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魏瑾;潘晓青;单虎;闫蕊;薛嘉虹;朱延河;林琳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正性调控因子的异常表达与人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评价其在判断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病人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M7、CDK2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中MCM7、CDK2及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在腺瘤组、结甲组及正常组中的表达(均为P<0.01),分别为100.00%(50/50)、80.00%(40/50)、84.00%(42/50).癌组中三者的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 甲状腺癌中MCM7、CDK2及Ki-67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癌的发生相关,三者联合应用或许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在评价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面,MCM7优于Ki-67.
作者:史琳;张安文;罗宇;赵时梅;田海妍;杨燕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患者单肺通气状态下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基于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研究组加入右美托咪定泵注(0.3μg/kg负荷剂量,0.3μg/(kg·h)维持剂量),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麻醉过程中采集每位患者4个时点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中pH值维持稳定,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低;对照组pH、氧合指数有进行性下降趋势,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啶,能较好维持异丙酚-芬太尼平衡麻醉状态下单肺通气患者的氧合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异丙酚用量有关.
作者:来勇;李雅兰;刘育勇;彭雪梅;王昊;邹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肠息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干细胞标志Lgr5和CD44的表达及其对息肉癌变的临床预测意义.方法 经结肠镜活检获取结肠直肠息肉、腺瘤和癌组织145例,进行病理检测分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标本中肿瘤干细胞标志Lgr5和CD44的表达,分析比较其与结、直癌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5.65%,显著高于正常粘膜5%、炎性增生性息肉22.58%、管状腺瘤性息肉55.26%及绒毛状息肉75.76%(P<0.05).Lgr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达95.65%(22/23),显著高于正常粘膜(无表达)和炎性增生息肉16.12%(P<0.05),而在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表达分别为86.84%(33/38)和93.94%(31/33),与大肠癌相比,两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44、Lgr5的表达强度与肠息肉癌变进展均呈正相关(rs=0.69377,P<0.0001;rs=0.81637,P<0.0001).结论 Lgr5和CD44在大肠癌癌组织中高表达,它们的高表达与临床和病理的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Lgr5和CD44的表达是区别大肠癌癌组织与正常肠粘膜组织的显著特点;与CD44相比,Lgr5表达与息肉癌变具有较强相关性,联合检测Lgr5与CD44在肠道早期病变诊断、尤其是肠息肉癌变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柴宁莉;张文成;王艳敏;周昭涛;张艳娥;刘红艳;万军;覃金华;王术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08月~201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88例肺外结核病患者资料,其中8例做同机增强CT扫描.结果 88例患者中合并有肺内结核的有22例,共发现病灶334处.所有病灶均表现为18F-FDG不同程度摄取,SUVmax介于1.3~23.2之间,其中19例误诊为恶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致可分为4大类:①“膜性”结核(36例),主要表现为胸膜、心包、腹膜等不同程度增厚,仅6例未见明显增厚;②淋巴结结核(44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大淋巴结影,22例边缘模糊,3例见中心坏死,6例CT增强可见环形强化;③骨关节结核(28例).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有骨质硬化;脊柱结核以椎间盘受累及冷脓肿形成为主要特点;其中,仅1例表现为FDG高摄取而无骨质破坏;④脏器结核(25例).肝、脾、胰腺、肾、脑结核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3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鼻咽及喉结核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增厚;肠结核表现为肠壁稍增厚,2例表现为多发节段性增厚.88例肺外结核患者中,30例含有前述2类或2类以上病变.结论 PET/CT能较准确显示肺外结核的病灶形态、范围及活动性,为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CT增强扫描可起到一定的鉴别作用.
作者:柳伟坤;李向东;尹吉林;李兴耀;王欣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低硒大鼠心肌线粒体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活性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8)和低硒模型组(n=18).分别于喂养第20、30、40周时颈动脉插管测其心功能;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的损伤;提取心肌线粒体,以比色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中STAT3和p-STAT3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大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降低、心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受损,且随着低硒喂养时间的延长而损伤加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STAT3的活性(p-STAT3/STAT3)显著降低,且随着低硒喂养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P<0.05); (3)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线粒体STAT3的活性与左心室峰值收缩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呈正相关(P<0.0l).结论 低硒可下调大鼠心肌线粒体STAT3的活性,参与心肌线粒体损伤和心功能的衰竭.
