB核转位,24 h后RT-PCR检测MCP-1和IL-6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两种炎症因子的浓度.结果 高糖环境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蛋白及mRNA表达(均为P<0.01),且呈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高糖可促进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并促进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高糖预处理可增强LPS诱导的肝星状细胞NF-κB核转位(P<0.01)、MCP-1和IL-6表达及分泌(均为P<0.01).结论 高糖可上调肝星状细胞TLR4的表达,并可促进脂多糖激活NF-κB而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及分泌.
作者:史海涛;董蕾;刘亚萍;贾淼;赵刚;赵菊辉;鲁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特点,分析早期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23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C≤2%)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出血频率、关节畸形数目、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血友病患者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1岁(0~35岁);首次出血<1岁、≥2岁和≥6岁者分别为94/212 (44.3%)、73/212(34.4%)和23/212(10.8%);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2.25岁,首次关节出血年龄≤1岁、≥2岁和≥6岁者分别为24/94(25.5%)、54/94(57.4%)和17/94(18.1%),出生至今未发生过关节出血的7例,占7.4%;年出血频率中位数24次/年(1~120次/年),年出血频率≤6次/年的例数为27例(12.9%);但我国目前无关节畸形的重型患者仅24.7%.分析显示,临床表现较轻者(年出血≤6次/年)和临床表现较重者(年出血>6次/年)的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岁和1岁(P=0.002),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岁和2岁(P=0.014),BMI分别为(16.63±2.67)kg/m2和(18.82±4.21)kg/m2(P=0.001).结论 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和BMI可能是中国人重型血友病A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李含;孙竞;周璇;刘阳;宋晓玲;马庆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剪切力(LSS)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s)凋亡的影响.方法 平行板流室对体外培养的ECs施加2 dyne/cm2LSS 120min,观察施加LSS前后ECs凋亡及活性氧簇的变化,并观察施加LSS后不同时间点(0,5,15,30,60,120 min)Akt激酶活性变化.细胞凋亡采用形态学变化、DAPI染色和TUNEL方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采用dihydroethidium和mitoSOX检测.Western blot检测Akt激酶活性.结果 施加2 dyne/cm2 LSS后120 min,ECs脱落并出现凋亡.施加LSS后不同时间点Akt Ser473和Thr308位点活性增加,2dyne/cm2 LSS作用120min后ECs线粒体及胞浆水平活性氧簇产生增加.结论 Akt活化与活性氧簇积累参与LSS诱导的EC凋亡.
作者:张俊霞;王志梅;左广峰;李冰;张俊杰;田乃亮;陈绍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弹性应变率中的ROIA值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与弹性评分作对比.方法 对124例患者共166个甲状腺结节术前均行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评分与弹性应变率中的ROIA值,采用ROC曲线评价ROI A值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并寻找其佳诊断界点,将ROI A值、弹性评分及两者联合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ROI A值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25,ROIA值佳诊断界点为0.00165,ROIA值、弹性评分、两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数比分别为82.93%、72.80%、75.30%、13.0;87.80%、80.00%、81.93%、28.8;73.17%、91.20%、86.75%、32.1.联合诊断的比数比高,联合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ROIA值(x2=19.31,P<0.05)及弹性评分(x2=12.03,P<0.05).结论 ROIA值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上有中等诊断价值,有一定临床实用性,与弹性评分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安秀艳;丛淑珍;钱隽;郭玉萍;周立峰;梁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评价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资源数据系统,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等.检索无语种限制,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10月.按特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关于磺达肝癸钠与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为总VTE、深静脉血栓(DVT)、症状性VTE、肺栓塞、大出血事件和各种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率.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5篇,均为英文文献,研究对象有1篇为膝关节大手术患者,1篇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其余3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病例数为761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磺达肝癸钠组的总VTE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RR=0.52,95% CI(0.40,0.67),P<0.00001];磺达肝癸钠组DVT发生率低于依诺肝素组[RR=0.49,95%CI(0.42,0.58),P<0.00001];磺达肝癸钠组症状性VTE发生率与依诺肝素组无统计学差异[RR=1.52,95%CI(0.80,2.88),P=-0.20];磺达肝癸钠组大出血发生率高于依诺肝素组[RR=1.55,95% CI(1.14,2.12)),P=-0.006];磺达肝癸钠组总死亡率与依诺肝素组无统计学差异[RR=0.93,95% CI(0.63,1.37),P=-0.72].结论 磺达肝癸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VTE的疗效优于依诺肝素,虽然大出血风险较依诺肝素高,但并不增加总死亡率.
