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吴柳萍;刘强
目的 探讨哈蟆油对D-半乳糖所致雄性衰老大鼠肝组织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周期性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CDK激酶的抑制因子P15蛋白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维生素E(VE)和哈蟆油组,每组6只,D-半乳糖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6周,另取雄性大鼠6只,同样部位每日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组.第3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时间30 d.给药结束后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CyclinD1、CDK6和P1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CyclinD1蛋白、CDK6蛋白、P1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雄性衰老大鼠口服哈蟆油后,CyclinD1、CDK6和P15蛋白表达量(与内参比较)分别为41.73±0.54、23.29±0.30和21.49±0.30.与模型组相比,哈蟆油组能明显上调肝脏Cyelin D1、CDK6、P1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哈蟆油能不同程度上调CyclinD1和CDK6蛋白表达,促进衰老雄性大鼠肝细胞增殖.同时反馈性上调细胞增殖负性调控蛋白P15表达,防止不必要的过度增殖.哈蟆油延缓雄性衰老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肝脏有关增殖蛋白表达发挥抗衰老作用,与VE作用有所不同.
作者:姚晖;王晓娟;黄莉萍;刁建新;邓虹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431例经阴道镜下多点定位活检并行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对431例宫颈病变患者行妇科细胞学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LEEP治疗,并做病理学检查.将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同时观察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阴道镜多点活检176例CN Ⅰ.LEEP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45例,升级为CNⅡ者32例,降级为炎症者99例;103例CNⅡ中,LEEP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32例,升级为CNⅢ者23例,侵润癌者3例,降级为炎症者19例,CN Ⅰ者26例;15例CNⅢ中升级为侵润癌者1例,降级为CNⅡ者3例,降级为CN Ⅰ者1例.LEEP术后炎症、CN Ⅰ、CNⅡ、CNⅢ的检出率与阴道镜活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术术中出血量少,治愈率达97.4%.结论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应用CNⅡ-Ⅲ诊断可提高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准确性.
作者:徐正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已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技术的胃肠外科医生,探索开展腹腔镜胃癌D2手术并平稳渡过学习曲线的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共70例均由同一团队进行的腹腔镜胃癌D2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手术日期先后分为连续的7组(A-G组),每组10例设定为一手术阶段,每例均完成胃切除重建、D2站淋巴结清扫,比较各阶段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胃切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手术时间7组之间有差异(F=8.578,P=0.000),A、B组之间无差异(P=0.999),A、B组和C、D、E、F、G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0<05),C、D、E、F、G组之间无差异(均P>0.05),A、B两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各组(P<0.05);A组恢复流质时间较其他各组显著延长(P<0.05);B组发生2例中转开腹,其余各组均未发生,中转率2.86%;术中并发症发生在B组(2例)、C组(2例),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在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结论 对于那些已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技术的胃肠外科医生,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手术步骤,开展20例左右的腹腔镜胃癌D2手术后,可望顺利、安全、快速渡过该学习曲线.
作者:胡彦锋;余江;王亚楠;张策;程侠;李国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价新型国产冠状动脉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8UMA)置入后内膜覆盖.方法 入选22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原发冠状动脉病变需置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BUMA组(n=15)和对照组Endeavor组(n=7),术后9个月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结果 BUMA组平均内膜增殖厚度显著小于Endeavor组(0.220±0.140 mm对0.269±0.207 mm.P<0.001);BUMA组无内膜覆盖百分率显著低于Endeavor组(5.65%对6.56%,P<0.001);BUMA组支架内管腔面积丢失显著小于Endeavor组有统计学差异[(34.87+11.50)%对(40.82±18.53)%,P=0.025].结论 冠心病患者置入国产新型BUMA药物洗脱支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刘长福;陈韵岱;陈练;孙志军;盖鲁粤;刘宏斌;任艺虹;田峰;白启才;郭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应力刺激对其腱-骨修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应力刺激在肩袖损伤术后腱-骨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两只白兔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对照用.余16只白兔随机分为2组:CPM组(A组与非CPM组(B组).A组术后第2周开始训练;B组正常笼养.分别于术后2、4、6、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取材,每次每组各处死两只,行b-FGF细胞因子表达检测.结果 术后2周,两组染色均为阳性,A组颜色较B组稍深,面积稍显广泛;术后4周,A组染色颜色较B组明显加深,面积明显广泛.A组大量阳性表达的成纤维细胞沿腱外膜平行排列;术后6周,两组染色阳性,A颜色深度较前无明显变化,B组较前变浅;术后8周,两组染色仍为阳性,颜色深度较前均变浅.B组变浅较明显.结论 被动应力训练(CPM)能够促进兔冈上肌腱急性断裂术后腱-骨界面修复早期b-FGF表达,从而增进Ⅲ型胶原合成,加快肩袖损伤术后早期腱-骨修复进程.