作者:张明;魏瑾;潘晓青;单虎;闫蕊;薛嘉虹;朱延河;林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回输液中添加白蛋白和放置时间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简捷的CD3+CD56+细胞生成率及细胞死亡率的检测方法.方法 (1)抗CD3-FITC和抗CD56-PE同时标记CIK细胞,或FQ-AE染色CIK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记录;(2)悬浮液中加或不加白蛋白,Annexin V-FITC标记CIK细胞,不同时间段取样,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食道癌患者CIK细胞集落小,散在分布;胰腺癌患者CIK细胞集落大且集中;(2)显微镜可观察并计数CD3+CD56+细胞;(3)回输液中加与不加白蛋白的凋亡率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4)CIK细胞在培养箱外放置,0~90 min之间样品与150min样品之间凋亡细胞数差异显著,细胞死亡率与放置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1)不同肿瘤患者CIK细胞的生长集落不同;(2)抗CD3和抗CD56标记可计数CD3+CD56+CIK细胞生成率,FQ-AE染色可计数死亡细胞比率,检测方法简便、快捷;(3)CIK细胞回输液中可不加白蛋白,对细胞存活率无影响;培养箱外放置时间90 min之内为宜,时间越短越好.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在Bowen病(BD)、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及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以及PML蛋白与他们的临床预后关系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PML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BD、SCC及BCC皮损组织中PML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ML蛋白不表达(阴性);BCC皮损中,全层几乎无PML蛋白的表达(细胞核阳性率为8.69%,细胞质阳性率为4.35%); Bowen病及Ⅰ~Ⅱ级SCC皮损中,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明显表达PML蛋白,且细胞核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Ⅲ~Ⅳ级SCC.结论 PML蛋白的过度表达在鳞状细胞癌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关键作用,可能与SCC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作者:王琼玉;马慧群;王世捷;马云云;邹兴伟;李蕊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紫云英苷的浓度,并研究其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槲皮素为内标,采用HPLC-MS/MS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甲酸(80:20:0.15,v/v/v),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监测离子分别为:m/z 449.1→m/z 287.1(紫云英苷),m/z301.1→m/z 151.1(槲皮素);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紫云英苷在1.00~10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29);定量下限为1.00 ng/ml;低、中、高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3%.大鼠灌胃给药后在0.5±0.1 h达到231.1±67.3 ng/ml的峰值浓度,血浆半衰期为3.9±1.3 h,AUC0-∞为782.6士152.8(ng·h/ml).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分析时间短,适用于血浆中紫云英苷的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红菊;闫冲;李宝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素通道蛋白(UTs)在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中皮肤及汗腺细胞表达情况.方法 切取尿毒症及肾功正常者腹部皮肤及腋臭患者的大汗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汗腺组织中UTs的表达特征,定量分析UTs在尿毒症及对照组间表达的差异.结果 UTs在人皮肤基底层细胞及大、小汗腺组织中均有表达.N-UT-A1、UT-B1蛋白亚型在尿毒症组的小汗腺细胞中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T-A1蛋白亚型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不大(P>0.05).结论 人皮肤基底层细胞、小汗腺细胞及大汗腺细胞中均表达UTs,且UTs在尿毒症患者的小汗腺中表达比正常人更高.
作者:刘静;解立怡;尹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对缺氧损伤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组织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凋亡比例和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红景天苷预处理24 h后,干细胞厌氧工作站缺氧损伤48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红景天苷预处理可显著改善缺氧损伤后的细胞生长状态和活力,降低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率的升高(P<0.05);拮抗缺氧损伤导致的细胞Bcl-2/Bax蛋白比例的下降,降低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凋亡,保护缺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s-3的表达有关.
作者:祁存芳;张军峰;陈新林;张建水;杨蓬勃;焦倩;张蓬勃;吕海侠;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经自然孔道腔镜手术已成为腹腔镜外科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但需要单孔多通道穿刺套管等特殊器械,且费用更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探讨采用常规的腹腔镜器械经脐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实验组(A组):使用常规的腹腔镜器械,在脐部分别置入3个穿刺套管,其中10mm穿刺孔1个,5mm穿刺孔2个,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对照组(B组)取周期96例病例,采用传统4孔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实验组中成功完成30例,另2例病例由于胆囊周围粘连严重,需在金剑突下加多一个5mm穿刺套管完成手术.实验组手术时间39.7士5.2 min较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5.3士3.3 min延长,P<0.01、实验组术后病人对切口美容满意度更高、P<0.01;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无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1~3 d出院.结论 采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自然孔道脐部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周围无严重粘连等部分病例安全可行、相对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美容效果更好.
