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元临;陈瑞权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NPDR的82例患者164只眼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芪明颗粒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82只眼。治疗组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4.5g,3次/d;对照组在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口服维生素C200mg,3次/d。总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视力、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出血及渗出、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视力预后中治疗组显效18只眼(21.95%),有效38只眼(46.34%),不变18只眼(21.95%),恶化8只眼(9.76%),总有效率68.29%。对照组显效7只眼(8.54%),有效25只眼(30.49%),不变34只眼(41.46%),恶化16只眼(19.51%),总有效率39.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2,P<0.05)。治疗组视网膜出血渗出减少、吸收58只眼(70.73%),不变或增多24只眼(29.27%);对照组分别为37只眼(45.13%),45只眼(54.8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3,P<0.05)。治疗组、对照组合并黄斑水肿分别为30、26只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减轻分别为22、6只眼,有效率分别为73.33%、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7,P<0.05)。结论:芪明颗粒治疗NPDR可有效促进出血、渗出吸收,稳定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
作者:杜敏;邵玲;闫淑;陈鹏;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灯盏花素组(治疗组)32例,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29例,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
作者:许思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右旋糖酐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以及总铁结合力都优于对照组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以及总铁结合力,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带锚线钉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09年03月至2013年0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例患者采用髌骨下极切除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6例患者采用带锚线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治疗组中1例出现了锚钉松动,但是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没有按照医嘱进行锻炼造成,因此对其进行二次固定后,患者骨折恢复。对照组中其中1例患者出现髌骨关节炎,1例患者发现屈膝困难。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治疗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带锚线钉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进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IL-1基因簇中IL-1B基因启动子区+3954位点单核营酸多态( SNP)和IL-1RN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多态性(VNTR)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基因频率与乳腺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的方法,分析223名乳腺癌病人及284例当地健康对照者的IL-1B+3954基因位点和IL-1RN基因多态性,计算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ies)和等位基因频率(alele-frequencies)。各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用经过x2检验确定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的相对风险度分析。结果:IL-IB+3954和IL-1 RN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单倍型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肿瘤增值指数组,IL-1B+3954位点SNP基因和等位基因在不同增值指数患者中的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 -1B+3954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无相关性,但可能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指数相关。
作者:郝杰;王彦伟;SHI Qing-ying;Lv Feng-yan;ZHAO Qing-li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和效果。结果:手术成功46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为初期开展工作时。结论:泌尿外科相关肾脏、输尿管、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径路,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能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疗效较高。
作者:杨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其表面特征使得其在药物制剂的应用中脱颖而出。本文对目前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并对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群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好转7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7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姚碧黎;方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的手术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52例在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仪器的正常使用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周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1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2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8.5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胃肠安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3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0例给予口服胃肠安丸进行治疗,对照组170例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132例,显效33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99例,显效35例,无效36例;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肠安丸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志青;高静云;王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求助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小雨,十五岁。她在一次考试中因身体不适成绩不理想,情绪低落,不愿与父母沟通,与父母一起来寻求帮助。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根据小雨的具体情况,分别应用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使小雨克服了成绩不理想引起的的情绪低落。经过数次咨询,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已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学习,效率提高很大,并重新回到原来的行列中。
作者:岳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共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愿意参加此次调查的3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愿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达34.85%,主要原因是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占50.16%。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在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改变上,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对孕妇和育龄期的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宣教,并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李媛;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种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2012年12月医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病例中,抽样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而后再分别采用两种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P消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半年随访调查发现,常规组患者的病症复发率远远高于实验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均十分理想,但是在远期疗效方面,14d疗法却更具优势。
作者:杨均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以及如何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尽量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根据门诊口腔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口腔门诊自身的特点,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以及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结果:通过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与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内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上的强化,规范了门诊口腔科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质量,有效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大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手背浅静脉穿刺握指法与握拳法的体会。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0例,A组采用改进的握拳法,B组采用传统握拳法一次成功率和病人疼痛程度。结果:A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进的握指法进行浅静脉穿刺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疼痛。
作者:丁菊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例和对照组11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应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组血气分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分析肌内注射NGF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智力发育指数的影响作用。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实施治疗的8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肌内注射NGF,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DI上升差异不明显,其余月份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肌内注射NG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智力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商艳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循证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0.00%)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鞠艺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上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频繁地进行膀胱冲洗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本文重点阐述了进行膀胱冲洗的适应情况及正确方法。
作者:王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