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那格列奈联合来得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观察

林雪维;蒋海军

关键词:那格列奈, 来得时,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观察那格列奈与来得时(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来得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那格列奈,疗程均12周,观察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FBG、2hPBG 、HbAlc水平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来得时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和措施

    目的:探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和11个乡镇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设计一套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对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相关应急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拥有技术学历与职称、设施以及经费方面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结论:虽然我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县级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相关配套措施相对较弱。

    作者:张作兰;王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红景天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8例急性高原反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红景天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43例,占97.7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8例,占63.63%,两组属于对比显示,采用红景天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结论:有助减少患者治疗病程,并且具备较小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张华;陶诗鹏;周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5例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方法:应用彩超测量腹主动脉内径,观察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内膜分离的部位和范围,以及鉴别真假腔。结果:内膜分离是本病可靠的诊断依据,血流分隔现象、动脉扩张和管腔内血栓等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彩超能很好地鉴别真假腔和诊断夹层动脉瘤。结论:彩超能正确地评价本病受累血管,是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晋红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教学前后高护学生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护学生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提问方法。结果:高护学生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教学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教学后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较教育前明显提高。结论:社区护理教学后提高学生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与管理认知程度。

    作者:周理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3年361株肺炎链球菌药敏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11-2013年361株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吸痰管吸取患儿深部标本及时接种血平板,5%CO2环境中孵育18-24小时,选可疑菌落作鉴定,,用琼脂稀释法以及折点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对361例肺炎链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头胞曲松敏感率从2011年69.5%降至2013年53.7%﹑同时出现头胞曲松中介株,中介株从2011年10.3%上升为2013年16.1%﹑青霉素敏感率从2011年9.0%降至2013年4.3%﹑﹑SMZ%耐药率73.4%;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达89.2%以上,SMZ%耐药率73.4%;。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除外),同时亦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不能经验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孟华蓉;舒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外科留置管道出院患者实施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通过对外科留置管道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避免医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对科室满意度。方法:收集带管出院患者的回访资料,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带管情况,并进行健康指导及征求意见。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P<0.05);并在回访中发现有5例带管患者需及时来院复诊。有1例需住院治疗。所有带“T管”、“J”管患者在规定时间来院拨管。结论:利用电话回访留置管道出院患者,适应了护理模式转变。将医疗服务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搭建了患者与科室之间的沟通桥梁,保证了治疗效果。

    作者:杨玉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谈标本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医学的日新月异,如何适应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提高教学效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笔者作为一名解剖学教师,为适应发展的需要,从校本教育这一层面探索一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近年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标本考核这个环节,对运用前后的教学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标本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3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3例戊肝患者的护理要点,严密监测病情,做好各项护理,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是成功治愈戊肝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组12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动出院。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陪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陪检中的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管理对策,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识别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陪检中的风险因素,加强风险监控,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检查流程、强化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及应急能力培训。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减少,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98.7%。结论:加强风险监控,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人员培训,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建华;张国栋;黄春刚;张术红;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传染病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预防、医疗、保健体制的不断完善,经典传染病发病率大幅降低,只有病毒性肝炎仍维持较高的发病率,这样在客观上造成绝大多数传染病科病员收治数量不足、病种单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均有空泛之感[1]。因此,本教研室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对传染病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现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改革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朴红心;陈宁;尹明实;韩学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析高血压分级与鼻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高血压分级与鼻出血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2例高血压患者中,鼻出血的患者比例为76.09%;其中,高血压Ⅰ级占14.13%;高血压Ⅱ级占36.96%;高血压Ⅲ级占48.91%;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高血压分级和鼻出血间有十分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和鼻出血的患者性别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的分级与鼻出血间的相关性十分的明显,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护理可以让高血压分级有效的降低,从而减少鼻出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探讨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氨茶碱原液2ML和氯化钠2ML溶解后的长春西汀于同一注射器内,观察注射器内物理变化。结果:注射器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经摇晃立即形成白色结晶物并伴有浑浊,放置24h后不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长春西汀联合应用时,给药不能用同一稀释液稀释,应分别溶解稀释;滴注时不宜序贯衔接,必须有间隔液相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大程度的避免在临床中造成患者的不满及医患纠纷。

    作者:胡馨秀;姚玉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社区门诊老年患者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主要是浅析关于社区门诊的老年患者的输液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门诊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老年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时间上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经过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措施的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老年患者对于门诊输液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明显更高。通过观察与总结法将老年患者在门诊的护理措施总结出来。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大大减少了在输液时的不良反应。

    作者:管秀梅;范晓燕;张佩玲;刘峰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长激素释放肽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Ghrelin简介1999年,日本科学家Kojima利用能够稳定表达生长激素促分泌剂受体(GHS-R)的CHO(chi-nese hamster ovary)细胞株,从大鼠胃中提纯出含28个氨基酸的活性多肽,可以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HS-R,并刺激生长激素(GH)的分泌。这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被称为ghrelin[1]。利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显示,ghrelin的mRNA存在于胃底泌酸腺的颈部和底部。合成ghrelin的细胞是X/A样细胞,简写为Gr细胞。

    作者:杨芬;张雅琪;何熔;张丽华;侯娟;祝志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冲洗液加温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冲洗能否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方法:将98例患前列腺增生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采取常温冲洗液和加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次数、间隔时间及持续天数的差异。结果: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的患者组膀胱痉挛发生率、间隔时间、持续天数与常温冲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采用加温冲洗液膀胱冲洗优于常温冲洗。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注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

    其自己家中要是有个癌症病人,作为家属,往往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笔者作为一位干休所的保健医生,虽然不能像上级医院的主治医生那样确定癌症患者的诊治方案,却经常要与患者家属打交道,为了能更好的服务患者,我们经常需要查找资料,安慰家属,为他们提供治疗线索,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掌握护理病人的正确方法,下面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癌症病人家属的心理变化过程。

    作者:王志高;杨清宇;石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循证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循证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0.00%)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鞠艺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真空采血法和传统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真空采血法和传统采血法对血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室16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采血法,实验组患者行真空采血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的溶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标本溶血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标本的溶血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采血患者行真空采血留取的血标本较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留取的血标本有较低的溶血率,避免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王海英;陈峰;逄增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点滴血必净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的观察护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或输液前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输液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给护理安全造成隐患,因此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对能力,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发现问题,为协助诊断、治疗、抢救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2例输入血必净后出现的反应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敏;栾梅;翟光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康复的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护患关系是护理职业中特有的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是相容的双向的公共关系,从职业角度说,护士与患者相互依存,每个护理过程都是护患双方互动的结果:就患者而言到医院就医的目的是为了治病,对护士来说有责任和义务去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和机体的病痛,在患者身上将医嘱实现给患者关心与照顾,这种互动是在尊重与合作的氛围下进行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患者对护理职业的需求远大于护士对患者的需求。研究目的:探讨护患交往的原则,寻找更好的护患沟通技巧。研究方法: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不断规范护理行为,提供与社会进步、病人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通过不断学习总结找到理想的沟通技巧。研究结果:1:消除患者心理不适和机体的病痛,在患者身上将医嘱实现给患者关心与照顾。2:融洽护患关系,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患者的信赖,实现医患双赢。3: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结论: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配合治疗,降低医生及护士的劳动强度,终为患者更快的解除病痛,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