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丽;刘洁;邓康;刘思平;贾蓓;吴瑞枫;钟梅;曾嵘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凶素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资料库登记成功实施PCI治疗的1283例患者.男860例,女423例,年龄(61.2±8.3)岁(14~84岁).围手术期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进行标准的三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PCI手术方案:经股(桡)动脉人路,按标准的PCI手术规范治疗.平均随访(12±8)月(4-23月).结果 在1 283例常规PCI患者中发生12例次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94%(12/1020).其中急性支架内血栓1例,亚急性血栓9例,延迟血栓2例.合并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症(ACS)10例,弥漫长病变8例,心功能不全8例.临床转归:8例治愈出院,死亡4例.死亡的4例均为心绞痛并LAD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结论 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多发生于ACS、弥漫长病变、支架贴壁不良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修建成;侯玉清;黄铮;郭志刚;周忠江;贾满盈;吴平生;许顶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aspase-3基因表达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重组技术将重构型Caspase-3基凶亚克隆至带有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中,脂质体介导转染人鼻咽癌细胞CNE2通过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Caspase-3基因的表达: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转染Caspase-3基因对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RT-PCR方法证实重构型Caspase-3基因可在CNE2细胞内表达,形态学观察显示转染组细胞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特征,结果表明Caspase-3对CNE2的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重构型Caspase-3对CNE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晓侠;姚小宝;嵇宪生;朱宏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支持,医药卫生人才来源于医学教育的培养.文章通过对广东省2002年至2006年医药卫生人才现况和医学教育需求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广东省医疗人力现状及发展趋势,从提高培养层次,改变培养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合理配置医学教育资源等方面对医学教育发展进行了讨论.
作者:曾志嵘;王鹏飞;周增桓;徐庆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了解牙周病变程度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167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及242例无冠心病的健康对照者,纳入的年龄范围为41~89岁,通过问卷形式了解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吸烟、饮酒状况等一般情况,口腔检查受试者的牙周临床指数并按照临床附着丧失(CAL)程度进行分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牙周感染与冠心病间的关系.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牙周炎患病率较高且牙周破坏程度严重,排除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高于牙周健康者(P<0.000,OR=23.116,38.223).结论 中、重度牙周炎可能足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书昱;靳安民;范卫华;章锦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世界首例小儿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3岁男孩,确诊为膀胱横纹肌肉瘤,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及膀胱切除,下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再行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 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为6h,其中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部分时间约3.5 h.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中输入200 ml浓缩红细胞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双侧盆腔淋巴结各清扫6个,均为阴性,术中输尿管及尿道切缘均为阴性.患儿术后3 d恢复肠蠕动.盆腔引流管于术后7d拔除,新膀胱造瘘管于术后14 d拔除,术后25 d行经尿道膀胱造影,确定无造影剂外漏后拔除导尿管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患儿拔除导尿管后1周左右基本恢复白天控尿及排尿功能.5个月后复查,提示新膀胱容量约为110ml,膀胱残余尿量约10ml,大尿流率约12ml/s.围手术期未见明显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无尿漏、输尿管返流及肠梗阻发生.结论 随着手术经验的丰富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小儿膀胱癌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晓;郑少渡;许凯;李虎林;徐亚文;方平;徐啊白;陈玢屾;郭凯;林阳彦;申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50例、肝硬化30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10例中Beclin1的表达.结果 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肝炎和正常肝组织的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8.00%(39/50)、26.67%(8/30)、53.33%(16/30)、10.00%(1/10),四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1,P<0.05),且Bec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存肝硬化组织、肝炎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X2=20.39,X2=5.31,X2=14.41,P<0.05);在肝炎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X2=4.44,X2=4.12,P<0.05).结论 Beclin1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痛的发展密切相关,存原发性肝细胞痛的发展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康凯夫;王晓蔚;陈小伍;谭光明;康子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 以微乳(2.2%十二烷基硫酸钠-0.8%正辛烷-7.0%正丁醇-0.05%三氟乙酸)-0.05%三氟乙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Hypersil BDS C18 5 μm(4.6 mm×150 mm),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 ml/min.结果 黄芩苷在0.088~0.8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1%,RSD为3.90%(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守尧;郭友立;王秉钧;林晓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资料,其中腹膜后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96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60例.结果 腹膜后组6例出现并发症,腹腔镜组出现2例;两组均能提高精子活动率、改善活动力,减少精子畸形率.结论 腹膜后小切口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手术方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手术费用低;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视野清楚,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者,但费用偏高,需要腹腔镜外科的训练.
