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芳
目的:探讨临床药剂的研究范围和优化临床药剂工作的方法对策。方法: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中临床药剂工作的特点和发展影响因素,结合医院在临床药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有的管理优势,从而提出实现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方法对策。结果:通过有效地探讨和研究之后,能够充分地了解当前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范围,并且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能够不断优化临床药剂工作的理论和具体实施措施。结论:医院在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药剂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刻认识,结合医院开展的实际临床药剂管理工作,充分医院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优势,从而全面地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作者:乔适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医院信息系统,统计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再统计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抗菌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的使用情况,并对比分析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抗生率的使用率、使用不合理率、联合用药比例等指标明显低于规范化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不合理,采取科学、有效、规范的措施,从多方面加强管理,可促进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能有效规避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涂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无菌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32例,对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手术室护理干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我院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地点、手术的部分、手术的类型及接台手术等等;本次3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相应的对症处理和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均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加重的情况。结论: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秀鱼;魏华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由于诊断水平有限,在对肺癌进行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目前化疗、常规手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不高,并且副作用较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解决的了人工放射核素和计算机三维立体定向技术的联合问题,使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近距离放疗来治疗肺癌的一些技术难题得到解决,提高了疗效,应用前途比较被看好。
作者:高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风险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儿在采取各自护理管理之后患儿的风险分析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其中包括对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评定及住院环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风险形成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管理干预时,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避免风险的发生,提升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必须合用其他的治疗并发症药物。本文收集了一些常见的对血糖调节有影响的药物,对其规律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作者:任大国;陈建华;聂茂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微创肺叶切除术的概述1.1微创肺叶切除术在20世纪,尽管胸腔镜检查已经存在几十年,直至90年代初,Kirby等人报道了将电视胸腔镜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1],电视胸腔镜才由单纯的检查工具扩展为检查和治疗工具,微创肺叶切除手术才真正来临。他们选取了44名术前评估处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Ⅰ期的患者,并对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保证这些患者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创伤。术中3名患者因肺癌分期处于N2期从研究组中剔除,剩下的41名患者中有35人进行电了视胸腔镜手术。手术通过两个胸腔镜切口和一个6-8cm 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平均时间为153+/-26分钟,没有患者因并发症而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平均5.7+/-1.6天完全康复。这证明了VATS是安全可行的。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能够熟练操作手术的医生较少以及电视胸腔镜本身存在摄像头不清晰、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等问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直到相关手术器械及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显示器应用于胸腔镜,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生采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进行肺叶的切除,与此同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进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相对于传统术式的患者并发症少、疼痛较轻、平均住院日低、围手术期病死率低、明显改善低肺功能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对化疗有更好的耐受性[2]。尽管如此,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国家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只有44%的肺叶切除术是通过VATS完成的[3]。批评者认为该项手术方式不利于控制出血、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难度、弱的光线及可视度增加了解剖的风险并且该技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田园;刘尊;田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潜伏期2到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可持续4到5天。多发生于1岁到4岁的婴幼儿,春夏季多发病,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栗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
作者:杨芳梅;田银娣;许丽红;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较为复杂,不像成年人表现得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儿童患者几乎没有自我护理能力,也没有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等等,一切都要靠护士和家属,因此,护士和家属需要十分了解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采取合理可行的诊治措施,使得儿童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贺林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眼科择期局部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择期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护合作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用药,术前及术中心理护理,术后回访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术前30min和术中15min的心率、血压及术前30min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减轻眼科择期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职业和个人原因,探讨有效的排解方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精神科护理工作性质,针对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总结出精神科护士存在潜在心理健康问题。结论:采取有效的排解方式,促进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于世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断指患者实施显微再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断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显微再植手术的断指患者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甘南州四所州属中小学2005-2010年33076例学生6年来健康监测的动态分析,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细则》《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进行。结果:通过监测,33076名学生中视力低下19271例占58.26%,营养不良10982例占33.20%,龋齿6727例占20.34%,营养过剩2492例占7.53%,沙眼1174例占3.55%。其中视力低下、营养不良和龋齿为影响甘南州州属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问题。结论:本州视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常见病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应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加大学生健康监测、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工作力度。
作者:杨巧玲;王辉艳;韩义军;蒋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连续入组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窦内肾盂或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研究组经皮肾镜取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创伤性小、结石清除率较高且安全的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于国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方法:1.治疗方法:静点更昔洛韦、口服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NUVB。2.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护及与治疗有关的护理等。结果:平均退热时间为2.0±0.4天,平均结痂时间为3.5±0.6天;其中痊愈30例、显效1例,治疗痊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6.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奇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唐春翊;郑义宏;丛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于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60例胆囊结石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3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胆囊结石切除率较高,可以提高治愈率,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峰;赵婷;马树民;王廷刚;郝磊;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3个月的米非司酮,剂量严格按照12.5 mg/d。结果:在用药过程中所有患者都出现闭经现象,血红蛋白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贫血现象明显出现好转,通过围绝经期可导致绝经。药物治疗后肌瘤体积有明显的缩小,可以把药物治疗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的术前用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对于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效果,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四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35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器械保养。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结论:精心护理准备及术中熟练护理配合,可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顺利完成。
作者:车七梅;王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传播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问题。因此,对临床工作中如何做好防控提出了考验,减少或避免交叉感染扩散,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法:应用彩超测量腹主动脉内径,观察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内膜分离的部位和范围,以及鉴别真假腔。结果:内膜分离是本病可靠的诊断依据,血流分隔现象、动脉扩张和管腔内血栓等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彩超能很好地鉴别真假腔和诊断夹层动脉瘤。结论:彩超能正确地评价本病受累血管,是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晋红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