作者:李虎;王健;肖军;史占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CITED1 63-84氨基酸片段为其重要的功能片段,进一步研究CITED1 63-84氨基酸片段突变(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是否影响其进核及成骨分化,探讨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调控功能.方法 CITED1 63-84突变质粒(9S>A),CITED1质粒及空白质粒分别转染MC3T3-E1细胞,培养2d,用100 nmol/LPTH (1-34)刺激细胞,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共聚焦镜下观察细胞内CITED1位置变化.将CITED1 63-84突变质粒(9S>A),CITED1质粒及空白质粒按相应体系转染MC3T3-E1细胞,分为两组,一组成骨诱导4周,另一组成骨诱导基础上进行10 nmol/L PTH(1-34)间歇刺激(每48h刺激4 h)4周,测ALP酶活性及Ca离子浓度并进行ALP及茜素红染色.行RT-PCR实验分析成骨相关基因ALP2,RUNX2,OC的表达量.结果 PTH(1-34)可促进CITED1进核,将CITED1氨基酸63-84片段突变后,可明显抑制该反应.4周成骨诱导后,CITED1过表达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分化,ALP及Ca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ITED1突变质粒(9S>A)过表达ALP及Ca离子浓度明显高于CITED1组,与对照组基本相同.进一步研究表明,CITED1过表达抑制PTH(1-34)诱导的成骨细胞分化,而CITEDl突变质粒(9S>A)可逆转该反应.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也验证了以上结论.RT-PCR结果提示:CITED1突变质粒(9S>A)过表达成骨相关基因ALP2,RUNX2,OC明显高于CITED1质粒过表达.结论 CITED1 63-84片段丝氨酸为其重要的功能位点,可影响其细胞进核及成骨分化.
作者:林振;袁亮;孟越;冯瑞强;付兆宗;杨德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作用其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25 mmom/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组(FN,10、50、100 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RB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B3、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能够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非诺贝特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非诺贝特干预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非诺贝特可以使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正常组、高糖组胞浆有少量TRB3蛋白表达,但高糖不能促进TRB3表达增多,随着非诺贝特浓度的增加TRB3表达量增多,P-AKT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非诺贝特可以促进TRB3的表达;TRB3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
作者:宋青青;孙嘉;王娇;杨锐;陈容平;张振;罗海钊;蔡德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通气功能正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内皮素等)的反应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离人肺内小动脉,制备血管条,采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分别比较肺通气功能正常与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60 mmol/L高钾溶液、血栓素A2类似物U46619(100 nmmol/L)、内皮素(ET-1) (30 nmol/L)诱导反应的张力变化;观察用非特异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孵育后肺内小动脉张力变化幅度的差异.结果 与肺通气功能正常病人相比,COPD病人肺内小动脉对U46619(对照组:7.68±2.31mN,COPD组:5.89±2.43mN,P<0.05)和ET-1(对照组:5.97±2.08mN,COPD组:3.99+2.15 mN,P<0.01)引起的张力明显下降,而两组对高钾溶液引起的张力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5.65±1.70mN,COPD组:5.02±1.38mN,P>0.05);吲哚美辛孵育后,对照组肺血管张力下降(对照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下降39%,P<0.01;COPD组:孵育前平均张力比孵育后平均上升5%,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对血栓素类似物U46619、内皮素ET-1反应性降低.