作者:曾京华;罗汉宏;王鑫;刘一梅;陈丽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各组2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临床症状、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SD、LVEDD、LVEF及血浆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磷酸肌酸(CP)配合基础心衰药物治疗能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杜晓红;梁飞宇;赵晓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多房性囊性肾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行2次肾囊肿去顶术后再行患肾切除术.病理报告示:多房性囊性肾瘤.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 部分多房性囊性肾瘤有恶性倾向,充分认识本病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作者:龙兆麟;吴世皓;虞湘才;李俊;华庆生;林敬成;康凯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混合插值方法去除CT图像金属伪影.方法 对目前常用的线性插值、样条插值和多项式插值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利用这方法分别对基于Sheep-Logan模型的仿真结果和实际的CT扫描结果进行校正,在对这些单一插值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插值的新方法.即对金属植入物采用四次多项式的插值方法,条状伪影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然后再把两种插值的结果按一定权重结合起来.结果 每种插值方法各有特点,混合插值方法性能较优.结论 混合插值方法可以用于去除CT图像金属伪影.
作者:余晓锷;李婵娟;陈武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IPL)对大鼠皮肤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光子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15只SD大鼠,每只选3个部位用强脉冲光照射,采用同一照射参数,能量密度34 J/cm2,分为3个脉冲,脉宽各为4、5、6 ms,脉冲延时为20 ms及25 ms.照射后第1、3、5、7、15、30天分别于治疗及诈治疗部位切取皮肤样本.原位杂交检测,观察.结果 照射部位第1天皮肤表皮、真皮细胞均呈阳性染色,第7天达高峰,第15天染色渐弱,第30天只有真皮细胞呈弱阳性染色,非治疗部位染色阴性.结论 强脉冲光照射皮肤后可引起TGF-β1mRNA表达的增加,提示TGF-β1在光子嫩肤过程中对皮肤的重塑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明利;柳大烈;袁强;杜本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243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和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 介绍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术前评估:主要包括听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和智力心理评估.手术方法介绍了不同型号人工耳蜗插入电极的要领,特别强调了24R(Contuor Advance)型植入电极时,不要主动向外拔金属丝.术后评估:采用声场啭音听阈测定及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 243例病人术后6个月用声场测听啭音语言频率平均听阚达到25~35 dB(nHE),平均(27.4±4.8)dB.开机后1年的开放词表言语分辨率平均达到87.7%.其中成人语后聋病人术后Mapping后全部能听到家人叫他名字.经2个月3~5次调试,声场测听阈在28.1±5.4dB,非限定词表(Open set)言语测听,识别率达82%~93%,平均91.6%.学龄前的语前聋儿童,开机后1~2个月,声场测听都能达到30 dB(nHL)或更佳.经过1年以上语训,测定63名可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Close set)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8.6%,非限定词表(Open set)言语测听,识别率平均达83.7%.7岁以上语前聋的儿童,开机后12个月测定26例合作语前聋儿童的Close 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1.6%,Open set言语识别率平均达78.2%.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全聋患者的佳选择.对语前聋患者而言,植人年龄好在7岁前.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语言康复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医生和聋康老师的共同努力.
作者:郭梦和;钱宇虹;陈浩;李永贺;周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能够可靠地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定量神经功能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4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 h栓塞手术(n=40)或假手术(n=9),手术前和术后第1,3,7,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定量检测(加速转轮试验和贴纸去除试验).术后14 d处死动物,腩组织行HE染色,用Winroof图象分析软件分析计算梗死病变面积(间接法),分析不同病变面积的实验动物之间神经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病变面积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据梗死面积,大脑中动脉线栓的大鼠可分为两组:(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n=18),梗死面积(68.56±12.54%);(2)基底节梗死组(n=22),梗死面积(12.45±9.06)%.两组间的改良贴纸去除试验和加速转轮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与术后1 d的神经功能检测结果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 神经功能定量检测指标可以可靠地评价和预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梗死面积及严重程度,这些试验可用于实验性脑梗死治疗研究中样本的分层.