作者:李森;闵少雄;张辉;付国建;王鹏程;靳安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临床病理特点及PTEN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2月~2009年10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2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胃MAIT淋巴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以上腹疼痛为常见,其次是贫血、恶心、呕吐、黑便、体质量减小等;肿瘤多位于胃窦和胃体,病变形态多样,表现为溃疡、弥漫浸润和结节型3型,以溃疡型占多数,内镜误诊率达90.5%(38/4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均为B细胞淋巴瘤,大多数属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者PTEN蛋白明显低于低度恶性者;PTEN表达在粘膜下层、浸及肌层和浸及浆膜层者中逐渐减弱,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 胃MALT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病理和内镜特点.内镜下多块取检、深部取检,有助于其诊断;PTTEN蛋白参与胃MALT淋巴瘤的恶性转化,与其浸润、进展及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刘迎利;林涛;周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动态评价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42例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实验组),36例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照组),于修复前及修复后3、6、12、24月分别测定咀嚼效率和基牙周指数变化.结果 修复后各个时期,实验组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咀嚼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而实验组的咀嚼效率下降不明显.两组义齿修复后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均逐渐升高,对照组修复后各时期GI和PI指数升高程度均较实验组显著(P<0.05).结论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具有更好的咀嚼功能,且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组织相容性较好.
作者:王子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对照组为取自青壮年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实验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依据术前MRI影像表现分为3组.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4组椎间盘组织中HIF-1α、MMP-2表达.结果 HIF-1α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2±3.411%、(46.81±3.63)%、(66.88±4.60)%、(89.63±2.27)%;MMP-2在对照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61±3.03)%、(47.31±4.4)%、(69.54±5.96)%、(90.05±3.16)%.HIF-1α、MMP-2在实验组退变的椎间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同退变程度的表达也不同(P<0.05),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HIF-1α和MMP-2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HIF-1α、MMP-2均可能参与了人类腰椎间盘组织的退变过程,且HIF-1α、MMP-2在人类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有相同的增高趋势,HIF-1α可能作为MMP-2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与MMP-2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椎间盘退变.
