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康复护理对跟骨骨折行走痛的临床研究

薛晓媛;范凤;崔新艳

关键词:康复护理, 跟骨骨折, 跗骨骨折, 骨折患者, 中西医结合, 生活质量, 工作岗位, 完整性, 后遗症, 受损, 控制, 传导, 暴力
摘要:跟骨骨折(fracture of calcaneus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跗骨骨折中的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传导暴力所致。跟骨骨折主要后遗症是行走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帮助跟骨骨折患者减轻行走痛,尽快恢复工作岗位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妊娠期营养及保健

    妊娠期营养与保健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了孕期营养、膳食认知、心理等方面对孕妇和胎儿的重要影响,达到加强对孕期营养与保健重视的目的。

    作者: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11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比对照组=2比1),治疗组8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mg,每晚一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和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杨琦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观察组给予右托咪啶,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VAS及CRBD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CRBD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导尿不良反应状况。

    作者:杨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那格列奈联合来得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观察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与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来得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那格列奈,疗程均12周,观察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BG、2hPBG 、HbAlc水平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来得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雪维;蒋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潜伏期2到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可持续4到5天。多发生于1岁到4岁的婴幼儿,春夏季多发病,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栗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

    作者:杨芳梅;田银娣;许丽红;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各5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种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明显不及观察组,COPD患者治疗6个月后较之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期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茹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3种复方抗缺氧药物对急进海拔46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

    目的:寻找对急进海拔46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佳的复方抗缺氧药物。方法:选择120名来自海拔低于2260米的筑养路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工人平均分成甲乙丙丁四组,每组30人,丁组作为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甲乙丙三组作为观察组,甲组服用复方一号,乙组服用复方二号,丙组服用复方三号。所有工人一起急进4600米上的施工现场,出发时工人每天服用三次药物,每次服用三颗,持续服用药物三个星期以上。到达现场后,记录下所有工人的急性高原反应。结果:所有人员急进高原之后,时间越长,高原反应评分越低。在不同的时间内,对照组的急性高原反应评分都比观察组高,说明三种复方抗缺氧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高原反应。在观察组中,甲组和丙组的评分下降速度比乙组快,然后乙组的分值却是低的,没有出现反跳情况,说明复方2号对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效果优于复方3号和复方1号。结论:3种复方抗缺氧药物对急进海拔46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均有效果,但是复方2号的效果明显比复方3号和复方1号好。

    作者:陶诗鹏;张华;周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破裂患者1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12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例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患者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治愈患者11例,膀胱容量明显减少的1例,治愈率为91.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全面分析膀胱破裂的具体原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措施,手术为治疗膀胱破裂的首选术式。

    作者:任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康复的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护患关系是护理职业中特有的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相容的双向的公共关系,从职业角度说,护士与患者相互依存,每个护理过程都是护患双方互动的结果:就患者而言到医院就医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对护士来说有责任和义务去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和机体的病痛,在患者身上将医嘱实现给患者关心与照顾,这种互动是在尊重与合作的氛围下进行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患者对护理职业的需求远大于护士对患者的需求。研究目的:探讨护患交往的原则,寻找更好的护患沟通技巧。研究方法: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不断规范护理行为,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通过不断学习总结找到理想的沟通技巧。研究结果:1: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和机体的病痛,在患者身上将医嘱实现给患者关心与照顾。2:融洽护患关系,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患者的信赖,实现医患双赢。3: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结论: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配合治疗,降低医生及护士的劳动强度,终为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吐纳法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干预的影响

    目的:探讨吐纳法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干预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按骨科护理常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或采用胃肠动力药及缓泻剂通便。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但不采用胃肠动力药及缓泻剂通便,从入院第一天,指导患者行吐纳法训练,实验期间每天监测排便情况。结果:常规组有效率46.6%,观察组有效率86.6%,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吐纳法对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便秘疗效显著,认为该方法具有活血、调畅气机、通便的作用,经济安全、简便易学、可操作性强,减少通便药物的使用,缓解便秘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关露娟;林梅;招少环;吕燕碧;何敏峰;肖彬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如何正确地选择、合理地应用药物,发挥药物的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广大医师、药师和患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对策。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作者:袁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临床治疗及健康宣教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实施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认和遵医嘱行为得分高的是定期检测血糖,糖尿病患者认和遵医嘱行为得分低的是定期随访。糖尿病患者认和遵医嘱行为同患者的家庭支持、职业类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家庭来源、性别呈相关性。结论:医务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嘱行为,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黄增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通心络改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是否可以改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分析其中的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天3次,每次4粒,连用4周,对照组给予谷维素,两组均不应用抗抑郁药物,随访6个月。使用Zung抑郁量表(SDS)于治疗前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1H)、皮质醇。结果:治疗组4周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3.3%。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AC1H和皮质醇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这一疗效可能与降低AC1H和皮质醇有联系。

    作者:李设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不同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经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VitalStim)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64例,每天二次,疗程14天。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步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吞咽障碍,但对重度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

    作者:许海生;刘捷;张锋伟;贾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年病人手术病人及上呼吸道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AECOPD的疗效。方法: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氧疗、有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AECOPD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王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结合小组考核模式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结合小组考核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按学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名,对照组50名。实验组按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期末以小组考核法进行技能考核,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期末以传统考核模式进行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做了关于PBL教学与小组考核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过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和小组考核模式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小组团队凝聚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结论:PBL教学法结合小组考核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桂乌煎辨治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

    目的:桂乌煎系张方东主任治疗腹痛病经验方。探讨桂乌煎辨治腹痛病(功能性腹痛)的中药作用机制及疗效观察。将腹痛病(功能性腹痛)患者68例,按照辨证分型,肝郁脾虚31例(46%),肝郁气滞16例(24%)中虚脏寒14例(20%),脾胃湿热7例(10%),采用专方专药桂乌煎(经验方)与辨证论治结合,在内科基础治疗及辨证施护下,观察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评价,症状疗效评价。临床观察时间为28天,结果治愈31例(45.59%),显效26例(38.24%),有效8例(11.76%);无效3(4.41%)例。结论:以桂乌煎为基础方结合辨证论治治疗腹痛病(功能性腹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乾良;张方东;陈巧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的需求讨论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于营养知识的需求进行调查了解。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患者对营养知识的掌握与需求情况。结果:据统计,大多数的患者营养知识了解比较贫乏,多数患者对营养知识有需求,希望医护人员指导膳食营养方面的知识。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等因素采取个性化可以因人而异且多手段多途径的的教育指导方式,比如通过阅读专业书刊报纸、网络宣传、专家营养知识讲座等各种途径增加患者的营养知识。总而言之,不仅患者要接受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也应该重视对患者的教育指导,并且接受再教育学习,优化患者的指导流程,两者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患者的营养指导和咨询,促进患者的治疗疾病和身体康复。

    作者:杜爱平;于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与措施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方法:针对当前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结果: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建全相关规范操作等管理制度及规范化护理人员操作,可明显控制院内感染率。结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作者:肖丽;戴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