作者:管玉青;陆兵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凶系统CDglyTK对人肝癌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用腺病毒AdKDR-CDglyTK感染表达KDR的BEL-7402、HUVEC细胞和不表达KDR的HepG2细胞,观察其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重组腺病毒及转基因细胞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5-FC及GCV处理,MTT法检测该系统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结果 以感染复数MOI为100的腺病毒AdKDR-CDglyTK分别感染各细胞株,重组腺病毒对三种细胞具有相似的感染效率.RT-PCR检测发现,重组腺病毒及感染AdKDR-CDglyT的三种细胞均有目的基因CDglyTK的表达.感染腺病毒的BEL-7402、HUVEC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HepG2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观察到该系统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系统CDglyTK对肝癌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作者:杨六成;黄宗海;孔恒;李强;陈飞;俞金龙;厉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69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对确诊的53例(恶性组34例,良性组13例,活动性炎性组6例)进行分析,比较T-DC(时间-密度曲线)及相应的参数值.结果 强化增值及S/A比值3组间差异显著(P<0.001),均以炎性结节高,恶性结节次之,良性结节相对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强化增值≥25Hu或S/A10%作为诊断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和准确度,3组结节增强后期末次扫描消退值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增强早期和后期的组织密度变化特点,即以强化增值≥25 Hu且0 Hu≤消退值<35 Hu作为鉴别良恶件的界值,可使单用强化增值作为诊断标准的假阳性率从57.89%降至47.37%.结论 利用16层螺旋CT及其配置的灌注分析软件对肺结节进行动态增强研究,方便快捷,有助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新瑜;张雪林;张玉忠;陈斌;王建平;石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肺静脉节段性隔离(SPVI)与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共85例房颤患者,单纯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节段性隔离40例(阵发性30例,持续性10例);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45例(阵发性31例,持续性14例),随访均超过半年.结果 SPVI组成功率为65%,CPVA组成功率为84.4%,P=0.03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SPVI组为17.5%,CPVA组为6.7%,P=0.0845;肺静脉狭窄率在CPVA组为0%,在SPVI组为12.5%,P=0.0312.总手术操作时间在SPVI组为(200.4±37.0)min,在CPVA组为(226.5±26.1)min,P=0.002.X线曝光时间在SPVI组为(54.7±9.7)min,在CPVA组为(27.1±3.1)min,P<0.0001.结论 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治疗房颤较单纯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更为有效且X线曝光时间更短,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环肺静脉隔离组的肺静脉狭窄率较节段性隔离组低.
作者:谭海斌;杨希立;温旭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变,研究急性脑卒中致心电异常的特点及其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脑CT确定病变部位,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分组观察,以了解其心电异常的特点.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5.89%,其中52.94%患者出现ST-T异常.急性脑卒中后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心电异常的发生特点也不同,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高,达88.6%,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67.6%(P<0.05.脑干卒中组心电异常率达85.7%,其他部位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为72.6%(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和ST-T异常,且与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有关.
作者:曾展生;李忠红;张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南海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39例符合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血清方法监测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639例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共有385例.共获得致病菌441株,其中榆测出单一病原体感染为332例,2种混合感染52例,3种混合感染仅2例.结论 南海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因此经验治疗应选用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作者:易锦发;孟要武;林惠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细鼻胃镜在经鼻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nPEG)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Introducer法.对9例连续住院需胃造瘘病人分别用普通胃镜和超细鼻胃镜经皮内镜下胃造瘘.4例nPEG患者中,3例为鼻咽癌放疗术后患者,其中2例张口困难,1例张口困难伴咽喉部狭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操作的时间、安全性和并发症及舒适性.并观察超细鼻胃镜在张口困难或咽喉部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本组的9例病人中,5例用普通胃镜进行了胃造瘘,4例用超细鼻胃镜胃造瘘,都取得了成功.普通内镜胃造瘘的时间平均为(17±3.5)min,而nPEG组的时间平均为(17±3.1)min.两种方法均无并发症,但npEG组患者舒适性更好.结论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造瘘更舒适安全的胃造瘘方法,特别适应于各种原因致张口困难和/或咽喉部狭窄的患者.
作者:陈学清;冯灼彬;钟亮玉;黄敏菁;卢俊勇;吴静;詹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