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严渝峽

关键词:血糖变异性, 神经内科, 相关性
摘要:目的:对血糖变异性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186例,并根据患者预后的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与死亡情况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在血糖标准差、初始血糖以及血糖变异系数等方面的数据明显的高于生存组患者,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的血糖变异系数对于患者的死亡有着紧密的影响,血糖系数越高,患者死亡率也越高,且与其他指标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血糖的变异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血糖变异系数对于预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情况有着较高的准确性,从而尽早的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降低患者的血糖变异性,保证预后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如何减轻急诊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急诊工作的性质、护患关系的现状及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度分析探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减轻压力的对策。结果:急诊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工作高风险性、护患关系紧张、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要求、社会认可度低是急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对措施。结论:通过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培训、加强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的认可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磷酰胺治疗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对于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分别为50名病人,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再加上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的总有效人数为47,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人数为35,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环磷酰胺对于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作者:吐尔洪·麦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麻钩藤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的效果。方法:高血压头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治疗组的降压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头晕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片治疗高血压头晕能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改善头晕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止痛治疗的影响

    目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评估法癌痛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91例癌痛患者实施常规三阶梯止痛方案护理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三阶梯止痛方案护理和健康教育的97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效果,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止痛效果及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结论:在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中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止痛效果,用药依从性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英雪;陈丽贞;李燕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护理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一般为亚急性发病,发病初期常伴有流感样症状,常见症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伴全身不适、厌食、体重下降等。较少见的症状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咯血、胸痛、关节痛、夜间盗汗等,大咯血少见,呼吸困难常呈渐进性[2]。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包括开胸肺活检、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20132月~2014年3月年我科共收治6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欣;刘怡蓝;解思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急性期予常规静脉抗感染及解痉镇痛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肠安丸理气止痛,健胃导滞,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辅助治疗有显著作用。

    作者:郝立成;李小亚;董琰;高静云;张颖;吕建军;张润春;李佳;严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60例门诊头痛患者头颅CT检查及临床分析

    头痛是门诊常见的主诉症状,其病因复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压力的增大,因头痛就诊人数也越来越多。头颅CT检查作为门诊头痛一项常规检查,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1]。为了解其头痛分布类型及 CT 检查对头痛必要性,特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因头痛行头颅CT检查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增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

    门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而门诊输液室是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置门诊和急诊病人重要科室之一,输液室护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个声誉,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门诊病人流量大、病种复杂、工作量繁重,且停留时间短,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往往难以及时落实。针对其特殊性我科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并监督落实,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如下。

    作者:朱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抗凝期间的护理。方法:对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出院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抗凝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1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抗凝护理可提高患者抗凝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海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由于诊断水平有限,在对肺癌进行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目前化疗、常规手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不高,并且副作用较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解决的了人工放射核素和计算机三维立体定向技术的联合问题,使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近距离放疗来治疗肺癌的一些技术难题得到解决,提高了疗效,应用前途比较被看好。

    作者:高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技巧;封管药液的选择和封管方法;堵管的预防和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本院80例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还可以减少护士穿刺数,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侯满利;裴文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纽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纽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lHSS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146,P=0.702);治疗2个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73,P一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作者:吴佳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妇产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

    目的:对妇产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与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再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行常规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女性发生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诸多且复杂,而在治疗时医生一定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作确切、详细的分析,以便能应用综合、有效、适当的治疗方案,及时控制阴道出血、缩短出血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率,进而为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管移植在四肢创伤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四肢血管损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3年治疗的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病例均采用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移植,针对44例病例展开分析研究,探讨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在44例患者中,有截肢3例,肢体缺血挛缩6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7例。剩余的病例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循环良好。结论:采用血管移植的方法来治疗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血管移植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病人的明确指征,好使用自体静脉移植,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人造血管;治疗必须要尽早诊断,并积极做好血管感染工作。

    作者:肖春生;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湿热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相关性探讨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中医评析,发现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资料都支持这些因素也是湿热体质的重要形成原因。这说明湿热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即湿热体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体质基础。这一研究为从体质方面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张福利;常广平;王甜甜;马艳春;冯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断指患者实施显微再植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断指患者实施显微再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断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显微再植手术的断指患者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中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中常规的西医治疗辅以中医治疗的联合方式治疗。比较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有效率以及溃疡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溃疡复发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联合治疗,治疗副作用小,患者恢复好,溃疡复发少,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瑞刚;赵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念珠菌阴道炎的发病率及病因分析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它是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近几年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统计约20%非孕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无明显症状。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某些因素破坏这种平衡状态,白色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粘膜甚至全身性的念珠菌病。发生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受损,导致内源性感染,例如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化学纤维内裤、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往往导致外阴阴道局部潮湿,温度增高、粘膜浸渍而发病,滥用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多性伴侣者容易发生念珠菌阴道炎。

    作者:陈学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阑尾炎手术切除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完全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率,在阑尾炎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性及护理

    目的:本文就胎膜早破及头位难产的相关联系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及头位难产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有效的采取相关预防和护理措施是保证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