作者:吴伟平;江建明;瞿东滨;魏清柱;蒋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骨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经骨髓病理形态学观察确诊为骨髓转移瘤患者(原发灶不明)的骨髓活检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所有骨髓标本骨小梁之间均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其中诊断低分化腺癌20例,粘液腺癌6例,粘液(印戒)细胞癌6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标记可有效帮助判断转移瘤原发灶.38例均进一步查明了原发瘤的部位,其中胃癌12例,乳腺癌10例,前列腺癌8例,肺癌4例,背部和左足背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鼻咽癌2例.结论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骨髓转移瘤患者,选择适当的免疫组化标记可有效帮助判断转移瘤原发灶,在诊断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吴颖;姚丽青;陈捷;田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人肝癌组织和对应的肝硬化组织microRNA表达的差异谱,为研究microRNA在肝细胞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Trizol法提取25例配对的肝癌和肝硬化组织总RNA,microRNA芯片分析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差异表达microRNA,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的结果 .结果 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12个,其中3个表达上调,9个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与芯片一致.结论 肝癌和肝硬化组织存在差异表达的microRNA,这些上调和下调表达的microRNA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作者:王传玺;宋伟;李增军;宋宝;吴德华;孙爱民;陈龙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探讨肺成纤维细胞在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半胸照射的放射性肺损伤实验动物模型,35只Wistar大鼠常规分为A~F、N组共7组,每组5只大鼠.A~F组在接受相同剂量照射后分别在放疗后1 d,1、2、4、8和12周处死,N组在实验第1天处死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以免疫组化检测双侧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照射后照射野内肺成纤维细胞(阳)免疫组化α-SMA呈强阳性,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对侧未照射肺组织也可见散在分布梭形样形态的间质细胞,α-SMA阳性表达且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01).结论 肺内成纤维细胞无论射野内或射野外肺FB照射后均活化成为功能活跃的肌纤维母细胞(MF),由此猜测具有增殖和分泌活性的MF可能有部分来源于肺外,通过血液传递分布于肺组织照射野内或野外,可能参与了淋巴细胞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来昱;丁轶;李启生;陈龙华;蔡绍曦;官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医师)承受职业总体压力的水平、来源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的<高校临床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广州市三所高校附属医院(三甲)的临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70份,获得有效问卷614份.结果 临床学院不同学历、职称层次和不同授课性质的教师在职业总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临床教师的学历越高,职业总体压力则越小(P<0.01):相对于单纯理论授课的教师,承担见习课、临床带教、见习兼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较大(P<0.05),且以单纯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的职业总体压力大;其余因素的职业总体压力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前影响高校临床教师职业总体压力的因索主要是学历和工作层次性质,因此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作者:黄丹华;纪泽泉;余天浩;凌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二甲亚砜(DMSO)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关键分子--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DMSO(0.1%、1%、2.5%)孵育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各浓度组,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TSLPmRNA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SLP浓度.结果 DMSO显著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TSLPmRNA表达(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分泌型TSLP水平也随之增高(P<0.01).高浓度DMS0对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DMSO可能影响了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张丹;蔡绍曦;赵海金;刘来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粤西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多合并肾小球IgM沉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小球IgM检出率较系膜增生性型高.结论 IgA肾病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构成比可能有地区差异;临床上易将其他肾小球疾病误诊为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性质和程度可能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相关.
作者:陈玮玲;林华鹏;刘华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微机检索及溯源方法 ,按照筛选标准收集1997~2008年已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原始文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有5篇文献入选.由周定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合并OR值为1.79,其95%可信区间为(1.40,2.29),总效应测定结果 Z=4.65,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人群大肠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高明;曹明溶;劳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镜下组织结构影响的相关性,从组织学探讨厄贝沙坦剂量相关性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链脲佐菌素(55mg/kg)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D组)、25mg/kg厄贝沙坦组(125组)、50mg/kg厄贝沙坦组(150组)和200mg/kg厄贝沙坦组(I200组),同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造模4周后采用灌胃法给药8周,计算肾脏质量指数;ELISA法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肾小球体积.结果 给药8周后,各药物干预组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肾脏质量指数、肾小球体积均显著降低,以150和I200组降低为明显.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杰龙;沈洁;刘帅;范艳飞;谢翠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中几种不同线型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不同锁紧力量和操作方法 对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 6例新鲜寰枢椎复合体标本(CO-C3).在改良WD-5力学试验机上,分别测量正常寰枢椎复合体(N组)、寰枢椎不稳(M组)以及不稳时行寰枢椎Brooks法双向钛缆固定(A组)、Atlas钛缆固定(B组)、Songer钛缆固定(C组)、钢丝固定(D组)的寰枢椎复合体在屈、伸、侧屈、旋转等情况下的应变、位移、强度、刚度、扭矩、扭角等的大小.结果 双向锁定式钛缆A组在相同锁紧拉力条件下固定强度为高,应变、载荷位移小,同各内固定组与正常组(N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同时锁定的效果好于单侧轮流锁定(P<0.05),经休息后再次固定的效果好于单纯双侧同时锁定的效果(P<0.05).结论 对于钛缆内固定系统来讲,随着锁紧力量的加大,钛缆锁定的效果也更加理想.双向锁定钛缆因为锁紧方式的改变相同锁紧力量达到了比钢丝和进口钛缆更好的固定效果.Brooks法钛缆固定时,双侧同时锁定后经休息再次锁定的效果好.