作者:胡友主;王存川;刘贤明;沈莹莹;李进义;杨景哥;喻春亮;喻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并清除部分脑池内的淤血块)对不同Fisher分级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 SAH患者依Fisher Ⅰ、Ⅱ、Ⅲ级分成3组,每组分为试验亚组和对照亚组进行比较;另将同期未破裂动脉瘤行夹闭术的患者做为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Ⅰ组对照亚组比较.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第3、7、13天取脑脊液检测氧合血红蛋白(OxyHb)浓度和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结果 (1)未破裂手术组与Fisher Ⅰ组对照亚组比较:未破裂手术组的OxyHb浓度在第3天显著增高,MCA血流速度在第3、7显著性增高(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xyHb浓度在FisherⅠ、Ⅱ级的第3天显著增高(P<0.05),但在FisherⅢ级的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MCA血流速度在FisherⅠ级第3、7天和FisherⅡ级的第7天显著增高(P<0.05),但FisherⅢ级第7、13天显著降低(P<0.05);(3)MCA血流速度与脑脊液中OxyHb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对于Fishe Ⅰ、Ⅱ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反而积血增多并加重了脑血管痉挛;对于FisherⅢ级SAH动脉瘤患者,术后积血减少并部分缓解脑血管痉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飞;袁文;廖达光;张天一;王知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RNA结合蛋白L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别测定La蛋白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La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表达,并通过G418筛选,构建稳定表达的HeLa的La干扰克隆.然后使用HeLa-shLa和HeLa-shNC分别进行细胞增殖、体外肿瘤球形成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和Western blot等.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La蛋白的表达61%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La后,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肿瘤球形成率(shNC组:17.1%士1.92%,shLa组:6.3%士0.45%)均出现降低,与载体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La蛋白干扰后,HeLa细胞发生明显的G0/G1期阻滞,且细胞内CyclinD1的表达降低.结论 RNA结合蛋白La对宫颈癌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昆仑;吴怡;李牧;李兰;高艳娥;高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序列分析揭示H7N9病毒的来源和重组产生模式.方法 收集H7N9序列,运用BLAST、MEGA5.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相似性、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确定H7N9病毒各节段序列的亲缘序列,模拟H7N9重组产生方式.结果 系统进化树显示HA、NA、PB2和NS节段近缘关系序列只有一个;而PB1、PA、NP和MP节段序列,分布于不同的两个分枝.通过组合分析亲缘序列,可以将目前流行的H7N9病毒分为5型:A、B、A/Shanghai/1/2013-H7N9、A/Pigeon/Shanghai/S 1069-H7N9和A/Zhejiang/HZ1/2013-H7N9.A型又可以分为A1和A2亚型.结论 通过对序列的组合分析,推测此次H7N9病毒流行至少由5个病毒经过4次重组产生,产生两个主要流行株A和B型.A1和A2亚型的出现是同一次重组过程中产生两株不同产物;A/Pigeon/Shanghai/S 1069-H7N9是A型H7N9病毒在流行期间与当地H9N2病毒的再一次重组产生.A/Zhejiang/HZ1/2013-H7N9是A2亚型和B型重组后产生的混合型.
作者:张宝;黄克勇;郭劲松;吴娴波;李凌;朱利;万成松;赵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异烟肼对脓肿分枝杆菌L型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脓肿分枝杆菌分别接种于含128 μg/ml异烟肼和无异烟肼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含异烟肼的培养物经0.45 μm孔径滤膜过滤,滤液接种于无异烟肼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基内返祖培养.将含异烟肼和无异烟肼的培养物及返祖菌进行细胞壁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细胞壁完整性,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微观结构.含异烟肼的培养物转种L型菌琼脂平板培养,无异烟肼的培养物和返祖菌转种营养琼脂平板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对返祖菌及诱导前接种菌的16S rDNA进行鉴定.结果 在含128 μg/ml异烟肼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脓肿分枝杆菌细胞壁缺失,形态为球形,L型细菌琼脂平板上菌落呈典型油煎蛋样,而无异烟肼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脓肿分枝杆菌细胞壁完整,形态为杆状,营养琼脂平板上呈圆形菌落.128 μg/ml异烟肼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脓肿分枝杆菌经返祖后,返祖菌细胞壁完整,形态为杆状,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也呈圆形.16S rDNA鉴定返祖菌与诱导前接种菌的同源性达100%,为同一种细菌,即脓肿分枝杆菌.结论 异烟肼成功诱导脓肿分枝杆菌L型,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耐药机制和防治研究.