作者:陈怡静;邓春玉;邝素娟;马珏;赵国栋;张光燕;崔建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楂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15~17d胎鼠皮层神经元,预先用不同浓度的山楂酸(0.1、1、10 μmol/L)预处理,观察在OGD培养状态下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损伤情况.以四甲基偶氮唑盐还原试验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以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OGD引起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率增高,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意义;两组细胞经不同浓度山楂酸(0.1、1、10 μmol/L)预处理后,分别与未经山楂酸预处理的细胞比较结果显示:OGD组细胞LDH漏出率在山楂酸浓度为1、10 μmol/L时降低,而正常组细胞LDH漏出率在山楂酸浓度为10 μmol/L明显降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均在给予山楂酸预处理浓度为1、10 μmol/L时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随着山楂酸的浓度增加而下降,以山楂酸浓度为10 μmol/L时更明显.结论 山楂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OGD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黄柏胜;罗洁;韩仰;李思敏;刘发益;邬力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10年南方医院收治的3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年龄46岁,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股骨(29%)和脊柱(29%).16例(52%)化疗联合放疗治疗,15例(48%)单独化疗,中位随访49个月,总体有效率为94%(完全缓解68%;部分缓解26%).中位总生存期(OS)为71(95%CI:36~106)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7(95%CI:30~64)月.单因素分析提示使用美罗华、放疗及国际淋巴瘤预后指数(IPI)0-2分提高OS与PFS,多因素分析提示是否使用美罗华、IPI评分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否使用美罗华、IPI评分、是否联合放疗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使用美罗华显著提高PBL患者的OS及PFS,放疗对PBL患者OS无显著影响,但提高PFS.
作者:朱阳敏;岳春燕;吴彬;平宝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抗小鼠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胞外段(mTLR2ECD)单表位抗体TSP-2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粘膜核因子NF-κ DNA结合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其中模型组、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均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7d以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停用造模药后TSP-2治疗组和兔IgG组给予后续干预治疗7d.计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14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行HE染色;利用ELISA法测小鼠肠粘膜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F-κB p65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NF-κB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TSP-2治疗组小鼠第10~14天DAI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P-2治疗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MD组(P<0.05);TSP-2治疗组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兔IgG组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2可以明显抑制NF-κB表达和活性,通过调节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和抗炎作用,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作者:赖明广;王立生;姚君;魏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株SHG44糖酵解表型特征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化学模拟法(CoCl2)建立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体外缺氧模型.Realtime-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mRNA、PDKl mRNA、PKM2 mRNA、LDHAmRNA和蛋白的表达;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值;酶法检测上清中乳酸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缺氧条件下,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HIF-1αt和糖酵解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内ATP水平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缺氧能诱使肿瘤细胞出现糖酵解表型特征.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与其代谢特征有关.
作者:徐高峰;白晓斌;王茂德;谢万福;李瑞春;李传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酶解+差速贴壁”法和“酶解+差速贴壁+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常规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寻找可行的用于膜片钳实验的分离方法.方法 取Wistar乳鼠的窦房结组织,分别采用“酶解+差速贴壁”和常规培养法分离培养窦房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搏动频率、膜片钳实验难易程度及成功率.同样方法分离培养心房肌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培养的窦房结细胞中梭形细胞多、心房肌细胞中三角形细胞多.两种方法分离的窦房结细胞中均为梭形细胞多并均可记录到自发性动作电位,其中“酶解+差速贴壁”法分离的细胞活性更好,进行膜片钳实验的成功率更高.结论 “酶解+差速贴壁”法能成功分离出乳鼠窦房结细胞,操作步骤简单,细胞损伤小、活性好,能更好地进行膜片钳实验研究.
作者:汪艳丽;刘如秀;刘宇;李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相关运动参数与行IVF治疗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良胚胎率的关系.方法 288例患者按受精情况分为正常受精率≥50%组,正常受精率<50%组;根据卵裂情况分为卵裂率≥90%组及卵裂率<90%组;根据优良胚胎形成情况分为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记录取卵前男方2次精液检查精子运动相关参数的均值,用t检验法确定各组间相关参数的均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从而判定与试管婴儿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良胚胎形成率相关的精子运动参数.结果 正常受精率≥50%组VCL、VAP、ALH值明显高于正常受精率<5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90%组VCL、VAP值明显高于卵裂率<9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与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间VCL、VSL、VAP、LIN、STR、WOB、ALH、BC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与精子运动能力有关;试管婴儿优良胚胎形成率的大小与精子运动参数无关.
作者:袁平庆;张哲欢;罗琛;全松;褚庆军;赵善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方法 利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重组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甘露糖蛋白Mp1p,并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Mp1p,经棋盘滴定法建立一种可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并检测100例健康人群对照血清、21例血培养确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和15例血培养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联合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马尔尼菲青霉抗原检测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成功建立一种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经健康人群对照及其他真菌感染病人血清评价特异度为100%(121/121),检测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人血清,Mp1p特异性抗体2例阳性,Mp1p特异性抗原12例阳性,Mp1p抗体与抗原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灵敏度,达到93.3%(14/15).结论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Mp1p特异性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联合抗原检测可提高马尔尼菲青霉感染诊断率.