作者:刘铁龙;严望军;韩雨;叶晓健;贾连顺;李家顺;袁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伤害性刺激反应对丙泊酚在犬脊髓不同区域分布的影响.方法 12只12~18月健康杂种犬,雌雄不拘,体质量10~12 kg,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组)和刺激组(S组),每组6只,均以丙泊酚7 mg/kg静脉注射,续以70mg/kg·h恒速静脉输注.S组输注45 min时给予钳夹刺激5 min,C组不给予刺激,两组丙泊酚输注50 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同时断头处死实验犬,解剖犬脊髓取其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动、静脉血浆和脊髓组织丙泊酚浓度.结果 颈内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分别为(5.09±0.03)、(5.08±0.03)μg/ml,S组分别为(5.07±0.23)、(5.03±0.10)μ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组织丙泊酚浓度(μg,g):C组前角5.09±0.08、背角5.10±0.08、中间带5.05±0.19、前索5.06±0.14、后索5.06±0.15、外侧索5.06±0.41,上述各解剖区域丙泊酚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背角和后索内丙泊酚浓度分别为(7.65±0.47)、(7.06±0.82)μ/g,明显高于组内其他区域(P<0.05),也明显高于C组背角和后索(P<0.05).结论 恒速输注丙泊酚70 mg/kg·h 50min,动静脉血丙泊酚浓度达到平衡状态,丙泊酚在犬脊髓前角、背角、中间带、前索、后索、外侧索的分布均衡;给予伤害性刺激时,背角和后索丙泊酚浓度较高,丙泊酚在犬脊髓其他解剖区域的分布趋于均衡.
作者:林春水;徐金东;古妙宁;陈莺;周凤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结合髓母细胞瘤的病理表现,探讨其CT与MRI影像表现.方法 对28例经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理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28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20例位于小脑蚓部并突入四脑室生长,其余5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桥小脑角区;23例行MRI检查患者中T2WI略高信号16例,占69%(16/23),T1WI呈低信号者18例,占78%(18,23),水抑制21例均呈略高信号;5例行CT检查者中3例表现为不均匀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19例,内部可见多发点状及斑片状囊变无强化区,周围可见片状或带状脑脊液信号或密度影.镜下病理多表现为大小一致的致密排列的小细胞.胞浆少,部分可见呈菊形团排列,细胞有向神经及胶质细胞分化趋势,间质纤维增生明显.结论 髓母细胞瘤在CT及MRI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仔细分析可以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丛蕾;王新胜;林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THi)的重要粘附因子Hap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和粘附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32a(+)-Hap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Ni2+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用纯化的Hap重组蛋白进行体外竞争黏附实验,SEM观察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分析该重组蛋白的黏附活性.纯化蛋白与黏膜免疫佐剂CT-B联合鼻腔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抗Hap的IgA及IgG抗体水平.结果 纯化产物的SDS-PAGE分析显示获得单一的目的 蛋白条带,Gel analysis软件分析蛋白纯度可达85%,纯化产物超滤浓缩后,测得其蛋白浓度为3.2 g/L.体外竞争黏附实验观察到Hap重组蛋白的加入可明显抑制NTHi对胞外基质的黏附,且细菌黏附量的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重组蛋白与免疫佐剂CT-B联合免疫小鼠.可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IgG或IgA抗体,与重组抗原单独免疫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ap蛋白在原核系统中获得较高浓度和纯度的表达,纯化Hap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粘附活性.
作者:姚锋;李婉宜;邝玉;李明远;丰锋;冯伟;张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