作者:范贵荣;杨致邦;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观察4种不同消毒方式对简易呼吸囊的消毒效果和微生物残留状况,探讨加强呼吸囊消毒方式方法管理的必要性.方法 分4组消毒试验:G1组43例,500 mg/L二氧化氯(C1O2)喷雾;G2组28例,酒精喷雾;G3组47例,50 mg/L三氯异氰尿酸(TCCA)浸泡;G4组46例,50 mg/L ClO2溶液浸泡.各组于消毒后30 min取样接种培养,菌落计数后用卡方秩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残留菌鉴定分型.结果 (1)4组菌落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细菌残留率:G1组为0%,G2组53.6%,G3组27.7%,G4组21.7%,各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2)残留菌鉴定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饱曼不动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常见耐药性致病菌.结论 麻醉简易呼吸囊以500 mg/L ClO2喷雾方式消毒消果好.中低效TCCA反复浸泡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致病菌生长.
作者:陆爱武;王媚;聂志强;郭远波;王春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物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的犬左室心肌楔形组织块模型,同步记录左心室内膜、中层、外膜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跨壁心电图,观察不同浓度D-Sotalol对动作电位时间(APD)、QT间期、跨壁复极离散度(TDR)、早期后除极(EAD)及Tdp发生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0~100 μmol/L的D-Sotalol呈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各层细胞APD,尤以中层细胞为显著(P<0.05),因而增加TDR; D-Sotalol在中层细胞可诱发EAD,触发室性早博并形成跨壁折返导致Tdp.结论 D-Sotalol在中层细胞诱发EAD、RonT室性早博是其致Tdp的始动因子,在TDR增加的基础上形成跨室壁折返是Tdp得以维持的关键.
作者:王军奎;于忠祥;崔长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成骨作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抑制成骨作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3(BMP-3)对胚胎小鼠椎间盘细胞的成软骨及成骨作用,为BMPs临床治疗椎间盘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运用腺病毒介导的BMP-2和BMP-3在胚胎小鼠椎间盘细胞中表达,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 Ⅰ)、Ⅱ型胶原(ColⅡ)、蛋白多糖(ACAN)、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和骨桥蛋白(OPN)成软骨及成骨相关指标mRNA水平的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读数及ALP染色检测ALP的活性.结果 BMP-2和BMP-3表达对于椎间盘纤维环(AF)细胞的成软骨和成骨均没有作用.对椎间盘髓核(NP)细胞的软骨相关指标Col Ⅰ、ColⅡ、ACAN mRNA的表达同样没有影响,但可促进NP细胞的成骨,其中BMP-2和BMP-3均可促进OC mRNA的表达升高,而仅BMP-2可促进其OPG和OPN的mRNA表达升高.甲苯胺蓝染色证明BMP-2和BMP-3对椎间盘细胞软骨基质分泌的影响并不显著.NP细胞在BMP-2和BMP-3腺病毒感染后ALP活性明显增强,在AF细胞中则未观察到这种变化.结论 BMP-2和BMP-3均可促进胚胎小鼠NP细胞的成骨作用,但对AF细胞的成骨及成软骨作用及对NP细胞的成软骨作用没有影响.
作者:周建武;何通川;毕杨;刘传康;宿玉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循环功能差,易损伤防御机制,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等原因,极易并发各种感染.脾脓肿较为罕见,且死亡率高.2型糖尿病感染可致脾脓肿的感染几率增加,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糖尿病合并脾脓肿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多发性脾脓肿1例进行报告.
作者:邹汶兵;高方;唐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与组织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gal-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甲状腺肿瘤患者159例,正常对照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al-3浓度,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交技术法检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gal-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Gal-3蛋白和mRNA均表达于胞浆,呈棕黄色颗粒.66例乳头状癌gal-3表达阳性率96.97%;6例滤泡癌阳性率83.33%; 36例乳头状增生阳性率16.67%;51例腺瘤gal-3阳性率11.74%; Gal-3mRNA阳性率略低于其蛋白,且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甲状腺癌组血清gal-3浓度明显高于良性乳头状增生组、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血清gal-3浓度在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检测血清gal-3浓度及组织表达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薛刚;刘军超;黄静;张静;张文静;吴靖芳;尚小领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