作者:王艳芳;曾磊;陈学东;郝卫;杨梅;蔡建飘;王压娣;袁国勇;车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报告陈旧性宫外孕表现为无痛性巨大盆腔包块并影像学误诊1例,并分析该病例影像学误诊的原因.方法 36岁女性,主诉停经71d,阴道流血38 d,加重伴腹胀10 d,妇科检查子宫明显大于孕周,无压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高,CT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并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结果 完善相关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盆腔内一巨大血肿,大直径达20 cm,行左侧输卵管切除及血肿清除术,术后病检符合输卵管妊娠.结论 陈旧性宫外孕表现为无痛性巨大盆腔包块实属少见,该病例影像学表现特殊,易误诊.
作者:蒋建发;肖松舒;薛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纤维介素蛋白-2凝血酶原酶(hFgl2)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癌患者共78例外周血单核细胞hFgl2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并将其与配对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行相关分析.结果 hFgl2蛋白可以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在慢重肝组和肝癌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慢乙肝组,而慢重肝组表达高于肝癌组.慢乙肝重度组hFgl2蛋白的表达与其ALT、AST及TBiL成正相关.结论 hFgl2蛋白可以表达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并呈现随着肝病严重程度增加而表达升高的趋势.
作者:玉艳红;原彤彤;黄力毅;吴继周;李国坚;吴健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淤血/再灌注损伤(CRI)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术后剩余肝脏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IRI组:预先对肝左叶进行30 min入肝血流阻断,然后切除除左叶以外的其他肝叶(切除部分约占全肝重的70%);CRI组:预先对肝左叶进行30 min出肝血流阻断,然后切除除左叶以外的其他肝叶;对照组:单纯切除除肝左叶以外的其他肝叶.记录各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于术后1、3、7d处死实验大鼠检测各组的ICG血浆消除率(ICG-PDR)、ALT、AST、肝再生度、Ki-67标记指数等变化.结果 CRI组术后死亡率高于IRI组(34.3%vs8%,P<0.05)以及对照组(34.3%vs4%,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CRI组术后第1天转氨酶明显升高、肝功能显著降低(P<0.05),而同等时间的IRI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RI组的术后第1天的Ki-67标记指数明显降低(P<0.01),甚至低于IRI组(P<0.01);CRI组的Ki-67标记指数峰值延迟出现,峰值的高度低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CRI组术后第3天的肝再生度也受到抑制(P<0.01),亦低于IRI组(P<0.05).结论 与IRI相比,CRI能引起更严重的肝损伤同时抑制肝切除术后早期的肝再生.
作者:谭晓宇;许文犁;葛新兰;李崇辉;张爱群;董家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D1 (PKDl)在烟曲霉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转录活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PKD1在烟曲霉感染引起的肺曲霉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将GFP、GFP-PKD1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HEK293细胞中,分别将灭活的烟曲霉分生孢子(1×105 CFU/ml)于不同时间处理上述两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证实PKD1的过表达,并检测PKD1的磷酸化活性;其次在A549细胞中分别转染GFP-PKD1、siRNA-PKD1并以灭活的烟曲霉分生孢子处理细胞30 min,分别检测下游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活性;后,将NF-κB-1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内参照报告质粒海肾荧光素酶(pRL-SV40)共转染人表达GFP、GFP-PKDl的A549细胞中,两组细胞在有无烟曲霉分生孢子的作用下处理24 h,收集细胞裂解液,进行双色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 Western blotting证实PKD1的过表达时间依赖性地增强烟曲霉刺激的A549细胞和HEK293细胞中PKD1的磷酸化活性及NF-κB通路中IKB和p65(pS276)的磷酸化活性,反之,敲低PKD1的表达则抑制烟曲霉介导的NF-κB通路中IKB和p65(pS276)的磷酸化活性.过表达PKD1明显增加NF-κB-luc荧光素酶的转录激活活性.结论 PKD1可能在烟曲霉刺激的NF-κB通路的激活及转录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牛晓璐;许万福;李松玉;柯志勇;曾方银;罗深秋;邓凡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